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用户对惠山泥人与锡剧《珍珠塔》的认知与了解程度调查
录音中...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公众对无锡两大非遗项目——惠山泥人(国家级非遗,以“大阿福”等彩塑闻名)和锡剧经典剧目《珍珠塔》(讲述方卿与陈翠娥爱情故事的地方戏曲)的认知现状。您的回答无对错之分,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根据实际情况勾选或填写。感谢您的支持!(耗时约2-3分钟)
*
您的性别:
男
女
*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25岁
26-35岁
36-45岁
46-55岁
56岁及以上
*
您所在地区:
无锡市(含下属区县)
江苏省内其他城市
江苏省外
海外
*
您的职业:
学生
在职人员
自由职业者
退休人员
*
您是否听说过“惠山泥人”这一非遗项目?
完全没听说过
听说过但不了解(仅知道名称)
有一定了解(知道是无锡传统彩塑/代表形象如“大阿福”)
非常了解(知道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等)
*
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惠山泥人的?(可多选)
【多选题】
无锡本地旅游/文化景点(如惠山古镇、博物馆)
学校教育/课堂介绍
社交媒体(抖音/小红书/微博等)
电视/广播节目
家人/朋友提及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您是否见过惠山泥人的实物或图片?
没见过
见过(但记不清细节)
见过且能描述典型特征(如“大阿福”圆脸、怀抱麒麟/老虎等)
*
您认为惠山泥人最吸引您的特点是什么?
传统手工艺价值(手工捏制/色彩独特)
地方文化符号(代表无锡民俗)
可爱/童趣的形象(如“大阿福”)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您是否听说过锡剧(无锡地方戏曲)或经典剧目《珍珠塔》?
【多选题】
完全没听说过
听说过但不了解(仅知道名称)
有一定了解(知道是讲“方卿赠塔”“姑侄相认”的爱情/亲情故事)
非常了解(看过演出/知道主要唱段如“赠塔”“哭塔”等)
*
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珍珠塔》的?(可多选)
【多选题】
锡剧演出(现场观看/电视转播)
无锡本地文化活动(如非遗展演)
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如经典唱段剪辑)
学校/社区戏曲普及活动
家人/朋友提及(如长辈喜欢听锡剧)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您是否观看过《珍珠塔》的演出或相关视频?
没看过
看过片段(如短视频/片段剪辑)
完整看过1次以上(现场或视频)
*
您认为《珍珠塔》最吸引您的元素是什么?
经典爱情/亲情故事(方卿与陈翠娥的情感)
锡剧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
传统服饰/舞台美术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您认为惠山泥人作为无锡非遗文化的代表,目前的“知名度”如何?(1-5分,1分=非常低,5分=非常高)
非常高
非常低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
您认为锡剧《珍珠塔》作为无锡非遗文化的代表,目前的“知名度”如何?(1-5分,1分=非常低,5分=非常高)
非常高
非常低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undefined
0/200
*
您是否愿意进一步了解这两个非遗项目?(如参观展览、体验制作、观看演出等)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一般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用户对惠山泥人与锡剧《珍珠塔》的认知与了解程度调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