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新型电信诈骗传播机制、心理诱因及应对策略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旨在探究新型电信诈骗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路径、诈骗套路及心理诱因,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全程匿名处理,预计 5-8 分钟完成。请结合自身真实经历与感受作答,您的每一份回答都对研究至关重要,再次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
1. 您的性别【单选】:
A. 男
B. 女
*
2. 您的年级【单选】: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硕士 / 博士)
F. 其他
*
3. 您的专业类别【单选】:
A. 文科类(汉语言文学、法学、传播学等)
B. 理科类(数学、物理、生物等)
C. 工科类(计算机、土木工程等)
D. 艺术类(美术、设计等)
E. 医学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
F. 经管类(经济学、会计学等)
G. 其他
*
4. 您每月生活费大致范围为【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1-2000元
D. 2001-2500元
E. 2500元以上
F. 不便透露
*
5. 您每月生活费主要来源:【多选题】
A. 父母 / 家人支持
B. 校内 / 校外兼职(学生助理、服务员等)
C. 奖学金 / 助学金
D. 网络副业(自媒体、带货等)
E. 专业技能接单(家教、约拍、设计等)
F. 其他
*
6. 您日常高频使用(每天 ≥1 小时)的平台类型:【多选题】
A. 社交平台(微信、QQ)
B.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
C. 内容社区(小红书、微博、知乎)
D. 学习平台(慕课、学习通)
E. 游戏平台
F. 兼职 /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兼职群、boss直聘等)
G.长视频平台(追剧软件、b站等)
H. 其他
二、诈骗信息接触与传播
*
1. 近1年你是否有接触到疑似诈骗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陌生链接、低价福利等)【单选】(可跳转)
A.是
B.否
*
2. 近 1 年,你最常遇到疑似诈骗信息的平台是?【多选题】
A. 微信(好友私聊 / 群聊 / 公众号)
B. QQ(好友 / 群聊 / 空间)
C. 抖音 / 快手(私信 / 评论 / 推荐视频 / 直播间)
D. 小红书 / 微博 / 知乎(私信 / 笔记链接)
E. 短信 / 陌生来电
F. 校园社群(家教群、社团群、卖课群等)
G. 兼职 / 交易平台(闲鱼留言、兼职群推送、店长直聘等)
H. 游戏内聊天 / 交易渠道
I. 其他
*
3. 近 1 年你接触到的疑似诈骗信息,属于以下哪种类型?【多选题】
A. 技术驱动型(利用 AI、钓鱼链接等技术实施,如 AI 换脸、钓鱼网站)
B. 平台嵌入型(依附平台功能 / 生态,如抖音直播间引流刷单、兼职平台推送 “高佣金任务”)
C. 情境诱导型(贴合校园场景需求,如“家教机会验证”“考试季真题售卖”“毕业季虚假招聘”)
D. 深度融合型(技术 + 平台 + 情境结合,如短视频平台推 “校园专属福利”→引导加微信→下载陌生 APP 完成 “身份验证”→诱导充值)
E. 其他类型___(请简要描述)
*
4. 若您见过跨平台传播的诈骗信息,其常见的 “平台跳转” 方式是?【多选题】
A. 短视频平台挂 “兼职 / 福利 / 开店” 链接→跳转至微信 / QQ 群→下载 APP 操作
B. 短信发 “账号异常 / 退款” 链接→跳转至仿官方网站→填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C. 校园群推需求→加好友→付费解锁(如资料、家教)
D. 门票/游戏账号交易→第三方网站→多次补款
E. 扫码入群(如支付宝群、微信群)→引导下载陌生 APP
F. 其他跳转方式
*
5. 您是否曾将疑似诈骗的信息转发给他人(同学、朋友等)?【单选】
A. 是,当时认为是 “有用信息”(如兼职机会、福利活动、礼品领取)
B. 是,不确定真假,让他人帮忙判断
C. 否,一眼识破是诈骗
D. 否,没注意到是疑似诈骗信息
*
6. 您认为诈骗信息能在校园中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单选】
A. 平台推荐算法推送(如刷到同类内容)
B. 学生间误转发(误当作有用信息)
C. 诈骗分子精准加入校园群推送
D. 套路贴合学生需求(兼职、赚钱、领福利等)
E. 其他
三、诈骗话语套路认知与识别
*
1. 您接触过的诈骗信息中,对方常通过哪些方式假装 “官方 / 可信身份” ?【多选题】
A. 使用官方名称(如 “学校财务处”“社保局”“抖音客服”)
B. 出示假标识(红章图片、工作证照片、虚假文件)
C. 准确说出您的个人信息(姓名、学号、专业、订单号)
D. 用正式语气说话(如 “根据 XX 规定”“务必在 XX 点前完成”)
E. 冒充老师、同学、民警等熟人 / 公职人员
F. 其他方式
G.未接触过
*
2. 以下 “贴合生活的骗人情节” 中,您曾在诈骗信息里遇到过哪些?【多选题】
A. 校园相关场景(如 “奖学金补发”“宿舍电费代缴”“家教机会验证”)
B. 利益诱惑场景(如 “刷单返利”“免费领礼品”“低价门票”)
C. 风险威胁场景(如 “账号冻结”“征信异常”“涉嫌违法需配合调查”)
D. 便民服务场景(如 “取消自动扣费”“退款理赔”“医保报销入账”)
E. 有完整逻辑(如 “输错银行卡号→账号冻结→需转解冻金”)
F. 细节具体(如 “你的订单号 XXX,因系统故障需退款”)
G. 其他情节
*
3. 请对比以下两条信息,哪一条更可能让你产生信任?【单选】
A. 【通知】助学金需补填信息,点击链接操作
B. 【学校资助中心】您的助学金未完成终审,需在 24 小时内点击链接上传身份证 + 银行卡,逾期取消资格
C. 两条都不相信
D. 无法判断
*
4. 若在平台/直播间看到 “校园专属刷单兼职”,主播展示 “学生赚钱截图”,且评论区多名 “学生” 留言 “已提现、安全靠谱”,你会?【单选】
A. 点击链接,准备参与
B. 犹豫,私信主播核实 “是否需要充值”,再决定
C. 怀疑是诈骗,忽略该信息
D. 提醒身边同学 “可能是诈骗”
E. 未接触过类似场景,无法判断
*
5. 您觉得诈骗套路(“贴合生活”)对您的迷惑程度如何?【单选】
1 分(非常迷惑)
5 分(完全不迷惑)
四、反诈认知与心理诱因挖掘
*
1. 关于 “诈骗风险”,您更符合以下哪种情况?【单选】
A. 觉得 “我很聪明,不会被骗”,对陌生信息警惕性低
B. 觉得 “诈骗离我很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C. 觉得 “即使是诈骗,试一下也没损失”(如点链接、填基础信息)
D. 会主动想 “这是不是诈骗”,对陌生信息保持高警惕
*
2. 您是否有过因 “他人行为” 差点相信诈骗信息的经历?【单选】
A. 是,看到同学 / 朋友参与(如刷单、领礼品),自己也想试
B. 是,群里很多人说 “这个活动是真的”,跟着相信
C. 否,不会因为别人怎么做就影响自己判断
D. 未接触过诈骗信息,无法判断
*
3. 若您曾差点被骗(或假设差点被骗),当时是什么让您没多想就差点配合?【多选题】
A. 时间太紧(如 “24 小时内失效”“马上操作否则有麻烦”)
B. 怕错过好处(如失去兼职机会、助学金名额)
C. 觉得核实太麻烦(不想找官方、老师确认)
D. 怕后果严重(如账号冻结、影响征信)
E. 其他原因
*
4. 您能快速分辨 “真官方通知”(如学校教务处、银行短信)和 “假官方诈骗信息” 吗?【单选】
1 分(完全不能)
5 分(完全能)
*
5. 面对 “让你下载陌生 APP/开启屏幕共享/转私账” 的要求,您会觉得可疑吗?【单选】
1 分(完全不觉得)
5 分(完全觉得)
*
6. 您是否安装 “国家反诈中心 APP”?【单选】
A. 已安装且常用(看预警、学防骗知识)
B. 已安装但不常用
C. 未安装但听说过
D. 未听说过
五、高校防诈宣传工作评价
*
1. 近 1 年,您接触过高校组织的哪些防诈宣传形式?【多选题】
A. 线下讲座 / 宣讲会(如民警进校园宣讲)
B. 线上推文 / 短视频(学校公众号、班级群转发)
C. 反诈 APP 推广(如国家反诈中心 APP)
D. 主题班会 / 宿舍宣传
E. 海报 / 横幅 / 宣传单
F. 情景演练 / 知识竞赛
G. 级群/班群推送案例/提醒
H. 从未接触过
I. 其他
*
2. 您对上述防诈宣传的整体效果评价是?【单选】
1 分(完全无效)
5 分(非常有效)
*
3. 您认为当前高校防诈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题】
A. 内容枯燥,都是重复的大道理
B. 案例陈旧,不贴合新型诈骗方式
C. 形式单一,都是讲座 / 推文,学生缺乏主动了解兴致
D. 推送频率太低,记不住
E. 语言太官方,看不懂重点
F. 没针对性,不贴合学生需求
G. 无明显问题
H. 其他
六、反诈需求与建议
*
1. 您希望高校增加哪些反诈内容?【多选题】
A. 最新校园诈骗案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事)
B. 诈骗套路拆解(如怎么识别假装客服的骗子)
C. 防骗实用技巧(如遇到疑似诈骗该怎么做)
D. 受骗后补救措施(如报警流程、如何止损)
E. 互动问答(如 “这条信息是不是诈骗” 投票)
F. 其他
*
2. 您希望高校增加哪些防诈宣传形式?【多选题】
A. 真实校园诈骗案例改编的短视频 / 短剧 / 故事
B. 防骗互动游戏 / 线上闯关(如 “找出诈骗套路”)
C. 情景模拟培训(如扮演被骗者,体验诈骗过程)
D. 朋辈分享会(被骗学生现身说法)
E. 一对一防骗咨询(有疑问可找老师 / 民警解答)
F. 其他
*
3. 您认为校园防诈工作最需要优化的方面是?【多选题】
A. 宣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多讲兼职、考试、网购相关诈骗)
B. 宣传渠道更灵活(如在短视频平台、游戏社区推送)
C. 增加互动性(如防骗知识竞赛、有奖问答)
D. 精准提醒(如考试季、放假前重点推送)
E. 其他
4.对于提升校园防诈效果,您还有哪些具体建议?【开放题】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