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跨学科项目式备课智能体” 应用示范项目。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您在跨学科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您对 “跨学科项目式备课智能体” 这类智能工具的认知程度等情况。这些信息将为项目更好地贴合教学实际、优化智能体功能提供关键依据。

请您放心,本次调查所收集的信息仅用于本项目的研究与推进工作,我们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绝不向任何无关第三方泄露您的个人信息及填写内容。烦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问卷,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基本信息
*
1.
工作单位名称:
*
2.
姓名:
*
3.
性别:
*
4.
您的年龄段:
20以下
20~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0以上
*
5.

您的教龄:

1-3年
4-6年
7-9年
10年及以上
*
6.
您的最高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专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7.
您目前教授的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信息技术
美术
科学
音乐
其他 (请填写)
*
8.

您目前教授的年级:

*
9.
请根据您的真实感受,选择最符合您兴趣程度的选项:
毫无兴趣不太有兴趣一般比较有兴趣极其有兴趣
您有兴趣了解智能体吗?
您有兴趣了解智能体吗?
您有兴趣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智能体吗?
您有兴趣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智能体吗?
您有兴趣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吗?
您有兴趣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吗?
您有兴趣学习如何利用智能体来支持自己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吗?
您有兴趣学习如何利用智能体来支持自己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吗?
*
10.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您使用程度的选项:
从未使用极少使用有时使用经常使用高频使用
您在生活中使用过智能体吗?
您在生活中使用过智能体吗?
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智能体吗?
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智能体吗?
您使用智能体辅助过自己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吗?
您使用智能体辅助过自己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吗?
*
11.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您熟练水平的选项:
完全不会略微熟练一般熟练较为熟练非常熟练
您使用智能体的水平如何?
您使用智能体的水平如何?
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的水平如何?
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的水平如何?
您利用智能体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的水平如何?
您利用智能体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的水平如何?
*
12.

请根据每个条目的描述,选择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一项:

人工智能工具(AI工具)例如: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Kimi、文心一言、智能体、智能辅导系统、智能评课系统等。

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我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各类AI工具(如智能助手、AI备课平台等)进行互动。
我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各类AI工具(如智能助手、AI备课平台等)进行互动。
我能够利用AI工具完成一些具体的教学任务(如生成教案、制作课件、汇总数据等)。
我能够利用AI工具完成一些具体的教学任务(如生成教案、制作课件、汇总数据等)。
我能够通过文字输入或者语音指令,让AI工具开始处理一项任务。
我能够通过文字输入或者语音指令,让AI工具开始处理一项任务。
我具备足够的知识与技能支撑自己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
我具备足够的知识与技能支撑自己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
我熟悉常用的AI工具,了解它们能够实现的技术功能。
我熟悉常用的AI工具,了解它们能够实现的技术功能。
我能够理解AI工具对我所教学科带来的教学支持与帮助。
我能够理解AI工具对我所教学科带来的教学支持与帮助。
我能够判断AI工具提供的反馈建议,对教和学是否有价值。
我能够判断AI工具提供的反馈建议,对教和学是否有价值。
我能够为学生挑选合适的AI工具,来辅助他们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我能够为学生挑选合适的AI工具,来辅助他们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我能够利用AI工具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整体情况。
我能够利用AI工具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整体情况。
我能够理解AI工具提供的数据分析或信息,并据此给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
我能够理解AI工具提供的数据分析或信息,并据此给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
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我能够理解AI工具发出的学习预警或提示,并据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我能够理解AI工具发出的学习预警或提示,并据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我能够选择和使用AI工具,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我能够选择和使用AI工具,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我能够使用AI工具来查找和搜集我所教学科的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案、课件、习题等)。
我能够使用AI工具来查找和搜集我所教学科的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案、课件、习题等)。
我了解在我所教的学科领域里,目前正在被教师或专家使用的AI工具。
我了解在我所教的学科领域里,目前正在被教师或专家使用的AI工具。
我能够借助AI工具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点,解答专业疑问。
我能够借助AI工具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点,解答专业疑问。
我能够使用学科定制化的AI工具(例如,数学智能辅导系统、英语AI口语陪练等)。
我能够使用学科定制化的AI工具(例如,数学智能辅导系统、英语AI口语陪练等)。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不同的AI工具为学生提供适应性反馈。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不同的AI工具为学生提供适应性反馈。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不同的AI工具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不同的AI工具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不同的AI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实时反馈。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不同的AI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实时反馈。
我能运用AI工具来开展探究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我能运用AI工具来开展探究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我能够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AI工具三者结合起来,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我能够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AI工具三者结合起来,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在将AI工具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能够在同事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将AI工具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能够在同事中发挥引领作用。
我能够选择并运用多种AI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能够选择并运用多种AI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能够判断所使用的AI工具,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例如性别、文化背景等)。
我能够判断所使用的AI工具,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了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例如性别、文化背景等)。
我能够评估所使用的AI工具,是否对所有学生都做到了公平公正。
我能够评估所使用的AI工具,是否对所有学生都做到了公平公正。
我能够理解AI工具所提供结论或建议的生成逻辑与依据。
我能够理解AI工具所提供结论或建议的生成逻辑与依据。
我能理解在AI工具的设计和决策中,谁是负责任的主体。
我能理解在AI工具的设计和决策中,谁是负责任的主体。
*
13.

请根据您目前对“跨学科项目式备课智能体”应用示范活动的初步了解,选择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一项:

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我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很感兴趣,愿意深入参与。
我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很感兴趣,愿意深入参与。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整体安排清晰合理,能让我专注于活动任务本身。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整体安排清晰合理,能让我专注于活动任务本身。
我认为活动中多元化的资源与活动形式,能让我对活动内容保持持续的关注与投入。
我认为活动中多元化的资源与活动形式,能让我对活动内容保持持续的关注与投入。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与我已有的教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与我已有的教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本次活动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让我觉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并应用这种智能体是值得的。
本次活动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让我觉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并应用这种智能体是值得的。
我相信本次活动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的教学工作将会很有用。
我相信本次活动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的教学工作将会很有用。
我相信通过参与本次活动,我能够学会如何有效地运用这款智能体进行备课。
我相信通过参与本次活动,我能够学会如何有效地运用这款智能体进行备课。
我相信通过参与本次活动,我能够产出一份优秀的跨学科教学案例。
我相信通过参与本次活动,我能够产出一份优秀的跨学科教学案例。
本次活动提供的说明和指导,让我有信心可以掌握智能体的教学应用方法。
本次活动提供的说明和指导,让我有信心可以掌握智能体的教学应用方法。
我预期使用智能体进行备课的过程会非常愉快,能有效激励我持续进行探索与实践。
我预期使用智能体进行备课的过程会非常愉快,能有效激励我持续进行探索与实践。
我相信本次利用智能工具赋能教学的活动体验将会是令人满意的。
我相信本次利用智能工具赋能教学的活动体验将会是令人满意的。
我认为与设计良好的智能体进行协作的过程会带来愉悦的体验。
我认为与设计良好的智能体进行协作的过程会带来愉悦的体验。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