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梗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复制]

*
1.
您的性别:
*
2.
您的年龄段:
1-12
12~18
18~25
26~30
31~40
*
3.
您的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硕士及以上
*
4.
您日常接触网络热梗的频率:
几乎每天
每周3-5次
每周1-2次
每月1-2次
几乎不接触
*
5.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接触网络热梗:【多选题】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
社交平台(微信、微博等)
弹幕/评论区
影视剧/综艺
朋友聊天
其他
*
6.
您使用网络热梗的主要场景【多选题】
线上聊天(微信、QQ等)
社交媒体发文(朋友圈、抖音、微博等)
日常口语交流
工作/学习沟通
其他
*
7.
您使用网络热梗的目的?【多选题】
表达情绪更便捷
融入社交圈子
增加沟通趣味性
避免复杂表达
跟风潮流
其他
*
8.

您对网络热梗的熟悉程度:

大部分都知道,且能熟练使用
知道一部分,会用常用的
只知道少数热门热梗
几乎不知道
*
9.

当需要表达复杂情绪或观点时,您的第一选择是:

用精准的书面语/口语表达
用网络热梗辅助表达
优先用网络热梗,难以表达时再补充其他语言
不知道如何表达,依赖热梗“凑话”
*
10.

您是否有过“想说的话到嘴边,却只能用热梗代替”的经历:

经常有
偶尔有
很少有
从未有过
*
11.

您认为过度使用网络热梗对您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如何:

影响很大,导致表达越来越简单、苍白
有一定影响,偶尔会“词穷”
影响较小,能灵活平衡热梗与正式表达
无影响,反而丰富了表达方式
*
12.

在正式场合(如面试、报告、论文写作),您会使用网络热梗吗:

会,适当使用增加亲和力
偶尔用,但会谨慎选择
几乎不用,担心显得不专业
不确定
*
13.

您是否会因为“别人都在用热梗,自己不用就显得格格不入”而跟风使用:

经常会
偶尔会
很少会
从未
*
14.

您认为网络热梗的传播是否会让青年的价值表达变得同质化:

会,大家都用一样的话,很难体现个人观点
有一定影响,但仍能保留个人特色
不会,热梗只是工具,价值表达还是看个人
不确定
*
15.

当热梗涉及价值观争议(如调侃严肃话题、传递消极情绪)时,您的态度是:

无所谓,只是玩梗而已
会跟风使用,不觉得有问题
会谨慎使用,避免传递错误价值观
坚决不用,抵制不良热梗
*
16.
你是否认为网络热梗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作用,毒害了心理健康?
有,部分青年满嘴热梗,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一定影响
没有,热梗是青少年表达自我的新方式
不确定
*
17.

您是否意识到“过度依赖热梗”可能带来的表达问题和价值迷失:

已经意识到,并在尝试改变
有所察觉,但没太在意
没意识到,第一次听说
不认同这种说法
*
18.

您认为青年应该如何平衡网络热梗与语言表达:

【多选题】
区分场合使用热梗,正式场合少用或不用
主动积累词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理性看待热梗,不盲目跟风
用热梗辅助表达,但保留个人观点
其他
*
19.

您认为哪些方式有助于青年重构自我价值认同:

【多选题】
加强阅读,提升文化素养
减少对网络热梗的依赖,多进行深度思考
鼓励个性化表达,不追求“同质化”
参与线下社交,减少线上“虚拟互动”
学校/社会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其他
*
20.

您是否愿意主动尝试“减少热梗使用,用更精准的语言表达自我”:

非常愿意,并会付诸行动
愿意尝试,但需要时间
不太愿意,觉得没必要
不确定
*
21.

您希望社会或平台为青年“理性使用热梗、提升表达能力”提供哪些支持:

【多选题】
推送优质内容,引导深度阅读
规范网络热梗传播,抵制不良内容
开展语言表达相关的活动或课程
营造鼓励个性化、理性表达的氛围
其他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