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管理风险防控机制深度访谈问卷

(一)风险识别与预防(深化问卷第5-7题)
*
1. “在您的工作经历中,是否遇到过职工因岗位特点(如高压、倒班)而出现思想或行为上的典型事例?您认为根源是什么?”
*
2. “您认为目前的常态化教育在‘精准滴灌’上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哪些您觉得特别有效或特别无效的形式或内容?”
*
3. “对于‘节前教育’这类关键节点的风险防控,您觉得如何操作才能不止于‘发个通知’,而是真正入脑入心?”
(二)苗头监测与干预(深化问卷第8-10题)
*
4. “除了正式谈话,您觉得还有什么‘非正式’但有效的途径能察觉到同事的异常?(比如观察工作状态、社交动态等)”
*
5. “基于问卷初步结果,大家对家属联系、集体活动等‘柔性’监督方式接受度较高。在您看来,如何设计这些方式才能既起到关心作用,又避免让职工感到被冒犯?”
*
6. “关于职工报告异常情况的意愿,您怎么看?在鼓励报告和避免‘打小报告’的文化之间,应该如何引导和平衡?哪些情况是大家普遍认为应该报告的底线?”
*
7. “当发现同事有苗头性问题时,您认为由谁、以什么方式去沟通和提醒,效果最好?能否分享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8. “在‘及早发现’和‘保护隐私’、‘严格管理’和‘营造宽松氛围’之间,您认为应该如何平衡?现有的机制有没有让您感到顾虑的地方?”
(三)机制构建与成本考量
*
9. “如果我们要建立一套更系统的风险防控机制,您认为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比如大家的接受度、支部的工作量、专业能力等)”
*
10. “从您的角度看,为了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支部层面愿意并能够承担多大的额外管理成本?您有什么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建议吗?”
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真诚分享!
您的见解对我们完善这项研究非常重要。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