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模型意识培养及工具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意识及使用支持性工具的现状与需求,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中所指的“工具”,是教学支持载体,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情境到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过程。除了传统的实物学具,还包括以下几类:实物操作与情境感知工具(如用于模拟购物、测量等识别情境的学具)、思维可视化与关系表征工具(如线段图模板、关系框架图、思维导图等)、结构化抽象与模型建构工具(如用于推导公式、发现规律的探究性学具)、项目化学习与元认知支持工具(如项目规划书、反思日志模板、评价表等)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敬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
1.您所在学校的区域是:
城区学校
乡镇学校
*
2.您的教龄是:
3年及以下
4-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
3.您目前任教的年级是: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
4.您的职称是:
二级教师
一级教师
高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第二部分:模型意识培养的难点与成效诊断
*
5.在新授课中,您认为学生发展模型意识在哪个环节的难度最大?【多选题】
识别(能从现实情境识别信息,提出问题)
表征(能对信息进行关联和分解,用操作、画图和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问题情境和信息)
抽象(能关联运算意义,用算式进行表达,抽象出模型并解释)
概括(能对建构的模型进行交流、表达、验证和反思,并运用到一类问题中)
*
6. 针对上述您选择的困难环节,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通常是?【多选题】
读不懂题目,无法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能读懂题,但理不清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不会用画图、列表等任何方式辅助思考
只会模仿例题解题,无法自主总结方法
题目稍作变化,或学过的题型变多时,就无法识别、匹配已学过的模型
其他:
*
7. 针对这些教学难点,您曾采用过哪些方法或工具来帮助学生?(根据使用频率选择5项)【多选题】
使用实物、学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
系统指导学生画图(如线段图、示意图)来梳理关系
设计表格、框架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结构化信息
提供一组有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对比发现模型
设计变式练习题组,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大量做题(题海战术)来形成肌肉记忆
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
其他:
*
8.根据您的经验,当学生的模型意识有所进阶时,您认为是上一题中选择的哪些方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请选择最有效的3项)【多选题,限3项】【多选题】
使用实物、学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
系统指导学生画图(如线段图、示意图)来梳理关系
设计表格、框架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结构化信息
提供一组有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对比发现模型
设计变式练习题组,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大量做题(题海战术)来形成肌肉记忆
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
其他:
*
9.在您选择的最有效的3种方法中,使用时仍然遇到了哪些困难?【多选题】
方法虽好,但准备过程繁琐,耗时费力(例如:实物学具、探究材料、题组设计、项目方案等需要大量时间准备)
学生被动接受,参与度和思维参与度不高(例如:操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动脑思考)
难以把握指导的“度”,不是包办代替就是放任自流(例如:不知何时介入指导,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难以将学生的具体操作或零散发现引向抽象的数学模型(例如:学生虽然在用,但总结不出数学规律和模型)
难以设计或获取高质量的、能有效揭示模型本质的学习材料(例如:例子不够典型,变式练习设计不合理)
课堂时间有限,方法无法深入展开,效果大打折扣
缺乏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难以评估该方法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真实效果
其他:
第三部分:工具使用需求与挑战
*
10.为了更有效地克服上述教学困难,您最希望获得以下哪一类工具的支持(选择2项)?【多选题】
实物操作与情境感知工具(如:模拟钱币、几何学具、测量工具包,用于帮助理解情境)
思维可视化与关系表征工具(如:线段图模板、关系框架图,用于辅助梳理思路)
结构化抽象与模型建构工具(如:公式推导拼板、规律探究卡,用于引导发现规律)
项目化学习与元认知支持工具(如:项目计划书、反思日记、评价表,用于促进应用与反思)
*
11. 结合您的教学经历,您认为当前教学中已使用过的工具里(包括实物、图表、探究学具、题库等)主要存在哪些不足?【多选题】
工具与教材重点脱节:与当前教学的知识点、重难点匹配度不高,实用性不强
设计粗糙难操作:工具本身笨重、易损坏或操作步骤繁琐,学生使用困难
学生缺乏使用技能:学生看不懂工具或不知道如何操作,需要大量时间指导
教学指引不清晰:缺乏配套的使用指南或教学案例,不知如何用来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流于形式:学生仅被工具本身吸引,思维未深入,未能有效建构数学模型
准备与整理耗时:课前设计、课中分发、课后整理工具花费过多时间,效率低
教学效果难评估:工具的使用频繁但效果模糊,难以判断是否提升了学生的模型意识
其他
第四部分:开放性问题
*
12.对于本课题即将研发的“模型意识培养工具包”,您最期待它具备哪些特点或功能?您还有哪些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