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调查

*
性别:
*
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
家庭居住环境:
城镇
农村
*
是否接触过农耕活动:
*
1.你对生物学学习感兴趣吗?
A不感兴趣
B一般感兴趣
C感兴趣
D非常感兴趣
*
2.你对传统农耕文化感兴趣吗?
A不感兴趣
B一般感兴趣
C感兴趣
D非常感兴趣
*
3.你会主动关注到生物学教材中的农耕文化素材吗?
A不会主动
B一般主动
C主动
D非常主动
*
4.你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途径是?
A课堂、教科书
B长辈朋友
C媒体网络
D参加传统农耕文化活动
*
5.你认为农耕文化与生物学知识联系紧密吗?
A不紧密
B一般紧密
C紧密
D非常紧密
*
6.你知道常见的农事月令和谚语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吗?
A不知道
B知道
*
7.你能说出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间距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原因吗?
A不知道
B知道
*
8.你知道在种植果树时,为什么要进行“打顶”操作?
A不知道
B知道
*
9.你认为影响你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繁重的学业压力
B了解途径单一
C家人的不重视
D没兴趣
*
10.在平常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引入传统农耕文化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
C经常
*
11.你在生物学习题或作业中,有遇到过和农耕文化相关的题目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
C经常
*
12.老师会讲解以农耕文化为情境背景的生物学习题吗?
A从来没有
B偶尔
C经常
*
13.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总是会给农作物施用农家肥。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无机盐和CO2,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利于农作物生长。农家肥虽好,却不可过量,主要原因是?
A过量施用农家肥会增加土壤肥力
B过量施用农家肥会出现“烧苗”现象,因为农家肥发酵过程温度高,导致土壤温度也变高了
C过量施用农家肥会出现“烧苗”现象,因为土壤盐分浓度变高,高于植物根毛细胞浓度,导致细胞失水
D农民自己堆沤发酵的农家肥没有专业工厂生产的化肥好
*
14.秋收时节,农民储存粮食之前要晒干,到了播种时候又需要给种子浇水,水稻播种之前还需要浸种,原因是?
A晒干的粮食种子不仅重量变轻好搬运,而且口感更佳
B因为水不仅是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原料还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晒干是方便储存,浇水是为了补充水分,浸种可以除去种子表面附着的有害物质,提高种子发芽率
D晒干、浇水、浸种等都是为了改变种子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降低或提高新陈代谢
*
15.《齐民要术》中有记载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这里的荫坑类似于农村地窖。从细胞呼吸角度思考,这种贮存方法使果蔬延缓腐败的原因可能是?
A利用土壤的热惰性,使地窖温度变化小于外界
B地窖温度较高,能够提高酶的活性,利于细胞呼吸
C地窖温度较低,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密闭的地窖内气体交换受限,CO2积累、O2浓度降低,不利于细胞呼吸
*
16.农田“正其行,通其风”的核心是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行距和株距,以保证田间空气流通顺畅,提高作物产量。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作物根系间的竞争,促进根系吸收水分
B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提升光能利用率
C增大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D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无机盐的含量
*
17.你认为在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传统农耕文化对你理解生物学知识是否有帮助?
A没有帮助
B有帮助
C非常有帮助
*
18.你希望将传统农耕文化元素融入生物学教学中吗?
A不希望
B希望
C非常希望
*
19.若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中,你最希望了解哪些传统农耕文化内容??(例如:二十四节气与种植/农作物生长、传统农业谚语中的生物学知识、传统耕作方式与生态保护、传统农作物/家畜的培育等)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