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经素养教育大中小一体化”问卷调查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财经素养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各学段财经素养教育的现状、挑战及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您的宝贵意见对本研究至关重要。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大中小一体化财经素养教育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组

*
1.您目前任教的学段是?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学
*
2.您的职业是:
A. 教师
B. 管理人员
*
3.如果您是老师,您的任教学科是:
A. 语文
B. 数学
C. 英语
D. 思政/道法
E. 历史
F. 地理
G. 体音美
H. 经济学
I. 管理学
J. 教育学
K. 其他(请填写)
*
4.您认为在您所在学段是否有必要开展财经素养教育?
A. 是
B.否
*
5.您认为在大中小学系统化、阶梯式地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否有必要?
A. 是
B.否
*
6.在您看来,财经素养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重要的目标是:最多选择3项】
A. 构建系统性的财经思维框架
B. 塑造理性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能力
C. 掌握基本的理财规划和投资知识
D.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E. 培养具备可持续财务韧性的公民 E. 形成依法纳税和防范金融诈骗的意识
G. 其他(请填写)
*
7.您认为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
A. 制定国家层面的、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与内容指南
B. 开发系统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库
C. 大规模开展教师的专项培训
D. 建立跨学段的教研和交流机制
E. 加强宣传,提升社会和家长的认识
*
8.在您所在的学校/地区,财经素养教育主要通过哪种形式开展?【多选题】
A. 独立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B. 融入相关学科教学(如数学、思政、综合实践等)
C. 专题讲座或班会活动
D. 学生社团或课外实践活动
E. 依托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进行场景教学
F.几乎没有系统性的开展
G. 其他(请填写)
*
9.您认为当前各学段的财经素养教育内容衔接情况如何?
A. 衔接紧密,呈清晰的螺旋式上升
B. 有一定衔接,但存在重复或断层
C. 衔接松散,各学段各自为政
D. 完全脱节,缺乏整体规划
E. 不了解其他学段情况
*
10.在您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您参与财经素养教育教学活动的频率是?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从未
*
11.您认为开展财经素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最多选择3项】
A. 缺乏系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B. 教师自身财经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
C. 课时紧张,难以融入现有课程体系
D. 学校/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E. 缺乏合适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
F. 教育效果难以评估
G. 其他(请填写)
*
12.您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财经知识和教学能力来有效指导学生?
A. 完全具备
B. 具备但需部分提升
C. 一般,需要系统培训
D. 比较欠缺
E. 非常欠缺
*
13.您更倾向用哪种方式开展财经素养教育?
A.课堂知识讲授
B.项目化实践教学
C.基于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情景教学
D.其他(请填写)
*
14.您认为目前已开展的财经素养教育效果如何?
A. 效果良好,能达到教学目标
B. 效果一般,流于知识传授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提高素养
C. 效果不好,学生难以理解
D. 未开展过相关教育,无法评价
*
15.如果与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合作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您希望场馆为您提供哪方面的帮助?
A. 提供场馆情景教学支持
B. 提供对应学段的资源包
C. 合作开展课程备课、授课
D. 提供相关案例交流与技巧培训
E. 举办大中小学共同参与的研讨会,提供各学段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分学段教育真正实现阶梯式递进的效果
*
16.您所在学校是否配备了专门的财经素养教育方面的师资?
A. 是
B.否
*
17.您所在学校是否为教师提供了相关的培训或教研支持?
A. 有,且很系统
B. 有,但比较零散
C. 几乎没有
D. 不清楚
*
18.您认为在推进财经素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最大的制度性障碍是:
A. 缺乏国家级的、具有强制力的顶层设计纲要和统一课程标准
B. 大中小学分属不同学段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跨学段协调机制
C. 教育评价体系(如中高考)未纳入财经素养,导致学校和家长缺乏动力
D. 缺乏专项、持续的财政经费支持,工作难以系统推进
*
19.在您看来,实现财经素养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最主要的挑战是:
A. 各学段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存在内容重复或断档现象
B. 缺乏一套公认的、螺旋式上升的核心素养框架作为指导
C. 现有教材和教学资源匮乏,且未按一体化思路进行开发
D. 大学专业教育与中小学通识教育之间存在巨大鸿沟,难以对接
*
20.您认为当前师资队伍在胜任一体化教学要求方面最大的瓶颈是:
A. 绝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财经专业训练,知识储备不足
B. 缺乏针对跨学段教师的联合教研和培训机制,彼此不了解教学情况
C.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暇开发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D.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相关培训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
21.您认为如何才能建立可持续的财经素养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动力:
A. 将财经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至关重要
B. 关键是要将其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
C. 需要与升学评价(如中高考、综合评价招生)适度挂钩
D. 关键是设计出能科学衡量各学段财经素养发展的评价工具
*
22.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您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
A. 高校优质资源难以下沉并惠及中小学
B. 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源提供的支持多为碎片化活动,未能课程化、体系化
C. 缺乏一个权威的、整合各方资源的一体化数字平台
D. 社会各界对财经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仍认识不足
*
23.您认为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有效衡量财经素养一体化的教育成果?【多选题】
A. 传统的书面考试
B. 项目式学习报告/作品集
C. 模拟社会实践(如模拟炒股、预算规划)
D. 学生财务行为观察与记录
E. 综合性素养测评
F. 难以有效评价
*
24.在协同育人方面,您认为哪些社会力量应被纳入一体化体系?【多选题】
A. 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
B. 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
C. 财经类高校或研究机构
D. 消费者协会、金融监管部门
E. 优秀企业家、创业者
F. 社区
G. 学生家庭
*
25.您认为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关键衔接点可能是什么?【多选题】
A. 构建一体化的核心素养框架与课程标准
B. 建立跨学段的师资协同教研与培训机制
C. 打造纵向贯通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
D. 设计连续性的实践活动与评价追踪系统
E. 明确各学段的能力培养侧重点与转段衔接
F. 搭建以高校为引领、辐射基础教育的支持平台
*
26.您认为应建立怎样的机制来保障财经素养教育一体化的可持续推进?最多选择3项】
A. 顶层设计与领导协调机制
B. 课程与标准一体化建设机制
C. 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机制
D. 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机制
E. 监测评价与反馈优化机制
F. 社会协同与氛围营造机制
*
27. 您对于自己所在学段推进财经素养教育有何意见建议?
*
28.关于财经素养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您有任何其他的意见或建议吗?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