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之抗日战争起始地的了解程度

*
1. 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
5. 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标识中,“抗日战争起始地”主要指的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不太清楚
*
6.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具体年份和地点是?
A. 1931年,沈阳北大营
B. 1937年,北京卢沟桥
C. 1936年,西安
D. 不确定
*
7. 你了解“东北抗日联军”及其主要领导人(如杨靖宇、赵尚志等)的英雄事迹吗?
A. 非常了解,能详细讲述
B. 比较了解,知道主要事迹
C. 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D. 完全不了解
*
8. 除了“九一八事变”,你对辽宁境内其他抗日战争遗址或纪念馆(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等)的了解程度如何?
A. 参观过至少一处,并了解其历史
B. 知道一些,但未曾参观
C. 仅听说过名字
D. 完全不知道
*
9. 你认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这一历史定位对于理解中国十四年抗战(从1931年至1945年)的全过程有何重要性?
A. 至关重要,是完整抗战史的起点
B. 比较重要,是其中一个环节
C. 不太重要,更关注全国性抗战
D. 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
10. 当你了解到“九一八事变”及东北军民抗战历史时,你的主要感受是?(可多选)【多选题】
A. 悲愤与屈辱
B. 对抗日英雄的崇敬与缅怀
C. 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D.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E. 感觉历史久远,情感触动不大
*
11. 你认为在当代,传承“抗日战争起始地”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如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爱国奉献)是否有必要?
A. 非常有必要,是民族精神的根基
B. 比较有必要,可以适当弘扬
C. 可有可无,与当下生活关系不大
D. 没有必要,应该更多关注未来
*
12.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个别歪曲“九一八”历史、亵渎抗日英烈的言论,你的态度是?
A. 非常反感,会主动反驳或举报
B. 不赞同,但不会主动介入
C. 无所谓,不关心
D. 没遇到过此类言论
*
13. 你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抗日战争起始地”的相关历史?(可多选)【多选题】
A.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
B. 大学思政课程或相关讲座
C. 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博物馆
D. 影视剧、纪录片(如《夜幕下的哈尔滨》)
E. 书籍、报刊、网络文章
F. 社交媒体(如微博、B站、抖音)
G. 家人、朋友讲述
*
14. 你所在的大学是否组织过与“抗日战争起始地”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寻访、社会调研、主题团日)?
A. 是,我参加过
B. 是,但我未参加
C. 否,从未组织过
D. 不清楚
*
15. 你认为当前学校关于“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历史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可多选)【多选题】
A. 形式单一,以理论灌输为主
B. 内容不够深入,缺乏细节和感染力
C. 与实践结合不够,缺少实地研学机会
D. 宣传力度不足,学生关注度不高
E. 我认为当前教育已足够
*
16.如果有机会,你是否愿意去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抗战遗址地进行参观学习?
A. 非常愿意,并会主动规划
B. 如果学校组织,愿意参加
C. 无所谓,去不去都可以
D. 不太感兴趣
*
17. 你更倾向于通过哪种创新形式来学习和传播“抗日战争起始地”文化?(可多选)【多选题】
A. 沉浸式体验剧或VR/AR技术复原历史场景
B. 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动漫或游戏
C. 聆听亲历者或研究专家的线上/线下讲座
D. 参与相关的志愿服务或讲解活动
E. 在社交媒体上创作和分享相关内容(如Vlog、图文)
*
19.关于“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历史意义,你认为以下哪一点最能体现其作为“起始地”的独特性?
A.它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它是国共两党首次联合抗日的地点
C.它直接导致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D.它促使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
*
20.. 在辽宁的抗战史中,“南满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等抗日武装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大规模阵地战与敌人正面交锋
B.依托山区和林海开展的游击战争
C.主要在城市中进行情报工作和地下斗争
D.依靠国际援助进行现代化战争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