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00后大学生“慢就业”现状调查问卷
录音中...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展开关于00后大学生“慢就业”的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家的就业规划、选择倾向及面临的困难,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您的真实想法很重要,恳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
1.
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已毕业
*
2.
您的专业类别:
人文社科类
理工科
艺术类
医学
农学
其他
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不立即选择就业或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创业考察等方式,放慢就业速度,延长择业时间的现象。
*
3.
您是否了解“慢就业”这一概念?
了解
一般
不太了解
*
4.
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有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并且已经在做相关准备
有大致的职业方向,但具体目标不明确
目前没有职业规划,比较迷茫,走一步看一步
从未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
*
5.
您是否已经开始就业准备工作?
是,已经开始备考(考研)
是,已经开始备考(考公)
是,已经开始投递简历
否,还在观望,毕业前再准备
否,比较迷茫,毕业后再说吧
*
6.
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就业信息(可多选)
【多选题】
学校就业网、公众号等
行业论坛、社群等
学长、学姐分享,亲友介绍等
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台
大型招聘网站
其他
*
7.
您在选择就业时,对以下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从1(不重要)到5(非常重要)评分。
1
2
3
4
5
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
1
2
3
4
5
职业稳定程度
职业稳定程度
1
2
3
4
5
行业未来的发展及晋升空间
行业未来的发展及晋升空间
1
2
3
4
5
专业对口度
专业对口度
1
2
3
4
5
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
1
2
3
4
5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1
2
3
4
5
*
8.
您毕业后的初步打算
立即就业
继续深造(考研/留学)
选择旅游、休息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自主创业
考公/考编
其他(请注明)
*
9.
您对大学生“慢就业”持何种态度?
支持,慢就业可以慢慢规划未来
中立,理解目前就业困难
反对,应该尽快就业
*
10.
在您看来,“慢就业”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
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可以给自己更多时间选择,有积极意义
是一种逃避就业压力的行为,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有消极意义
视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
11.
如果您选择“慢就业”,主要原因是什
么?(至少选择三项)
【
最少
选择3项】
自身综合竞争力不够,面试未通过
不了解就业政策,信息壁垒,错过就业信息
考研、考公失利,错过最佳找工作时间
想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个人目标(如旅行、发展兴趣爱好)
社会对学历要求提高,促使更多人深造
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先不工作
只考虑国企、央企或体制内单位,愿意多次参加考试直至被录用
网络“躺平”“佛系”思想与朋辈影响
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压力大,比较迷茫,想先观望调整心态
想尝试不同的职业方向,需要时间探索
其他(请注明)
*
12.
若您选择慢就业提升能力,更倾向于哪种方式?(可多选)
【多选题】
考研 / 留学提升学历
学习实用技能(如数据分析、AI 工具应用、编程等)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CPA、计算机二级)
参与实习积累经验
自主创业尝试
其他(请注明)
13.
您的家人对您毕业后就业的态度是?
必须尽快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希望尽快就业,但也能接受短时间(半年内)慢就业
希望我按照家庭安排就业
无所谓,看自己意愿
支持慢就业,时间无限制,争取高质量就业
其他(请注明)
*
14.
你的家庭对你的就业时间和就业方式是否有影响?
有很大影响,家庭期望决定我的就业节奏
有一定影响,家庭会给我一些建议和支持
影响不大,我可以自主决定
完全没有影响
*
15.
若您选择慢就业,家庭能提供的支持有
【多选题】
经济支持(生活费用、培训 / 学习开支等)
职业指导(提供行业信息、人脉资源等)
心理支持(鼓励、缓解焦虑等)
其他(请注明)
*
16.
你认为社会舆论对“慢就业”现象的态度会影响你的就业决策吗?
会,正面舆论会鼓励我“慢就业”,负面舆论会让我避免“慢就业”
不会,我只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决定
*
17.
根据您的感受,对以下可能影响
大学生慢就业的高校教育因素
,
按影响程度从1(非常小)到5(非常大)评分。
1
2
3
4
5
课程实用性
课程实用性
1
2
3
4
5
职业规划指导
职业规划指导
1
2
3
4
5
实习 / 就业资源
实习 / 就业资源
1
2
3
4
5
专业设置合理性
专业设置合理性
1
2
3
4
5
校企合作深度
校企合作深度
1
2
3
4
5
*
18.
您认为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慢就业”现象?(至少选择三项)
【
最少
选择3项】
学校前置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展就业渠道
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更贴合市场需求
社会提供更多过渡性岗位(如短期实习、短约合同)
给予创业补贴或贷款支持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缓解焦虑
家庭给予更合理的就业观念引导,尊重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
建立慢就业大学生互助平台,提供就业信息
学生本人提早进行职业规划,努力提升个人竞争力
其他
*
19.
对于慢就业期间的大学生,您认为社会应该营造怎样的氛围?
积极鼓励,视为理性选择
中立客观,不褒不贬
适当引导,提醒合理规划时长
其他(请注明)
20.
对于“慢就业”现象,您最想说的是?(可选填)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00后大学生“慢就业”现状调查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