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是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正在开展 “红色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课题调研。本次问卷旨在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中红色文化融入的体验与看法,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信息会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
1.你的性别:
A.男
B. 女
*
2.你所在的专业方向:
A.汉语言文学(师范)
B.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
3.你已修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包含红色文化内容的课程数量:
A.0 门
B. 1-2 门
C. 3-4 门
D. 5 门及以上
二、红色文化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现状
*
4.你认为当前专业课程中红色文化内容的融入程度:
A.完全没有融入
B. 少量融入,占比不足 10%
C. 部分融入,占比 10%-30%
D. 较多融入,占比 30% 以上
*
5.你对专业课程中红色文化内容的深层内涵(如革命文学的审美特征、红色精神的当代转化)的理解程度:
A. 完全不理解
B. 仅浅层感知,无法深入分析
C. 基本理解,能简单阐述
D. 深入理解,能结合专业知识分析
*
6.你在专业课程(如《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概论》)中接触过的红色文化内容类型(可多选):【多选题】
A.红色文学经典(如《红岩》《青春之歌》)
B. 革命作家精神(如鲁迅、巴金的家国情怀)
C. 红色文艺理论(如革命文学的创作主张)
D. 红色语言符号(如革命标语、文学作品中的红色意象)
E. 未接触过
*
7.你在专业课程中接触的红色文化内容,更偏向于哪种呈现形态(可多选):【多选题】
A.文本层面(经典作品选段、文学理论表述)
B. 精神层面(作家家国情怀、革命精神内核)
C. 实践层面(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写作、调研任务)
D. 跨界层面(红色文化与影视、新媒体的结合内容)
E. 未接触过
*
8.你认为专业课程中红色文化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逻辑是否清晰(如红色文学与文学史脉络、文学理论的关联):
A.完全不清晰,两者脱节
B. 不太清晰,仅表面关联
C. 一般,有一定逻辑但不深入
D. 比较清晰,能形成知识闭环
E. 非常清晰,深度融合且有启发
*
9.教师在讲解红色文化内容时,是否会引导你关联以下维度(可多选):【多选题】
A.作品创作的具体历史语境(如时代背景、作家经历)
B. 文本中的红色意象、叙事手法等专业要素
C. 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议题的呼应
D. 个人专业成长与红色精神的结合
E. 从未进行相关引导
*
10.你参与过的红色文化相关专业实践活动(可多选):【多选题】
A. 红色文学作品深度研读报告
B. 红色文化主题的文学创作(散文、诗歌等)
C. 红色文学经典改编(剧本、短视频等)
D. 红色文化遗址实地调研及报告撰写
E. 红色文化教学模拟(师范方向)
F. 其他
G. 未参与过
*
11.若参与过实践活动,你认为活动对提升以下专业能力的帮助程度(可多选):【多选题】
A. 文本解读与分析能力
B. 文学创作与表达能力
C. 调研与报告撰写能力
D. 教学实践与设计能力(师范方向)
E. 文化传播与转化能力
F. 无明显帮助
*
12.你使用过的红色文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可多选):【多选题】
A.红色文学数字图书馆(如经典文本数据库)
B. 红色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有声书
C. 红色文化 VR/AR 体验资源(如虚拟红色遗址)
D. 红色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讲座视频
E. 其他
F. 未使用过
*
13.你认为现有数字化资源在辅助专业学习方面的不足(可多选):【多选题】
A. 资源专业性不足,缺乏文学学科视角的解读
B. 资源形式单一,互动性、沉浸式体验弱
C. 资源与课程内容脱节,无法直接辅助课堂学习
D. 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权威筛选
E. 无明显不足
*
14.你认为当前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存在的核心问题(可多选):【多选题】
A.融合缺乏专业视角,仅停留在思政口号层面
B. 对红色文学的文本解读不够深入,未结合文学专业方法
C. 内容更新滞后,未纳入当代红色文化新形态(如红色网络文学)
D. 未关注学生专业发展需求,与师范技能、创作能力等脱节
E. 其他
F. 无明显问题
三、红色文化融入的学习体验与价值感知
*
15.你对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的接受度:
A. 完全不接受
B. 不太接受
C. 一般
D. 比较接受
E. 非常接受
*
16.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对提升专业学习兴趣的作用:
A.完全没有作用
B. 作用较小
C. 作用一般
D. 作用较大
E. 作用很大
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对理解以下文学专业核心问题的帮助程度(请分别选择):
*
17.(1)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A.无帮助
B. 小帮助
C. 一般
D. 大帮助
E. 极大帮助
*
18.(2)文学的价值导向与社会功能:
A.无帮助
B. 小帮助
C. 一般
D. 大帮助
E. 极大帮助
*
19.(3)传统文学精神与当代文学创作的传承:
A.无帮助
B. 小帮助
C. 一般
D. 大帮助
E. 极大帮助
*
20.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能提升的个人素养(可多选):【多选题】
A.家国情怀 / 社会责任感
B. 理想信念 / 精神动力
C. 文化自信 / 民族认同感
D. 文学审美 / 人文精神
E. 没有提升
*
21.你希望专业课程中红色文化内容更侧重哪方面:
A.红色文学经典的文本细读
B. 革命作家的精神事迹解读
C. 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联
D. 红色文学的创作实践
*
22.你偏好的红色文化融入教学方式(可多选):【多选题】
A.红色文学作品沉浸式阅读
B. 红色作家生平 / 作品的影视化赏析
C. 红色文化主题的写作 / 创作任务
D. 红色文化实地调研(如参观红色纪念馆)
E. 红色文学作品排演 / 朗诵活动
*
23.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应与课程考核挂钩吗:
A. 完全不应该
B. 不太应该
C. 无所谓
D. 比较应该
E. 非常应该
*
24.你对专业课程中红色文化融入的接受度,主要基于哪种考量(可多选):【多选题】
A.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关联性强,能提升专业素养
B. 红色精神具有感染力,能获得精神滋养
C. 融入方式生动有趣,能提升学习兴趣
D. 对未来职业发展(如教师、文化工作者)有帮助
E. 被动接受,无明确认同点
F. 不接受,认为与专业学习无关
*
25.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最能提升的个人核心素养(可多选):【多选题】
A.专业思辨能力(如对红色文学的批判性解读)
B. 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C. 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D. 职业核心能力(如教学、写作、文化传播)
E. 无明显提升
*
26.你希望红色文化内容在专业课程中,更侧重哪种专业维度的挖掘(可多选):【多选题】
A.红色文学的文本细读(意象、叙事、语言风格等)
B. 红色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定位与价值
C. 红色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D. 红色文学的当代改编与传播实践
E. 红色文学与地方文化的关联性(如云南红色文学研究)
*
27.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课程考核的核心应聚焦于:
A. 专业知识掌握(如红色文学内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
B. 专业能力提升(如文本分析、创作、教学实践能力)
C. 价值内化程度(如对红色精神的认同与践行)
D. 不应该纳入考核
*
28.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核心矛盾是:
A. 思政价值与专业价值的平衡
B. 传统红色文化与当代学生认知的适配
C. 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的衔接
D. 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的匹配
E. 其他
四、红色文化融入的优化建议
*
29.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应重点梳理哪些资源(可多选):【多选题】
A.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红色经典
B. 当代文学中的红色主题作品
C. 革命作家的书信 / 日记等文献
D. 地方红色文化相关的文学资源(如云南本土红色文学)
*
30.对于师范方向学生,你认为红色文化应如何与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可多选):【多选题】
A.设计红色文化主题的教案、课件制作实训
B. 开展红色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模拟演练
C. 组织红色教育基地的教学实践活动
D. 培养红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
31.你希望专业课程中增加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类型(可多选):【多选题】
A.红色文学创作工作坊
B. 红色经典作品排演 / 朗诵比赛
C. 地方红色文化调研(如走访红色文化遗址)
D. 红色文学新媒体创作(如短视频、公众号推文)
*
32.你认为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应优先开发的内容(可多选):【多选题】
A.红色文学作品的有声书 / 音频库
B. 红色作家的虚拟展馆
C. 红色文学场景的 VR 体验资源
D. 红色文学作品的数字地图(标注创作背景、相关地点)
*
33.你认为红色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应包含哪些维度(可多选):【多选题】
A.知识掌握(如红色文学内容的理解)
B. 能力提升(如红色主题的创作 / 分析能力)
C. 价值内化(如家国情怀的感知)
D. 实践参与(如相关活动的表现)
*
34.你希望学校 / 学院提供的红色文化教学支持(可多选):【多选题】
A.组建红色文学研究型教师团队,开展专题教学
B. 建设专业型红色文化资源库(含文本、学术论文、实践案例)
C. 开设红色文化与文学创作、语文教学相关的选修课
D. 搭建红色文化实践平台(如与红色纪念馆、媒体机构合作)
35. 你对红色文化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其他深度建议:
(开放题,可详细填写)
*
*
36.若后续需要开展红色文化融入课程的深度访谈或焦点小组讨论,你是否愿意参与:
A. 愿意
B. 不愿意
*
愿意的话,请留下QQ邮箱
再次感谢你抽出宝贵时间填写问卷!你的反馈对本研究至关重要。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