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保教情境判断测验(四川)

各位老师好,感谢您抽出时间参与这项由华东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课题“幼儿园教师保教支持能力测评工具编制”。为了更好地支持题目优化,现邀请您参与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情境判断测试,本次测试包括“基本信息”“保教测题”两个部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答案均无对错之分,衷心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尊敬的各位老师:
“保教测题”部分共包含25道保教测题。每道题均描述了一个与保教相关的情境,并提供了四名教师的不同做法。请您将四位教师的做法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顺序进行排序。具体操作如下:
1. 四个选项从上至下依次为最理想的做法至最不理想的做法,即排在最上方的选项为最理想做法,最下方的选项为最不理想做法。选项左侧的数字1\2\3\4同样也表示优先顺序:"1"代表最理想的做法,"4"代表最不理想的做法。
2. 点击“教师A\教师B\教师C\教师D”前的小方格即可自由调整四个选项的排序。
您的姓名:    *
*
您的性别:
*
您的出生年月
*
您的教龄(年)
*
您所在幼儿园名称
*
您所在幼儿园等级
省示范幼儿园
一级园
二级园
三级园
其他
*
您的职务
普通专任教师
班长
年级组长
保教/教研主任
园长/副园长
*
您的职称
未评级
三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一级教师
高级教师
*
您的第一学历(初始学历)
中专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
您的第一学历专业
学前教育
非学前-教育类(如:小学教育)
艺术类
其他
*
您的最高学历
中专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
您的最高学历专业
学前教育
非学前-教育类(如:小学教育)
艺术类
其他
*
您获得的最高荣誉称号
园所骨干
区/县级骨干、学科带头人
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
省级骨干、学科带头人
其他
*
您目前有无编制
*
您目前有无教师资格证

(二)保教测题

下面有25个保教测题。每道题均描述了一个与保教相关的情境,并提供了四名教师的不同做法。请您将四位教师的做法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顺序进行排序。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谢谢!

*
1. 大班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们围着跑道旁的鸽笼观察小鸽子,小阳捡起地上的小石子,朝着被困在跑道笼里的鸽子扔,兴奋地说:“看我打它!” 周围有的小朋友也开始寻找小石子想要打小鸽子,有的小朋友大声喊道:“不要打它!”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用石子打鸽子”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告诉小阳不能用石子打鸽子,引导其换位思考石子打在自己身上会不会受伤。
  • 教师B:告诉小阳扔石子会吓到鸽子,提供鸽粮等引导小阳用更友好的方式和鸽子互动。
  • 教师C:邀请其他小朋友分享为什么要保护鸽子,并指出扔石子不是勇敢,而是欺负弱小。
  • 教师D:立即制止并组织幼儿协商制定保护鸽子的规则,选出安全观察员来提醒大家遵守。
*

2. 在中班科学活动“叶片探秘”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到户外,通过放大镜观察植物叶片的纹理。奇奇和几位小朋友被地面上跳动的光斑吸引,开始用放大镜晃动阳光、追逐光影,没有投入到植物观察中。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行为偏离活动预设目标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提醒当前主要任务是观察叶片,承诺活动结束后可以再进行光影的游戏。
  • 教师B:引导幼儿观察叶片纹理与光影的异同,鼓励其记录并综合分享观察发现。
  • 教师C:设立光影观察员与叶片观察员,提供手电筒用于探索光影与叶片的关系。
  • 教师D:发布寻找五种不同纹理叶脉的挑战,并展示特殊叶片吸引幼儿聚焦观察。
*
3. 中班下学期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都在自己穿衣服。元宝在穿秋衣时不小心把衣领卡在了脖子上,怎么也穿不上。站在一旁的亮亮看见了,笑着说:“哈哈,元宝像个怪兽一样!”几个小朋友也跟着笑了。听到这句话,元宝更加着急,委屈地哭了起来。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穿衣困难被同伴嘲笑”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快速帮助元宝穿好衣服,并给亮亮指出这样说话会让同伴难过。
  • 教师B:给元宝示范穿衣技巧,并引导亮亮理解每个人学习速度各有不同。
  • 教师C:协助元宝调整衣物降低穿着难度,并鼓励他尝试完成后续穿衣步骤。
  • 教师D:请亮亮换位思考,并询问有没有“小老师”愿意教元宝穿衣服。
*
4. 中班下学期,角色游戏“快乐小厨房”中,孩子们约定由两名幼儿担任厨师。这天,丰丰和皮皮先进入角色区扮演厨师。不久后,旺仔走来轻声对丰丰说:“能不能让我当厨师?”丰丰立即摇头说:“不行!”皮皮听见后主动回应:“旺仔你来当吧,我去当服务员。”没想到丰丰却大声喊道:“不许!我没让他当,你也不许让他当!”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不允许同伴换角色”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询问丰丰是不是想和皮皮一起当厨师,引导三人一起协商角色安排。
  • 教师B:启发丰丰学会分享和轮流,并顺势用皮皮的分享行为做积极示范。
  • 教师C:暂不介入,待到游戏小结时结合该案例引导幼儿讨论公平轮换的做法。
  • 教师D:鼓励幼儿探讨厨师职责和合作关系,一起商量并建立角色轮换规则。
*

5. 大班午睡时间,大部分幼儿逐渐开始进入梦乡。航航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索性起来把自己的小枕头放在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玩游戏。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影响他人午睡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引导航航想象自己躺在云朵上安静入睡,提供安抚物品帮助其放松。
  • 教师B:轻声提醒航航上床保持安静,并向他解释午睡对于身体变强壮的重要性。
  • 教师C:将航航的床位调整至角落减少干扰,并鼓励其模仿其他同伴安静入睡。
  • 教师D:请航航担任助手(如检查窗帘是否拉好),并鼓励他作为榜样安静入睡。
*
6. 小班美工区活动中,妍妍正尝试用双面胶黏贴图画,可怎么都撕不开胶带。旁边的辰辰看见了,边演示边说:“你看,是这样撕开的。”妍妍却一把推开辰辰的手,大声说:“我自己来,不要你教!”辰辰愣在原地,手还停留在半空中。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拒绝他人帮助”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提供更易撕开的胶带供妍妍尝试,并示范正确方法让她观察学习。
  • 教师B:向辰辰解释妍妍想要独立尝试的心情,并引导妍妍用友好语言表达拒绝。
  • 教师C:表扬妍妍坚持自己尝试的勇气,并引导她如果有需要可以主动求助。
  • 教师D:鼓励妍妍与辰辰共同完成撕胶带任务,让妍妍在协作中逐步习得新技能。
*
7. 大班建构游戏,菲菲和4个小朋友选择搭建“幼儿园”。回班后进行表征时,教师提示幼儿画出自己刚刚进行的搭建故事,但菲菲的绘画表征中,画的是她在玩轮胎,可是搭建过程中,她并没有玩过轮胎。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绘画表征与实际经验不符”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引导菲菲回忆搭建过程,鼓励她把轮胎融入刚才的搭建场景再画一幅。
  • 教师B:安排菲菲在下次活动中体验轮胎,并用新的体验再次进行创作。
  • 教师C:询问菲菲为什么选择画轮胎,并引导她讲述她与画中轮胎的故事。
  • 教师D:利用照片帮助菲菲回忆搭建活动内容,并请她结合照片完善绘画。
*

8. 中班下学期植物观察活动中,宇宇和同伴在观察洋葱苗,并用直尺测量洋葱苗的长度。宇宇自言自语道:“我的洋葱苗有30米长”。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混淆了长度单位”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结合实物,用通俗语言讲解米和厘米的大小差别,提醒宇宇长度要带单位。
  • 教师B:暂不介入,后续通过集体谈话活动,强化幼儿对长度单位的意识和认知。
  • 教师C:用一根米尺,和宇宇一起测量洋葱苗,让他直观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 教师D:提醒宇宇今天用的厘米尺,请他注意读到的数字后面要加上厘米作为单位。
*
9. 小班户外活动时间,怡怡选择了平衡木游戏。然而,轮到她时,她却迟疑地站在原地,犹豫片刻后才迈上平衡木。怡怡走得小心翼翼,双臂大幅摆动以维持平衡。刚走几步,她就停了下来。尽管周围的小朋友不断为她加油打气,她却始终低着头没有前进,最后慢慢蹲坐在了平衡木上。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未能完成运动挑战”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先肯定怡怡敢于尝试,教师站在侧后方扶着她走平衡木,待其放松并走稳后,逐步松手。
  • 教师B:告诉怡怡这次没关系,先换更低矮的平衡木练习,待其建立信心后,再回来继续挑战。
  • 教师C:全程陪在怡怡身边,安抚并营造安全氛围,告诉怡怡如果她实在害怕也可以选择放弃。
  • 教师D: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如直视前方、双手侧平举等,引导同伴为其加油,增强尝试的勇气。
*
10. 大班下学期,讨论环保话题时,欣欣和阳阳就“应不应该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展开了激烈争论。欣欣觉得一次性塑料袋方便,可以使用。而阳阳则坚决认为一次性塑料袋会污染环境,不应该使用。两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之间观点不同”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肯定双方的观点,引导幼儿深入讨论,建议共同思考既方便又环保的替代方案。
  • 教师B:组织一场辩论会,请幼儿分组搜集论据、阐述观点,教师对双方论点进行梳理。
  • 教师C:结合视频分享塑料袋污染环境的案例,帮助幼儿理解环保的意义,鼓励寻找替代物。
  • 教师D:给幼儿一次性塑料袋和可复用布袋,都拎一拎,思考一下好用吗、用完要不要丢掉?
*
11. 中班上学期图书区活动中,老师投放了有声绘本让幼儿进行试听阅读。豆豆熟练地拿起了平板电脑进行点击,并问老师:“老师,怎么只有故事,没有抖音啊?”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对阅读材料提出疑问”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耐心解释图书区材料用途,引导豆豆专注有声绘本,感受阅读乐趣。
  • 教师B:说明学习与娱乐的区别,告诉豆豆抖音对于小朋友的成长弊大于利。
  • 教师C:倾听豆豆的想法,带他一起进入绘本阅读中,后续投放互动性强的材料。
  • 教师D:了解豆豆玩抖音的兴趣点,并与家长沟通,建议减少短视频产品接触。
*
12. 中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提供了轮胎作为“架桥过河”的材料。经过几次尝试后,语晨觉得用“爬”的方式能更快过河,桐桐觉得用“跨”的方式才能更快过河。两人对此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坚持自己的方法,争论不休”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肯定两人的思考,让两人继续尝试并做简单记录,再组织全班讨论“爬/跨”的优点、难点和安全。
  • 教师B:适合自己的就是“过河”的好方式,鼓励全班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过河方式,尊重彼此差异。
  • 教师C:组织小比赛:两人用各自方法过河,统一起点和轮胎数量,请其他幼儿做评委,看看谁的方法更快。
  • 教师D:鼓励互换体验:两人各试用对方的方法过河,然后再交流感受与发现,学会尊重并理解彼此的方法。
*
13. 中班下学期开展花生种植活动。在挑选花生种子时,小高坚持认为“大的就是好的”,嘉尧却反对说:“大的但破了皮就是坏的”,两人争着争着,纷纷都看向了老师。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对种子好坏的判断不同”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肯定双方的想法,组织继续共同查阅资料,探寻并归纳出判断种子好坏的科学标准。
  • 教师B:鼓励幼儿分别种植不同状态的花生,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通过实践来验证观点。
  • 教师C: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大的、饱满且不破皮为优先考虑,带领幼儿迅速把种子选好。
  • 教师D: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对比种子特征,共同协商制定挑选的标准,合作完成选种。
*
14. 小班的李老师非常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她平时会耐心地提醒孩子们的行为:“毛毛,洗手时不能玩水哦。”“玩具要轻拿轻放。”她总是语气平和坚定,从不发脾气。然而有一天,毛毛突然问道:“李老师,你总是告诉我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李老师一下子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自己善意的提醒竟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喜欢。她突然不知道该如何提醒幼儿了。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教师突然觉得不知道该如何提醒幼儿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询问其他幼儿是否有类似的感受,并与幼儿共同商定提醒方式。
  • 教师B:有意识地减少对毛毛的单独提醒,更多在集体中引导,并观察效果。
  • 教师C:通过鼓励式语言说明行为好处来提醒幼儿,并及时表扬毛毛积极行为。
  • 教师D:意识到需要降低对幼儿行为的过度关注,降低自己说“不”的频率。
*
15. 大班观察植物结束时,智智发现他的记录本不见了,便问站在一边博博:“是不是你拿了我的本子?”博博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的本子我怎么知道在哪里?我没看见!”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询问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示范礼貌询问方式,请智智重新用“请问”句式询问,帮助他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 教师B:安抚两人情绪,引导智智改用礼貌方式询问,和博博一起帮智智回忆并寻找记录本。
  • 教师C:告诉智智没有依据就不能随意怀疑别的小朋友,引导他换位思考,恰当表达自己的诉求。
  • 教师D:对智智的着急心情表示理解,同时指出其询问方式不当之处,引导其向博博道歉。
*
16. 临近中秋的家长开放日,幼儿园组织了制作月饼的亲子活动。小班的蔡蔡和奶奶一起包月饼,当蔡蔡提出自己想要尝试时,奶奶说:“你包不来,你看奶奶包就好了。”蔡蔡在一旁看着,时不时伸手碰碰面团,也会立刻被奶奶制止。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亲子活动中包办代替”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引导蔡蔡进一步表明想法,并当面对奶奶说蔡蔡很愿意尝试,请奶奶给蔡蔡尝试的机会。
  • 教师B:及时夸赞蔡蔡的积极表现,轻声鼓励奶奶放手让他试一试,强调体验比做得完美更重要。
  • 教师C:温和与奶奶沟通活动重在体验,邀请祖孙分工:如奶奶包馅、蔡蔡压模/封口,一起做月饼。
  • 教师D:请奶奶分给蔡蔡一小团面和模具,约定“奶奶做一步、蔡蔡做一步”,按步骤做好月饼。
*
17. 大班下学期语言区,几名幼儿合作用卡片创编故事,泽泽快速指着故事拼图卡片说:“老虎卡,边上放房子!老虎住进了房子里。”小宇刚伸手去拿老虎卡片,就被泽泽抢先拿走卡片了,泽泽说道:“给我,我来就行!”小宇咬着嘴唇,再也没有去拿卡片,也不说话,只在旁边看着。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不愿继续主动参与活动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走近小宇并递给他一张卡片,鼓励并协助其尝试加入故事创编中。
  • 教师B:提醒泽泽留心同伴感受,引导其主动邀请小宇提出想法共同完善故事。
  • 教师C:引导幼儿协商轮流放卡片的规则,并提醒每名幼儿都要遵守操作规则。
  • 教师D:引导幼儿共同商量如何分配角色,设计需要协作完成的故事续编任务。
*
18. 小班下学期区域活动中,悦悦独自坐在角落玩桌面积木。明明走过来想一起玩,悦悦却把积木往怀里拢了拢,并说:“我要自己玩。”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不同意同伴加入游戏”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先倾听双方的需求,再引导他们一起协商,就轮流或合作达成一致。
  • 教师B:尊重悦悦的意愿,鼓励明明选择其他游戏,后续适时引导合作游戏。
  • 教师C:告诉悦悦合作游戏乐趣多,引导她与明明分享玩法,鼓励她接纳同伴加入。
  • 教师D:询问了解原因,鼓励悦悦尝试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分享与合作的快乐。
*
19. 户外滑滑梯游戏中,中班的东东没有走台阶,而是手脚并用地从滑道下端向上爬。爬到一半时东东似乎卡住了,停在了滑道中间。这时,正要滑下来的昊昊发现滑道被堵,急忙喊道:“不能从这里上去!”老师正准备介入,却见东东用力一蹬滑道,爬上了滑滑梯顶端。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逆爬滑梯”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暂停游戏,明确滑道只下不上,并告诉东东可以去攀爬器械处玩攀爬游戏。
  • 教师B:待东东下来后讲解逆爬的危险,并请东东观察其他幼儿是如何玩滑梯的。
  • 教师C:肯定东东探索新玩法的精神,并请东东像“小飞机”一样从上往下滑。
  • 教师D:暂不介入,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幼儿讨论滑梯的正确玩法及逆爬风险。
*
20. 小李是一名实习生,在一次活动观察后建议她所在班级的主班教师汪老师可以调整集体活动节奏:“汪老师,您可以多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坐得太久会注意力不集中。”汪老师却冷冷回应:“你才来几天就指挥我了?”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自己作为实习老师与主班老师沟通不顺利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主动向汪老师道歉,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多观察少提出建议以避免冲突。
  • 教师B:从幼儿角度说明孩子对操作的兴趣,结合《指南》相关原则再提出建议。
  • 教师C:向汪老师申请试教活动,自己尝试后再请求汪老师给予点评与指导。
  • 教师D:将此沟通问题作为案例纳入班级会议研讨,以寻求沟通机制的改善。
*
21.大班下学期“自抛接球”活动时间,涵涵、依依和倩倩未参与其中,而是将接抛球工具当作“汤碗、汤勺”,玩起了“保育老师盛汤”的游戏。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改变运动材料用途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肯定三位幼儿的创意玩法,并引导她们思考如何将抛接球与盛汤游戏结合起来。
  • 教师B:温和地提醒三位幼儿现在是自抛接球时间,请她们自由活动时间再玩盛汤游戏。
  • 教师C:尊重三位幼儿的游戏意愿,游戏后组织全班幼儿讨论球的多种玩法并分享创意。
  • 教师D:以厨师的身份加入三位幼儿的游戏,趁机植入用抛接动作来盛汤的游戏规则。
*
22. 东东经常把幼儿园的玩具和材料带回家,老师和东东妈妈沟通过多次,东东妈妈始终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不承认东东拿回家的就是幼儿园的材料。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家长不承认幼儿把幼儿园材料拿回家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放学时检查东东书包并取出材料,温和地引导其主动说明材料的归属。
  • 教师B:通过拍照或视频向东东妈妈展示带走材料的证据,提醒家长即时归还。
  • 教师C:为班级材料设计专属标识并在家长群公布,建议家长配合核对来源。
  • 教师D:与东东妈妈说明此行为在幼儿中较常见,但长期不纠正会不利于发展。
*
23. 小一班区角游戏时间,萱萱扮演妈妈正在给娃娃穿衣服,只见萱萱一味地拉着背带裤的肩带试图套在娃娃的肩上,却没有注意到娃娃的臀部被背带卡住了。多次尝试后,始终没能给娃娃穿好衣服,萱萱生起了闷气。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给娃娃穿衣遇到困难”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安慰萱萱别着急,用动作示意她观察娃娃被卡部位,并鼓励她再次尝试。
  • 教师B:还原萱萱给娃娃穿衣服的过程,引导她观察思考为什么没给娃娃穿好衣服。
  • 教师C:肯定萱萱的努力,并邀请成功给娃娃穿上衣服的幼儿为萱萱进行示范。
  • 教师D:平行介入萱萱的游戏,用夸张动作示范正确穿衣顺序,引导其观察学习。
*
24. 周三下午,大五班的幼儿正自发进行跳绳游戏。李老师观察后发现,挤在一起跳绳的幼儿人数较多,整个场面十分混乱,幼儿很容易出现碰撞现象。此外,由于当“柱子”的幼儿很久才能轮上跳绳,因此也显得很不耐烦。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集体游戏秩序混乱”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请幼儿暂停游戏,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并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开展游戏。
  • 教师B:请幼儿们说一说跳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邀请幼儿一起设置跳绳的规则。
  • 教师C:提供更多数量和不同种类的皮筋,并言语引导幼儿分组分区同时进行跳绳游戏。
  • 教师D:暂不介入,活动分享时通过照片或视频回放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
25. 小班运动结束后,老师请拿好水壶的小朋友来排队。木木没拿水壶跑过来排在了第一个。经老师提醒后,木木跑回去拿水壶,这时圆圆拿着水壶排在了第一个。木木看见后,试图排在圆圆面前,圆圆不让并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插队,还挤我!”木木反驳道:“我是第一个来的,我是火车头!”两个人谁也不肯让着对方。

下面是几名教师针对上述“幼儿争做排头”的做法,请分析四种做法的有效性,请按照最理想到最不理想的做法依次进行排序。
【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教师A:肯定木木和圆圆的积极性,引导两人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今天谁做排头。
  • 教师B:告诉全班不管站在哪里老师都可以看到,并按照班级花名册决定今天的排头。
  • 教师C:分成两队,让两人都做排头,并组织幼儿讨论“离开后是否需要重新排队”。
  • 教师D:请圆圆做排头,并告知木木这么做的原因,鼓励他下次拿好水壶争取做排头。
已完成,请记得提交问卷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