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自评量表(SDS)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几乎天天都会被爆出 xxx 患抑郁症而自杀。同时,又有人会说,你就是钻牛角尖,想开就好!那么,您是否认真想过,您自身或周围人是否有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多吗?到底什么是抑郁症?这个量表可以大致给您一个答案,让您发现自己可能潜在抑郁症并理解您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如果评价结果显示您可能患有抑郁症,建议您能及时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帮忙。本问卷结果将会被绝对保密。
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20条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分别表示:

A:没有或很少时间(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
B:小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有1-2天有过这类情况)
C:相当多时间(过去一周内,3-4天有过这类情况)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这类情况)
1. 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 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 我一阵阵地哭出来或是想哭
4. 我晚上睡眠不好
5. 我吃的和平时一样多
6. 我与异性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
7. 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 我有便秘的苦恼
9. 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感到疲乏
11.我的头脑和平时一样清楚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激动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19.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的更好些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郝伟 于欣 《精神病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境障碍)

      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但这些重度抑郁发作时典型症状不一定出现在所有的抑郁障碍患者中。目前认为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并且不同程度损害社会功能,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1、情绪低落患者自觉情绪低沉、苦恼忧伤,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
抑郁障碍患者常自觉兴趣索然、痛苦难熬,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自称“高兴不起来”、“活着没意思”等,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典型病例常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

2、抑郁性认知常有“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用。
(1)无望:想到将来,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预见自己的将来要出现不幸,包括工作、财政、家庭、健康等,认为自己无出路。
(2)无助: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常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认为治疗是无用的。
(3)无用:认为自己生活的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连累了家庭和社会,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患者还可能出现自责自罪,患者对自己既往的一切轻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或夸大自己的过失与错误,认为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甚至坚信自己犯了某种罪,应该受到惩罚,严重者达到罪恶妄想。
(4)自杀观念和行为:患者感到生活中的一切,甚至生活本身都没意义,以为死是最好的归宿,但同时又想到自己的家庭离不开自己,或自己的离开会使亲人感到伤心、难受或觉得世上还有值得留恋的东西,下不了死的决心,这种症状称为自杀观念。部分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会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或“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可有自杀计划和行动,反复寻求自杀。自杀行为是严重抑郁的一个标志,抑郁发作中至少有25%的人有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有的患者会出现“扩大性自杀”,患者会认为活着的亲人也非常痛苦,可在杀死亲人后再自杀,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3、兴趣缺乏凡事缺乏兴趣,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患者对以前喜爱的各种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

4、快感缺失患者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不能从平日从事的活动中获得乐趣。部分患者也能参与一些看书、看电视等活动,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或希望能从悲观失望中摆脱出来,但进一步询问可发现,患者无法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乐趣,毫无快乐而言。以上症状可以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但也有不少患者只以其中一或两种突出。

5.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饨,思路闭塞,自觉愚笨,思考问题困难。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慢,语音低,严重者应答及交流困难。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

6.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表现为行动缓慢,生活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少出门或不出门,回避社交。严重时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可达木僵状态,即“抑郁性木僵”。

7.精神运动性改变
(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甚至恐惧。可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
(2)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迟滞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状态。激越患者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由于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思考一个问题,实际上,思维效率下降,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8.生物学症状
(1)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早醒后不能再入睡,并发愁一天怎么熬过去,想许多不愉快的事;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辗转反侧,即使睡着了也感到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
(2)食欲下降、性欲减退:抑郁障碍对食欲的影响尤为明显。许多抑郁障碍患者进食很少,自己过去爱吃的饭菜也不吃或只吃几口,食之无味,严重者甚至不愿听到吃饭这些词语,完全丧失进食欲望,体重明显下降。也有的抑郁障碍患者可出现食欲异常增加等情况,过度饮食而导致体重增加;也有两者兼有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抑郁障碍患者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有些患者勉强维持性行为,但无法从中体验到乐趣。(3)精力缺失:抑郁障碍患者常诉说“太累了”或“完不成任务”、“缺乏动力”,人也显得十分疲劳,常感到精力不足,体力耗竭,能力下降。
(4)其他躯体不适:在抑郁发作时很常见。可有非特异性的疼痛,头痛或全身疼痛,这些疼痛可以使固定的,也可以是游走的,有的疼痛较轻,有的难以忍受,相当一部分患者因疼痛而就诊于综合医院。躯体不适的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尿频、尿急、便秘、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这类非特异性症状常在综合医院被诊为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般认为躯体不适主诉可能与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等有关,主诉较多的患者,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及经济状况均较低。有的抑郁障碍患者其抑郁障碍症状为躯体症状所掩盖,而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有人称之为“隐匿性抑郁障碍”。这类患者长期在综合医院各科就诊,虽然大多无阳性发现,但容易造成误诊。

9.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可以在一段时期出现幻觉和妄想。内容可与抑郁心境相协调,如罪恶妄想,伴嘲弄性或造责性的幻听;也可与抑郁心境不协调,如关系、贫穷、被害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等。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抑郁障碍症状常不典型。儿童患者多表现为兴趣减退,不愿参加游戏,退缩,学习成绩下降等。老年患者除抑郁心境外,焦虑、易激惹、敌意、精神运动性迟缓、躯体不适主诉等较为突出,病程较冗长,易发展成为慢性。
病因及相关因素
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亲属患病率比普通家庭高10~30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抑郁症与遗传关联密切。
2、神经生化因素
      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参与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20世纪50年代,“单胺代谢异常假说”被提出,它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浓度水平,或功能下降是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增加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是临床各种治疗抑郁症手段的共同途径。
       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5-HT神经传递机能的减退不仅导致情绪障碍包括抑郁与焦虑的形成,它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神经递质的活动诱发抑郁症。体内DA的产生不足,下丘脑NE浓度降低也与抑郁症发病密切相关。
      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抑郁药都是基于此假说,即几乎都靶向性增强5-HT和NE的系统功能。
3、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是重要的生理应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压力会激活HPA轴,提高循环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但是反复地暴露于压力以及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会对包括脑部在内的很多器官造成损伤。
4、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抑郁发作前92%有促发生活事件;女性抑郁发作患者在发病前1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度是正常人的3倍;个体经历一些可能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后6个月内,抑郁发作危险系数增加6倍。常见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均可导致抑郁发作。另外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本病。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