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数字化背景下校家社教联体构建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新版]
录音中...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数字化背景下校家社教联体建设的最新情况。本次调查为匿名填写,不涉及对教师个人工作情况的评价。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对应选项上勾选,开放题请自由表述。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备注:本问卷中的“AI工具”,指能自动生成文字、设计方案、辅助沟通的智能工具,比如豆包、ChatGPT、deepseek、讯飞星火、AI教案生成器、智能回复助手、活动方案AI等)
一、基础信息
*
1.
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
2.
您的学历水平:
A.高中阶段以下毕业
B.高中阶段毕业
C.专科毕业
D.本科毕业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3.
您的职称等级:
A.未定职级
B.员级
C.助理级
D.中级
E.副高级
正高级
*
4.
您的教龄:
A.5年及以下
B.6-10年
C.11-15年
D.15年以上
*
5.
您目前的教师身份是:
A.本校在编教师
B.代课教师
C.特岗教师
D.轮岗教师
E.支教教师
F.实习教师
*
6.
.您在学校是否担任班主任:
A.是
B.否
*
7.
您目前任教的学校位于:
A. 村(屯)
B.镇(乡)
C.县城(包括县级市)
D.地级城市
E.省会城市
*
8.
您目前任教的学段属于: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二、数字化背景下教联体构建机制现状
*
9.
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常用的方式有哪些
【请选择1
-
3项】
A.线下家长会
B.老师家访
C.家长到校约谈
D.微信/QQ
E.电话沟通
F.发放书面通知
G.其他
*
10.
您在家庭教育资料整理时使用AI工具的频率为
从不使用
几乎不使用
偶尔使用
经常使用
每次都使用
*
11.
您在课程设计时使用AI工具的频率
从不使用
几乎不使用
偶尔使用
经常使用
每次都使用
*
12.
在校家社沟通中,我能辩证性地看待AI工具输出结果,并进行修改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13.
在校家社沟通中,AI工具能提升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效率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14.
在校家社沟通中,AI工具能提升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效率
很不满意
很满意
1
2
3
4
5
*
15.
您愿意使用AI工具吗
愿意
不愿意
*
16.
您愿意使用AI工具的原因
【
最少
选择2项】
能节省备课、沟通等工作时间
能提升教学或协同育人的效果
能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必要选择
学校提供了相关培训、技术指导等支持
身边同事普遍使用且反馈效果好,带动我也使用
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基础
能精准匹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需求
其他
*
17.
您不愿意使用AI工具的原因
【多选题】
我认为传统教学、协同育人方式已经足够,没必要使用AI工具
我习惯了原有工作模式,不想花费时间学习新工具
我对新技术有抵触心理,担心使用不好反而添乱
我担心过度使用智能生成工具会降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设计能力
学校没有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
所在地区网络、设备条件不足以支撑AI工具的使用
我不清楚有哪些AI工具能适合家校社协同场景
存在隐私泄露、内容不准确等风险
学习成本过高,超出我的时间和能力范围
其他
*
18.
我经常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志愿活动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19.
我能够为家长志愿者提供一定培训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0.
利用AI工具,我能设计出提升家长参与度的志愿活动方案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1.
家长对于志愿活动会做及时的反馈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2.
社区会根据学校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3.
我能够为家长提供充足的课程相关活动的指导信息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4.
家长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5.
我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采纳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6.
我认为家长参与班级决策对学生成长及学校发展很有帮助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7.
我经常举办家长会之类的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决策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8.
学校与社区合作明显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29.
借助
AI工具
,我能
综合
家长意见
给出
个性化
决策方案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三、数字化背景下教联体构建的问题与挑战
*
30.
校家社教联体建设缺乏明确的数字化协同规则,如数据共享规范、AI工具使用规范、线上沟通流程等。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31.
学校缺乏专门的人员或经费保障教联体数字化建设,如平台维护、技术培训等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32.
学校、社区、家庭的数字化系统不互通,资源无法高效流转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33.
教师需承担额外的平台运营、家长指导等数字化协同工作负担加重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34.
教联体数字化协同中存在学生、家长和教师等群体私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
35.
乡村地区网络、设备条件限制了教联体数字化协同的推进
很不符合
很符合
1
2
3
4
5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数字化背景下校家社教联体构建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新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