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成这份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统编版高中史传文(《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屈原列传》《苏武传》)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现状、看法与改进需求。问卷完全匿名,结果仅用作学术研究,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每题只选一个答案在相应数字下的○打勾√):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点不同意    4=有点同意    5=同意    6=非常同意
您的专业经验对本研究至关重要,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
1.
您的教龄
1-5年
6-10年
11年以上
*
2.
您任教的年级(可多选)【请选择1-3项】
高一
高二
高三
*
3.
您是否参与过“思辨性阅读教学”相关培训
二、整体认知
*
4.
我了解“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5.
我认为统编版教材中的史传文选文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载体。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6.
我在史传文教学设计中会明确设置思辨能力培养目标。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三、教学实践
*
7.
在史传文教学中,我会刻意设计环节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行为动机及其合理性。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8.
我会鼓励并指导学生基于史传文文本,对文中的细节、观点或史家立场进行质疑和批判性思考。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9.
我会主动为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查阅拓展资料(如背景史实、不同史家观点、相关研究成果)来深化对史传文文本的理解和思辨。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0.
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史传文所蕴含的历史智慧、人物精神或叙事策略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或价值。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1.
我的史传文课堂会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2.
在史传文课堂中,我经常设计值得思辨的核心问题或组织深度讨论(如人物评价的多维度、事件成败的复杂因果、文本叙事的潜在立场等)。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3.
在史传文课堂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深度交流(如相互补充论据、理性质疑、建设性辩论)。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4.
在史传文课堂中,我会设计多元的学习活动(如多视角辩论、历史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跨文本对比阅读、撰写评论短文等)来促进学生的思辨。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5.
在史传文课堂讨论或学生表达观点时,我能提供有效的反馈(如追问、梳理、补充视角、引导深化),而非简单评价对错。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四、评价反馈
*
16.
我设计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观察、讨论参与度、探究性作业、开放性试题、评论写作等)能有效评估学生在史传文学习中思辨能力的发展。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7.
我会向学生清晰地说明了史传文学习中思辨能力相关的评价标准。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18.
我能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后续的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五、挑战与需求
*
19.
我在开展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时面临挑战(如课时紧张、学生基础差异、评价压力、自身知识储备等)。(若选4-6,请在开放题中简述主要挑战)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20.
我希望获得更多高质量的、适用于史传文思辨性教学的拓展资料(如权威背景解读、多元史观文献、对比文本、学术争鸣文章等)。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21.
我希望获得更多关于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用策略、活动设计案例或培训机会。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
22.
我认为学校或教研组层面在支持和促进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面可以做得更多。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六、开放题(您的见解至关重要)
*
23.
在您看来,当前高中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或最需改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什么?(例如:教材支持、教学设计深度、学生思维习惯培养、评价体系、教师培训、课时安排等)
*
24.
您对有效提升高中史传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质量,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或期望?(例如:资源、培训、教研活动、评价改革等)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