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行病学及易感人群
2、关于流行病学: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及人群特征如何?
3、关于易感人群:哪些人群是甲真菌病的高发人群?
4、关于易感人群:免疫相关生物制剂注射及小分子药物应用是否会导致甲真菌病易感?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5、关于病因:甲真菌病的病原菌来源如何?和原有真菌感染的关系?
6、关于病因:甲真菌病的病原菌种类近些年有何变化?是否出现耐药问题?
7、关于发病机制:甲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有何进展?
8、关于临床表现: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哪些临床表现比较特异、有诊断价值?
9、关于临床表现:念珠菌及其他霉菌导致的甲真菌病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10、关于临床表现:继发性甲真菌病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五、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
11、病原学检测必要性:所有疑似甲真菌病患者是否必须通过真菌镜检/培养或分子检测确诊?
12、甲取样方法:取材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真菌检测的阳性率?
13、关于甲病理:何时应当采用甲病理检查?有何诊断价值?
15、关于皮肤镜等影像学检查:皮肤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在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6、关于真菌学检查:单一的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阳性可以作为诊断吗?
17、无症状感染:真菌学检查阳性但无症状的甲真菌病是否诊断?是否需要治疗?v
18、关于真菌学检查:如果培养出非皮肤癣菌,比如念珠菌和霉菌,包括一些环境污染菌,如何判断是否为该菌导致的甲真菌病?
19、关于其他实验室检查:皮肤镜检查在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20、关于其他实验室检查:甲病理检查在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21、鉴别诊断:如何区分甲真菌病与银屑病甲、创伤性甲营养不良等非感染性甲病?
22、鉴别诊断:如何区分甲真菌病与细菌感染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导致的黑甲?
七、治疗与疗效判定
23、治疗方法:甲真菌病系统用药和局部用药适应症的选择?
24、口服药物选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有何差异?有哪些有循证依据的新型口服抗真菌药物?
25、口服药物疗程:手指甲与足趾甲感染的系统治疗疗程应为多久?是否与甲生长速度以及年龄相关?
26、外用药物选择:局部用药有哪些选择?有哪些有循证依据的新型外用抗真菌药物?
27、联合用药选择:甲真菌病中联合治疗的价值?
八、特殊人群的治疗
34、儿童用药:局部治疗是否为儿童甲真菌病的唯一选择?
36、肝肾功能不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在此类患者中如何调整用药方案?
九、预防
38、复发预防:抗真菌涂剂长期维持治疗是否可降低复发率?
39、家庭传播防控:确诊患者家属是否需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
评价对象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