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数字化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尊敬的业界朋友: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本问卷专注调研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基于本问卷的分析将只用于学术研究,绝不涉及商业用途,并承诺只会对所有问卷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不会具体分析或泄露任何个别企业问卷填写情况。本人也很乐意与您分享最终的调查结果。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联系:rayplus@qq.com。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一)问卷填写人基本情况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段:
*3.
您目前在公司的职位:
具体名称或有不同,职能相当即可
*4.
您截止目前最高学历为:
(二) 企业基本情况
*5.
您目前所在公司名称:
*6.
贵公司所属行业:
如公司行业不在选项内请在“其他”选项中说明
  • 钢铁、贵金属、建材、基本金属
  • 电工电网、发电设备
  • 工程机械、重型机械、航天军工、工业机械、能源设备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
  • 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化纤、橡胶、塑料
  • 包装、造纸
  • 化学制剂药、生物制品、中药、保健品、原料药
  • 食品、酒类、软饮料、日用品、办公用品
  • 纺织服装、鞋业
  • 家具、金属厨具、陶瓷洁具等
  •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安防设备;通信设备等
  • 电池、电容、电阻等
  • 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等
*7.
贵公司主要生产产品:
填空,可列出1-3种主要产品
*8.
贵公司年收入规模:
*9.
贵公司员工人数:
*10.
贵公司企业性质为
以便于分析,港澳台企业视为外资
*11.
贵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 生产的产品以自主品牌为主的企业
  • 原始设备制造商,亦称贴牌生产,指厂家根据品牌商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配件
  • 即受托加工方,其生产的主要材料由委托方提供,自身只提供生产劳务
  • 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并存,没有明显主次之分
(三) 企业数字化水平
1.  数字化战略
*12.
与业务战略关联度:贵公司的数字化战略/举措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
*13.
以长期数字化战略为导向:贵公司数字化战略的时间跨度是怎样的?
*14.
以实现客户价值为中心:贵公司制定数字化战略时多大程度上考虑了是否满足客户核心需求?
客户核心需求主要包括客制化、快速交付、敏捷性、减轻风险等
2. 数字化运营技术
*15.
数字化研发:贵公司是否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E、CAM、CAPP)、虚拟测试等数字化技术缩短了研发周期并提升了产品模块化的能力?
*16.
数字化采购:贵公司是否拥有电子化采购平台、供应商协作平台、供应商洞见监控、自动化合规管理等数字化工具支持公司的采购活动?
*17.
数字化制造:贵公司是否拥有数字化制造平台或系统支持生产制造执行、能耗管理、质量控制,或拥有自动化较高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人机合作?
*18.
数字化供应链:贵公司是否拥有数字化供应链协作平台支持客户、公司与供应商的协作,或拥有先进的仓储、物流设备系统,实现了实物流的数字化、自动化?
*19.
数字化营销:贵公司是否拥有数字化的平台用来分析市场、动态定价、掌握客户需求、处理客户关系或通过对用户画像的智能分析进行数字化精准营销?
3. 文化组织能力
*20.
文化:贵公司是否拥有统一的愿景文化,敢于承担数字化活动带来的风险,拥有比较快速的决策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
*21.
组织:贵公司是否对研发、采购、制造、供应链、营销等环节有清晰的数字化角色与职责定位,公司领导层是否对数字化趋势有敏锐意识并能做出科学决策,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数字化人才?
*22.
能力:贵公司是否拥有端到端的IT系统集成能力、可靠的数据中心和强大的终端计算能力、强大的集中开发和IT设施维护管理能力?
4. 生态圈
*23.
内部协作:贵公司是否在开展数字化举措的过程中,拥有高效的内部合作能力(跨部门的团队、统一的愿景、员工间高度的信任等)?
*24.
外部适应力:对于数字化能力的构建,贵公司是否会根据自身所缺乏的资源、能力去积极获取外部资源或寻求合作?
(四)数字化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
重要提示:影响指转型期间的影响,不考虑转型失败或成功以后的影响;产品转型指企业产品发生了跳跃式的创新,而非简单的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如从生产轮胎转型生产汽车,甚至从汽车转型生产手机等
1. 综合抗转型风险能力
(这里的风险均指的是转型期间需要面临的风险,不考虑其他与转型无关的风险)
*25.
研发能力: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产品转型时的研发能力如何变化?
*26.
市场开拓能力: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产品转型时的市场开拓能力如何变化?
市场开拓能力:指企业进行市场需求预测、产品进入时机选择以及市场营销推广,从而引导创新方向、匹配市场需求、扩大营销渠道的能力
*27.
管理能力: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产品转型时的管理能力(包括决策制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如何变化?
管理能力:指公司决策制定、制度变更等以支持产品转型的能力
2. 企业产品转型收益能力
(这里的收益变化均指的转型期间的收益变化,不考虑转型失败或成功后的收益)
*28.
产品附加值: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产品转型时,产品附加值如何变化?
产品附加值提升指企业掌握了关键技术,可以生产出更高端的产品,带来附加值的提升
*29.
产品品牌: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产品转型时,新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如何变化?
产品品牌的提升指企业产品从OEM或ODM向OBM的转型升级,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甚至形成自有品牌,进而摆脱对国外品牌的依赖性
*30.
产品产量: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产品转型时,新产品的产量如何变化(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产品产量的提升,指企业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
3. 产品转型成本控制能力
(这里的成本均指的转型期所需成本,不考虑转型失败或成功后的长期成本)
*31.
研发成本: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相同程度的产品转型时,研发成本如何变化?
*32.
资源更新成本: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相同程度的产品转型时,为匹配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所需的资源更新成本(设备、劳动力等)如何变化?
*33.
营销成本:相对于开展数字化建设前,贵公司现在进行相同程度的产品转型时,所需的营销成本(渠道拓展、广告、营销团队等)如何变化?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