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河婆擂茶”申请世界非遗的初步调查


各位亲爱的马来西亚河婆同胞,你们好!

马来西亚河婆擂茶是海外河婆人的文化印记,承载着故土乡愁,联结散居族群。作为世代传承的仪式食物,它既是同乡会凝聚情感的纽带,也是节庆中不可或缺的身份象征,更是抵御文化遗忘的味觉堡垒。为了做好马来西亚河婆擂茶申请世界非遗的前期工作,本次调研应运而生(本次调研为马来西亚河婆同胞内部调研)


请让我们为马来西亚河婆擂茶申请世界非遗做出共同努力,让世界听到“河婆人,吃擂茶”的口号!接下来,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来作答本问卷

一、基础信息
*
1. 您是否愿意支持马来西亚河婆擂茶申请世界非遗?
*
2. 性别
*
3. 年龄
*
4. 出生地
马来西亚
中国
其他
*
5. 是否在华文学校学习过
*
6. 是否有旅华经历
*
7. 在中国居住时间
3年以下
3-5年
6-9年
10年及以上
*
8. 主要使用语言
马来语
英语
汉语(包括客家话、粤语等中国方言)
其他
*
9. 是否有中国朋友
*
10. 是否有中国婚恋对象
*
11. 是否长期居住在马来西亚(10年以上)
*
12. 是否参与过擂茶节?
*
13. 您的祖籍地是否为河婆?
*
14. 我认同自己是河婆人
很不符合
不符合
一般
符合
很符合
*
15. 我认同自己是祖籍地的子孙后代
很不符合
不符合
一般
符合
很符合
*
16. 我对祖籍地的了解比较充分
很不符合
不符合
一般
符合
很符合
*
17. 你是第几代华裔?
第1代
第2代(父母是中国籍)
第3代(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中国籍)
第4代(曾祖父母为中国籍)
第5代及以上
*
18. 我家第一代来到马来西亚的时间是
1912年以前
1912-1948年
1949-1977年
1978年-2011年
2012年及以后
*
二、 民俗实践行为
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
19. 我家经常食用河婆擂茶。
19. 我家经常食用河婆擂茶。
20. 我经常购买河婆擂茶食用。
20. 我经常购买河婆擂茶食用。
21. 我经常与朋友分享河婆擂茶。
21. 我经常与朋友分享河婆擂茶。
22. 我知道河婆擂茶的制作流程。
22. 我知道河婆擂茶的制作流程。
23. 我知道制作河婆擂茶的食材。
23. 我知道制作河婆擂茶的食材。
24. 我经常自己动手制作河婆擂茶。
24. 我经常自己动手制作河婆擂茶。
25. 我经常参与“河婆擂茶节”。
25. 我经常参与“河婆擂茶节”。
26. 我会全程参与“河婆擂茶节”。
26. 我会全程参与“河婆擂茶节”。
*
27. 我通常在“河婆擂茶节”中扮演的角色
观看者
品尝者
参赛者
志愿者
组织者
*
三、 民俗实践认同
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
28. 我了解河婆擂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28. 我了解河婆擂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29. 我知道河婆擂茶制作工具(擂钵、擂棍)的文化象征意义
29. 我知道河婆擂茶制作工具(擂钵、擂棍)的文化象征意义
30. 我认为河婆擂茶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0. 我认为河婆擂茶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参与河婆擂茶节让我更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
31. 参与河婆擂茶节让我更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
32. 河婆擂茶成为我与其他华人情感联结的纽带
32. 河婆擂茶成为我与其他华人情感联结的纽带
33. 我为马来西亚河婆擂茶文化的独特性感到自豪
33. 我为马来西亚河婆擂茶文化的独特性感到自豪
34. 我会主动向下一代传授河婆擂茶文化(如制作技艺、历史故事)
34. 我会主动向下一代传授河婆擂茶文化(如制作技艺、历史故事)
35. 我愿意为传承河婆擂茶文化投入时间或金钱(如购买相关商品、参加河婆擂茶节等活动)
35. 我愿意为传承河婆擂茶文化投入时间或金钱(如购买相关商品、参加河婆擂茶节等活动)
36. 我会主动向朋友解释河婆擂茶的文化意义(如历史、象征)
36. 我会主动向朋友解释河婆擂茶的文化意义(如历史、象征)
*
四、 中华文化认同
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
37. 了解农历新年
37. 了解农历新年
38. 了解元宵节
38. 了解元宵节
39. 了解清明节
39. 了解清明节
40. 了解端午节
40. 了解端午节
41. 了解中元节
41. 了解中元节
42. 了解中秋节
42. 了解中秋节
43. 了解重阳节
43. 了解重阳节
44. 了解孔子、李白、孙中山等人
44. 了解孔子、李白、孙中山等人
45. 了解儒家思想
45. 了解儒家思想
46. 了解汉语(包括粤语、客家话等中国方言)
46. 了解汉语(包括粤语、客家话等中国方言)
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
47. 认同中华文化
47. 认同中华文化
48. 欣赏中华文化
48. 欣赏中华文化
49. 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
49. 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
50. 按照中华文化理念做事
50. 按照中华文化理念做事
51. 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很重要
51. 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很重要
52. 享受居住在中华文化环境中
52. 享受居住在中华文化环境中
53. 积极推广中华文化
53. 积极推广中华文化
54. 过春节、贴春联
54. 过春节、贴春联
55. 吃团圆饭
55. 吃团圆饭
56. 接受/发送压岁钱
56. 接受/发送压岁钱
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
57. 参与捞生(一道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区农历新年期间享用的传统食品)
57. 参与捞生(一道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区农历新年期间享用的传统食品)
58. 参与扫墓
58. 参与扫墓
59. 参与包粽子
59. 参与包粽子
60. 参与猜灯谜
60. 参与猜灯谜
61. 参与拜天公(拜玉皇大帝)
61. 参与拜天公(拜玉皇大帝)
62. 参与/观看舞龙舞狮
62. 参与/观看舞龙舞狮
63. 参与/观看中华武术
63. 参与/观看中华武术
64. 参与中华书法
64. 参与中华书法
*
五、 民族团结意识
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很符合
65. 我乐意和其他华人做朋友
65. 我乐意和其他华人做朋友
66. 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与其他华人族群的成员共同生活、工作或学习
66. 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与其他华人族群的成员共同生活、工作或学习
67. 我可以接纳各个华人族群的文化差异
67. 我可以接纳各个华人族群的文化差异
68. 在生活中我会尊重其他华人族群成员的生活习惯
68. 在生活中我会尊重其他华人族群成员的生活习惯
69. 我愿意去体验不同华人族群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历史
69. 我愿意去体验不同华人族群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历史
70. 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各华人族群均是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70. 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各华人族群均是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71. 马来西亚华人群体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各华人族群共同的努力
71. 马来西亚华人群体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各华人族群共同的努力
72. 各华人族群的历史文化共同铸造了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文化背景
72. 各华人族群的历史文化共同铸造了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文化背景
73. 我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华人族群文化的起源,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
73. 我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华人族群文化的起源,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
74. 各族群平等是华人团结、马来西亚各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74. 各族群平等是华人团结、马来西亚各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75. 我为自己祖籍是中国而感到自豪
75. 我为自己祖籍是中国而感到自豪
76. 我会为马来西亚华人取得成就感到骄傲
76. 我会为马来西亚华人取得成就感到骄傲
77. 当我看到中国与马来西亚友好合作的新闻时,我会感到高兴
77. 当我看到中国与马来西亚友好合作的新闻时,我会感到高兴
78. 我与马来西亚的华人族群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
78. 我与马来西亚的华人族群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
问卷结束,感谢您的回答!
(供稿人:卢瑶)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