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哲学思想于现代的意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综合实践课集体调查 
调查对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6级同学
张载生平介绍: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返家途中病逝于临潼,年五十八。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1.
是否是计算机专业
*2.
对于人的品德,张载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这两个概念。“天地之性”说的就是,人天生自带的品质,是完美无暇的。“气质之性”说的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朋友、同学、网络等环境的影响,变得不纯粹,开始有了欲望,有了“恶”的心。那么您对于自己的品德,怎么看待?
*3.
张载提出了两种改变“气质之性”到达“天地之性”的方法,其一是“见闻之知”,也就是内心从真诚的境界到达明白一切事理,其二是“德性之知“,也就是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进而内心变得真诚。您认为哪种方法适合你和大多数人。
*4.
张载认为人只有到达“民胞物与“的境界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才可以做到社会和谐万世太平,但是中国社会还存在另一种说法”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您支持哪种说法?
*5.
张载“民胞物与”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物都是是平等的,都享有公平的权利。
*6.
下面描述“民胞物与”正确的是? 【多选题】
*7.
”民胞物与“对于当代的现实意义? 【多选题】
*8.
辩证法,是思辨与实证的结合,你是否曾经了解过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一些成果?
*9.
张载的辩证法中的三个观点“动非自外”,“一物两体”,“变著化渐”。你觉得哪个观点最得到你的认同?
*10.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雷霆感动虽速,然其所由来亦渐尔”。张载的变著化渐说是说事物存在著变和渐变,著变和渐变是能互相引导转化的,你是否觉得它和“量变引发质变”有所区别。
*11.
下列张载的成就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您比较赞同的是 【多选题】
*12.
张载对秦汉以来的学者的教育做出这样的评价,“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蔽也”,故每每教人“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使人变化气质而成为圣贤,注重道济天下,利济众生。您赞同吗?
*13.
4.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后辞官回乡,讲学关中。如果您是张载的话,您会选择在朝廷为官,进谏忠言造福天下,还是选择辞官回乡,教育立人造福一方呢?
*14.
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范仲淹却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劝张载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您对于军事立国和儒学治国更加倾向的是
*15.
做完本次科普性问卷调查,你对张载这个人及其思想的了解有何变化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