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课堂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共同承担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本问卷旨在了解“家校共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课堂的需求与实践情况,为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提供参考。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一、基本信息
*
1.
您的孩子所在年级:
2025级
2024级
2023级
2022级
*
2.
您的孩子所学专业:
密码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电子信息
通信工程
行政管理
保密管理
*
3.
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频率:
每天
每周2~3次
每月2~3次
很少沟通
*
4.
您是否有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家长相关活动?
多次参与
偶尔参与
从未参与
不清楚有此类活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与关注
了解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和日常关注情况,有助于我们设计更贴合需求的家长课堂内容。
*
5.
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非常重视
比较重视
还算重视
一般
不太重视
*
6.
您认为大学生阶段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可多选)【多选题】
学业压力过大
人际交往困扰
情绪管理问题
就业焦虑
自我认知迷茫
网络成瘾
适应问题(入学适应、生活自理)
亲密关系问题
其他(请注明)
不确定
*
7.
您了解孩子在校的心理健康状况吗?
非常了解
了解一些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
8.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多选)【多选题】
孩子主动分享
与辅导员/老师沟通
查看孩子社交动态
与孩子同学/朋友了解
无特定渠道
其他
*
9.
您认为家庭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应扮演的角色
主要引导者
重要支持者
辅助配合者
不太清楚
三、家校共育认知与实践
本部分调查将了解您对家校合作的看法和实际情况,为构建有效合作机制提供依据。
*
10.
您对“家校共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认识
作用极大
作用较大
作用一般
作用不大
不清楚
*
11.
您与孩子所在学校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沟通情况
经常沟通(每月一次以上)
偶尔沟通(每学期1~2次)
从未沟通
想沟通但不知如何联系
*
12.
您认为家校共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多选)【多选题】
学校与家庭缺乏有效沟通机制
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校提供的家校合作渠道不足
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
信息不对称(学校不反馈/家长不了解)
其他(请注明)
不确定
*
13.
您希望学校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家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合作?(可多选)【多选题】
定期举办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建立家校沟通专属平台
提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组织线上家校交流研讨会
开通家校心理咨询热线
其他(请注明)
四、家长课堂需求与内容偏好
了解您对家长课堂的具体需求,帮助我们设计更受欢迎的课程方案
*
14.
您是否愿意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课堂?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无所谓
不太愿意
不愿意
*
15.
您希望家长课堂的开展形式是?【多选题】
线下专题讲座
线上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可回放)
互动工作坊
案例分析会
线上线下结合
主题式系列课程(分模块)
其他(请注明)
*
16.
您希望从家长课堂中获得的能力提升是(可多选)【多选题】
识别孩子心理问题的能力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能力
给予孩子心理支持的能力
协助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
与学校协同合作的能力
其他(请注明)
*
17.
你认为家长课堂涵盖的核心内容有?(可多选,按需求排序)【排序题】
  •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
  •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识别方法
  • 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迹象
  • 家庭情绪支持的方法
  • 协助孩子应对压力与挫折的策略
  • 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平衡指导
  • 家校协同干预的途径与方法
  • 心理健康求助资源介绍
  •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差异
  • 其他(请注明)
*
18.
您认为家长课堂适宜的时长和频率
每次1~2小时,每月一次
每次2~3小时,每季度一次
集中培训1天,学期一次
灵活安排,按需参与
其他(请注明)
五、家长课堂实践与效果期望
了解您对家长课堂的具体需求和效果,期待帮助我们设计更优质的课程内容
*
19.
您认为影响家长参与心理健康家长课堂积极性的因素有?【多选题】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内容是否实用
授课方式是否灵活
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参与成本(时间、精力等)
课程权威性(讲师资质)
其他(请注明)
*
20.
你希望家长课堂提供哪些配套支持?【多选题】
课程资料(PPT、手册等)
课后在线咨询答疑
家长交流社群
家庭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案例参考手册
其他(请注明)
*
21.
您认为有效的家长课堂应达到哪些效果?(可多选)【多选题】
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改善亲子沟通质量
增强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
促进家校合作更顺畅
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减少家庭心理教育焦虑
其他(请注明)
六、开放性建议
22.
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3.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课堂的开展,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或期待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