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发展认知与建议调查问卷

为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对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关注重点、对国家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认知情况,精准收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我们特开展本次调研。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与政策参考,恳请您结合自身认知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
2. 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8-25岁(青少年/高校学生)
C. 26-45岁(职场人士/家长)
D. 46-60岁(中年群体/教育工作者)
E. 61岁及以上
*
3. 您的身份:
A. 中小学生
B. 高校学生
C. 幼儿/中小学家长
D. 高校家长
E. 基础教育工作者
F. 高等教育工作者
G. 职业教育工作者
H. 教育管理/研究人员
I. 其他(请注明:)
*
4. 您所在地区:
A. 一线城市
B. 新一线城市
C. 二线城市
D. 三四线城市
E. 县城及乡镇
F. 农村地区
*
5.您最关注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哪类议题?(可多选)【多选题】
A. 基础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如城乡/校际差距、学位供给)
B.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C.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如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
D.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价值引领)
E. "双减"政策落实与教育质量提升(如课业负担、课后服务)
F. 教师队伍建设(如师资均衡、专业发展、待遇保障)
G.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如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学习型社会)
H. 教育数字化转型(如线上教学、智慧校园建设)
I. 学生全面发展(如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
J. 特殊教育与弱势群体帮扶(如随迁子女、残疾学生教育)
*
6.对您而言,当前教育领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多选题】
A.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B.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C.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D. 教育评价体系僵化
E.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F. 家庭教育成本过高
G. 其他(请注明:)
*
7您是否了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八大体系"建设?
A. 非常了解(能准确说出核心内容)
B. 基本了解(知道主要体系框架)
C. 略有耳闻(仅听说过相关政策)
D. 完全不了解
*
8.您认为国家教育改革顶层设计与您的实际需求契合度如何?
A. 非常契合,能有效回应教育痛点
B. 基本契合,部分举措贴合需求
C. 不太契合,与实际感受有差距
D. 不了解,无法判断
*
9您认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可多选)【多选题】
A.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配备与交流轮岗
B.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与设施投入
C.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线上共享
D.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E. 优化学区划分,促进生源均衡
F. 其他(请注明:)
*
10.您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哪些建议?(可多选)【多选题】
A. 强化基础学科与前沿学科建設
B. 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科研合作
C.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倾向
D. 扩大学生自主选课与个性化培养空间
E.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育人责任
F. 其他(请注明:)
*
11.您认为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实用性?(可多选)【多选题】
A. 深化产教融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B. 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与社会地位
C. 畅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通道
D. 优化专业设置,对接市场需求
E.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F. 其他(请注明:)
*
12. 您希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可多选)【多选题】
A. 减少考试次数,弱化分数排名
B.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评价
C. 完善教师评价,突出育人实绩
D.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E. 避免教育评价功利化倾向
F. 其他(请注明:)
*
13.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多选)【多选题】
A. 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内容趣味性与针对性
B.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衔接
C. 拓展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阵地
D.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案例
E. 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
F. 其他(请注明:)
*
14.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您的期待是?(可多选)【多选题】
A. 优化线上教学平台,提升使用体验
B. 保障教育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C. 避免技术滥用,回归教育本质
D. 缩小不同地区数字化设施差距
E. 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
F. 其他(请注明:)
*
15.您对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信心程度是?
A. 非常有信心
B. 比较有信心
C. 信心一般
D. 不太有信心
E. 不确定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