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相关认知与情感调查问卷

*
1.你有过和亲人、朋友分别的经历吗?(单选题)
A. 有过多次
B. 有过1-2次
C. 没有过
2.当你和亲近的人分别时,通常会有怎样的心情?(可多选)A. 难过、舍不得B. 期待下次见面C. 平静,觉得很平常D. 担心对方过得不好E. 其他(请补充):*
*
3.你知道“送别”是什么意思吗?(单选题)
A. 完全不知道
B. 大概知道是“送别人离开”
C. 很清楚,是“为要离开的人送行,表达不舍”
4.你之前学过或听说过哪些和“送别”有关的古诗?(可多选)A. 《赠汪伦》(李白)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C.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D. 没学过/没听说过E. 其他(请写出诗名):*
*
5.你认为古人送别时,可能会做哪些事情来表达不舍?(可多选)【多选题】
A. 喝酒、吃饭送别
B. 赠送礼物(如柳枝、书信)
C. 一直送到路口、车站等
D. 唱歌、写诗送别
E. 不清楚
*
6.你听说过“阳关”“安西”这些地名吗?(单选题)
A. 都没听说过
B. 听说过其中一个
C. 都听说过,知道大概是古代的地方
*
7.你觉得“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可能想表达什么情感?(单选题)
A. 离开阳关后会认识新朋友
B. 出了阳关后,很难再见到熟悉的人,很孤独
C. 阳关是个让人开心的地方
D. 不知道
*
8.你认为古诗中常用“柳”来表达送别之情,可能和什么有关?(单选题)
A. “柳”和“留”读音相近,象征“想留住对方”
B. 柳树长得好看,适合送别时观赏
C. 古代柳树很多,随便写的
D. 不知道
*
9.你读《送元二使安西》时,觉得诗人王维对友人的情感更接近以下哪种?(单选题)
A. 开心,为友人能去远方高兴
B. 不舍,担心友人路上孤单
C. 无所谓,只是随便送送
D. 读不出来
*
10.你觉得“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字,能体现诗人的什么心情?(单选题)
A. 想快点结束送别,让友人赶紧走
B. 想多和友人待一会儿,舍不得他离开
C. 只是单纯想让友人多喝一杯酒
D. 不清楚
*
11.你平时会主动读送别主题的古诗吗?(单选题)
A. 经常主动读
B. 老师布置了才会读
C. 很少读,没兴趣
*
12.你认为学习送别诗,对我们理解“友情”有帮助吗?(单选题)
A. 很有帮助,能感受到古人友情的珍贵
B. 有点帮助,知道了不同的送别方式
C. 没什么帮助,和现在的生活不一样
D. 不清楚
*
13.如果让你给即将分别的朋友写一句话,你会更倾向于哪种风格?(单选题)
A. 直接表达:“我舍不得你走!”
B. 借景抒情:“下次见面,我们还在这棵树下等彼此吧。”
C. 鼓励对方:“到了新地方要好好的,常联系!”
D. 说不出来
*
14.你觉得古代的送别和现在的送别(如送朋友去外地上学),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什么?(单选题)
A. 古代交通不便,分别后很难再见面,更珍惜
B. 古代送别时仪式更多,现在更简单
C. 没什么不同,都是送别
D. 不知道
15.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方式帮你理解这首诗的送别之情?(可多选)A. 讲诗人和友人的故事背景B. 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如阳关的样子)C. 小组表演送别场景D. 对比自己的送别经历来讨论E. 其他(请补充):*
*
16.学完这首诗后,你最想了解关于“送别”的哪方面内容?(开放题)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