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核心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及政策感知度调查问卷[复制]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学术调查。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
1.
您目前主要居住在哪个城市?
广州
深圳
香港
澳门
*
2.
您在当前居住城市生活了多长时间?
1年以下
1-3年
4-10年
10年以上
*
3.
您的年龄是?
18-23岁
24-29岁
30-39岁
40岁以上
*
4.
您的学历是?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
5.
您的居住类型是?
自有住房
租房
与家人同住
宿舍
*
6.
您的月收入在?
5000元以下
5000-10000元
10000-20000元
20000元以上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行为现状
*
7.
您是否接受过垃圾分类相关的培训或教育?
接受过专门培训,印象深刻
参加过社区宣传活动
通过媒体自学了解
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
8.
您对本城市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能准确分类
比较了解,基本能分类
了解一些,但经常不确定
不太了解分类标准
*
9.
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频率是?
总是分类(90%以上)
经常分类(70-90%)
有时分类(30-70%)
很少分类(30%以下)
*
10.
您认为自己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大概是?
80%以上
50-80%
50%以下
*
11.
影响您进行垃圾分类的最主要障碍是?(可多选)【多选题】
不清楚分类标准
分类设施不完善
花费时间太多
担心分类后又混合处理
家人不配合
没有明显障碍
第三部分:影响因素深度评估
*
12.

您认为以下个人因素对您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程度如何? (1=完全不影响,5=非常影响)

12345
个人环保意识
个人环保意识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时间充裕程度
时间充裕程度
学习接受能力
学习接受能力
*
13.

您认为以下社会因素对您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程度如何? (1=完全不影响,5=非常影响)

12345
家庭成员支持
家庭成员支持
邻里带动影响
邻里带动影响
社区宣传教育
社区宣传教育
媒体舆论引导
媒体舆论引导
*
14.

您认为以下设施因素对您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程度如何? (1=完全不影响,5=非常影响)

12345
分类设施便利性
分类设施便利性
收集频率合理性
收集频率合理性
标识清晰明确性
标识清晰明确性
处理过程透明度
处理过程透明度
*
15.
您最希望改善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是?
增加分类垃圾桶数量
改善分类标识清晰度
提高垃圾收集频率
增设大件垃圾回收点
完善有害垃圾处理
*
16.
您认为什么激励措施最能促进垃圾分类?
积分奖励兑换礼品
垃圾费减免
社区表彰认可
罚款处罚
不需要激励措施
第四部分:政策感知度深度调研
*
17.
您对本城市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政策内容和要求
了解基本政策,不清楚细节
知道有相关政策,但不了解内容
完全不了解相关政策
*
18.
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垃圾分类政策信息?【多选题】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政府官方网站/APP
社区宣传栏/工作人员
家人朋友介绍
没有主动了解
*
19.

您对本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以下方面满意度如何? (1=很不满意,5=很满意)

12345
政策内容合理性
政策内容合理性
政策执行力度
政策执行力度
奖惩机制公平性
奖惩机制公平性
政策宣传效果
政策宣传效果
*
20.
您认为政府在垃圾分类推广中最需要加强的是?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加强监督执法
提供更多便民服务
第五部分:湾区比较与发展期望
*
21.
您是否了解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情况?
很了解,经常关注各城市做法
有所了解,偶尔听说
略有耳闻,不太清楚
完全不了解
*
23.
您是否支持四城市建立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
非常支持,便于区域流动
比较支持,但需要渐进推进
无所谓,对我影响不大
不太支持,各城市差异太大
坚决反对,不应该统一
*
24.
您最希望大湾区在垃圾分类方面加强哪种合作?
统一分类标准和标识
共享处理设施和技术
建立跨境转运机制
开展联合宣传教育
制定统一奖惩政策
调查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