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调查问卷
录音中...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逻辑、偏好及背后影响因素,我们开展此次调查。问卷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会严格保密,恳请你结合真实想法填写,你的分享对我们至关重要,感谢支持!
*
1.你的性别
女
男
*
2.你所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
3. 你每月可支配旅游预算(从生活费/兼职等规划用于旅游的部分 ):
300元及以下
301
600元
601
900元
901元及以上
*
4. 你如何定义“有意义的旅游”?(可简单描述,如收获知识、放松身心等 )
*
5. 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你会优先考虑“能实现个人成长(如了解陌生文化、锻炼独立能力 )”还是“纯粹放松娱乐”?
优先成长,把旅游当学习延伸
两者平衡,既放松也找成长点
优先放松,旅游只为逃离日常
*
6. 若某目的地能让你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场景(如历史专业去古都、艺术专业去艺术之城 ),这会多大程度影响你的选择?
【多选题】
极大影响,视为专业实践机会
有一定影响,会重点考虑
影响较小,更关注旅游本身乐趣
无影响,专业和旅游分开看
*
7. 面对“热门但商业化重”和“小众但体验独特”的目的地,你更倾向哪种?背后核心考量是?
选热门,因为配套成熟、社交谈资多
选热门,担心小众目的地踩雷
选小众,追求独特体验、避开人流
选小众,想挖掘未被过度开发的价值
*
8. 你会为了“在社交平台打造特定人设(如文艺青年、冒险达人 )”选择旅游目的地吗?
经常,旅游是人设重要支撑
偶尔,遇到契合人设的目的地会选
很少,更关注自身真实体验
从不,反感为人设刻意旅游
*
9. 当你在旅游地发布动态后,若收获大量点赞、互动,会如何影响你下次目的地选择?
会特意选更易出“爆款内容”的地方
有影响,倾向选能延续热度的目的地
影响小,更在意自己想体验的
无影响,社交互动不左右旅游决策
*
10. 你如何看待“旅游打卡晒圈”与“深度体验当地”的关系?
打卡是深度体验的记录,两者可共存
打卡会干扰深度体验,尽量减少
只关注打卡,旅游就是为了晒圈
无所谓,看心情切换
*
11. 若想去的目的地因预算、时间限制难以实现,你会:
放弃,等条件成熟再去
调整计划,选折中替代目的地
想尽办法(如兼职攒钱、压缩其他开支)
其他(请说明)
*
*
12. 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差”(如当地人熟知但游客难发现的宝藏点 ),你会主动挖掘吗?如何做?
会,通过社交平台搜“本地人推荐”、找民宿老板交流等
偶尔,看旅游时间是否充裕
不会,依赖常规旅游攻略
其他(请说明)
*
*
13. 若某次旅游因目的地选择失误(如期望与现实差距大 ),会如何改变你后续选目的地的方式?
更谨慎调研,增加信息收集渠道
优先选去过同学推荐的地方
无所谓,把失误当体验
其他(请说明)
*
*
14. 有没有某个旅游目的地,去过之后让你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产生新认知?若有,简要说明。
*
15. 你认为旅游目的地选择,在大学生“探索自我、构建身份认同”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调查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