辽宁人参品牌宣传建议名称解释说明
人参。2020版《药典》明确,五加科植物人参,多于秋季采挖。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这个概念说明,从种植角度人参包括“林下山参”和“园参”。
我省人参主产区位于桓仁县、本溪县、宽甸县、新宾县、清原县、西丰县等辽东地区。辽东地区茂密的森林、适宜的气候、良好的土壤、阴凉湿润的环境和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人参提供了天然的生长条件。目前我省的林下参种植面积达124万亩,占全国林下参70%以上的份额,全部在辽东地区。园参6.5万亩基本也在辽东地区。
一、建议人参品牌名称关键词的来源依据
(一)国典。辽东人参为国之经典,在《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来源正统。据魏晋时期陶弘景著《名医别录》载:人参生长在上党山谷及辽东等地。明代中国人参的主产区北移,越过燕山而进入东北地区,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上党,今潞州地,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意思是过去认为上党(今山西潞州一带)所产人参品质优良,但当时(明朝时期)人们实际使用的多是辽参,即辽东地区出产的人参。苏东坡在《赞参》中写道:“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元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他赞美辽东人参像甜美的露水,像甘醇的美酒,让人神气清爽。以上典籍记载说明辽东人参在传统中医临床使用方面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药用价值高,属于中医药精品,堪称“国典”。
(二)山参。“山参”名称来源于“野山参”的缩写,指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2012年12月,桓仁满族自治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山参之乡”。2015年1月7日注册了“山参之乡”商标。辽宁“山参”已被大众所接受,商业价值高。
(三)林下山参。我国古代应用的人参皆采集于深山密林之中,即所说的野生人参,随着人参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人参资源供不应求,从西晋开始,人们开始尝试野生人参的栽培。2010版《药典》对林下山参的定义为:“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习称籽海”。林下山参的生长环境和外形与野山参相似,其品质、形态、药效等同于野山参,其种植基本不破坏生态平衡。目前辽东人参主要以20年以上的林下山参为主。
二、推荐人参品牌名称
(一)“国典辽东山参”。突出辽东人参在中医应用中的历史地位、典集文化、地域优势、品质特点等因素,以区别并超越其他人参品牌。
(二)“辽东林下山参”。源于辽东的地域特点以及林下山参来源于森林的自然环境,吸天地之精华,充分代入消费者对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身心健康的共鸣。
(三)“辽东人参”。涵盖辽东地区林地、园地上种植的林下参和园参,范围更大、概念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