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对环境教育价值的深度理解与专业创设能力,搭建一个相互观摩、学习、交流的平台,幼儿园现开展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请老师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班的环境创设进行客观评分,以实现以评促研。
您所评的班级是?
(一)墙面创设(25分)
1.生成性:能够根据幼儿或班级的活动进行主题墙的布置, 环境中能够体现幼儿的学习轨迹 , 主题墙的展示中以幼儿的作品为主 , 而且作品展示方式适宜。(10分)
2. 参与性:区域环境中有体现幼儿的学习轨迹 , 内容 能够体现幼儿的兴趣和学习过程 , 是幼儿 积极主动的探索轨迹 , 与幼儿当下进行的 活动有关联性。(10分)
3. 互动性与教育性: 墙面不仅用于观赏,更设计有可操作、可探究的互动环节(如可翻转的卡片、匹配游戏、问题口袋等),能引发幼儿持续性的思考和操作。(5分)
(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40分)
1.阅读区:读物数量充足,种类多样, 内容丰富 ,有利于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前书写水平的发展 ; 除读物和基本的书写材料外 , 为幼儿提供 丰富有趣的操作辅助材料 ; 能够根据主题 活动的内容定期更换图书 ; 采光良好 , 环 境中的标志和文字符号规范。(6分)
2.益智游戏区:益智玩具数量充足 , 种类丰富 ; 材料能满 足幼儿的操作需求和发展需要 , 具有一定 的趣味性 、探索性和挑战性 ; 在此基础上 , 还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科学材料。(6分)
3.美工区:美工材料多样 , 数量充足 , 除基本的美工材料外 , 还能结合主题或当地特色文化收 集一 些废旧材料 、 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 ; 环境和材料能支持幼儿体验多种美术形式 ; 作品展示比例合理。(6分)
4.建构区:积木材质好 , 数量充足 ; 积木摆放方式有 利于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和良好习惯的养 成 ; 除积木外 , 还提供贴合主题 、具有动 态性的幼儿自制辅助材料 ; 环境创设中有 助于提高幼儿搭建技巧的表征材料。(6分)
5.角色游戏区:角色游戏主题符合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 ; 游戏材料低结构化 , 且数量多 、种类丰富 , 能促进幼儿自主探究 , 满足幼儿的想象和 创造需求 , 具有挑战性。(6分)
6.自然角色区:自然探索区位置合理 , 能根据植物特性考 虑阳光空气 ( 温度 、湿度) 等条件设置 , 方便幼儿观察探究 , 既有种类丰富的植物 ( 例如水培植物 、土培植物等) , 也有饲养的小动物 , 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记录表。(6分)
7. 动态调整与更新: 能根据主题推进和幼儿的兴趣变化,及时对区域材料进行补充、更换和调整,有动态更新的痕迹。(4分)
(三)吊饰及整体空间布局(20分)
1. 空间规划合理性: 动静区域划分合理,通道畅通无阻,避免相互干扰,整体空间利用充分, 班级环境整洁、温馨、明亮,充满童趣和家的感觉,能让孩子感到安全、舒适与愉悦。(6分)
2. 收纳整洁:便于幼儿自主取放、整理,培养其秩序感和责任感,班级环境整体整洁 , 富有美感 , 物品收纳 及摆放方式有助于幼儿自主收纳整理 ,材料筐/柜有幼儿能理解的标识(实物照片、图形、文字标识等) 能够培养幼儿自主归位 、收拾整理的意识和能力。(7分)
3.作品丰富性:展示幼儿的多样化作品 , 既有平面作品也 有立体作品 , 体现幼儿的发展水平 , 展示 方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欣赏 、表现与创造 能力 ; 也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互相交流 , 分享经验与想法 ; 幼儿的作品展示与班级 整体环境相融合 , 富有美感。(7分)
(四)特色与创新(15分)
1. 班级特色: 环境创设能体现本班幼儿的独特兴趣和班级文化,现场讲解表达通畅、逻辑清晰,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或“特色”。(5分)
2. 环保与创新: 巧妙运用自然物、废旧材料进行创作,体现环保理念;在环境创设的形式、内容或互动方式上有独特创新的想法和做法。(5分)
3.玩具材料清洁卫生 , 无毒无害 , 无安全隐患 , 质量较好 , 通过 3C 认证; 区域环境整洁卫生( 例如手触摸的地方没有灰尘, 所有区域整洁舒适,无异味 , 区域环境定期 消毒 , 并有消毒记录) 。(5分)
评价对象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