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我智能制造战略三十五问

尊敬的各位同事:
基于2025年战略目标的稳步达成,我们正式开启2026年战略规划的思考。本问卷旨在汇集我们对未来市场、技术、业务模式和自身能力的集体判断。您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塑造公司下一阶段的航向。本问卷只能回答一次,请独立、审慎地完成。
第一部分 战略目标与愿景定位
*
1. 弗我智能的终极形态,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A. 以雾化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公司,专注硬件创新和性能突破
B.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C. 以生态协同为目标的系统构建者,整合产业链资源
D. 以社会价值为使命的创新企业,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E. 以价值观驱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品牌
*
2. 如果请您用一句话定义弗我智能存在的根本目的,它会是?
A. 打造世界一流的雾化技术产品,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B.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创造美好生活体验
C. 构建开放创新平台,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D. 推动健康雾化技术发展,引领行业向善变革
E. 通过极致的智能制造,赋能全球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
3. 对于“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商”这一定位,您认为在2026年,我们应该向外界展示的最关键形象是?
A. 智能制造专家:具备全流程数字化能力的技术领导者
B. 创新合作伙伴:客户成功案例最多、合作满意度最高的服务伙伴。
C. 产业整合者:连接上下游资源的生态枢纽
D. 标准制定者: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
4. 2028年底,如果能够实现,将最有力证明我们正走在正确道路上的标志性事件?
A. 市场份额达到全球前三位
B. 获得国际烟草巨头战略投资或长期合作协议
C. 核心雾化技术被行业头部客户大规模采用
D. 成功孵化出有影响力的第二增长曲线,打开新市场空间
E. 建成行业首个全自动化黑灯工厂,树立智能制造标杆
*
5. 公司未来三年的“北极星指标”,应优先取决于?
A. 市场地位:营收与市场份额的领先程度
B. 技术主权:核心技术的专利数量和技术影响力
C. 客户忠诚:用户的满意度与长期价值
D. 组织效能:人才的密度与团队的战斗力
第二部分 核心价值与竞争策略
*
6. 我们的核心价值主张,最应该聚焦于?
A. 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柔性制造和快速响应,提供高质量、可靠的交付体验
B. 携手客户、供应商与员工,构建开放共创的合作生态,实现价值共享
C. 持续突破雾化核心技术与产品体验,以创新驱动品牌长期增长
D. 以极致的成本效率与交付成果为核心,追求高效执行与绩效落地
E. 以品质与安全为底线,不断超越行业标准,树立智能制造标杆
*
7. 三年后,我们最可持续、最难被复制的竞争优势应主要来自哪一方面?
A. 技术壁垒:独占性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壁垒
B. 客户粘性:深度理解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与头部客户建立的深度绑定和联合开发机制。
C. 品牌价值:建立强大的ODM品牌认知和客户忠诚度
D. 成本优势:极致的制造成本与卓越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
8.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如政策、经济、竞争)与供应链风险,2026年的首要应对策略是?
A. 市场多元化:密切关注各国监管政策,提前布局合规产品与资质,并开拓新兴市场机会。
B. 供应链韧性:实施关键供应链的本地化生产与备份和关键材料储备
C. 技术自主:通过核心技术创新降低外部依赖
D. 合作共赢:与战略伙伴建立深度绑定关系
E. 做好充足的现金储备,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
9. 2026年我们“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的核心价值应聚焦在哪一方面?
A. 产品创新:提供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解决方案
B. 服务保障:确保稳定交付和快速响应的服务体验
C. 成本优化:帮助客户总成本领先,提升竞争力
D. 一站式服务: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与全流程协同服务
E. 品质合规:帮助客户满足最严格的品质和法规要求
*
10. 公司在追求战略目标时,对风险的总体态度是?
A. 风险厌恶型:寻求稳健增长与低波动
B. 风险平衡型:在可控范围内追求高回报
C. 风险承担型:为获取高回报,主动承担高风险
D. 只在核心技术和市场领域承担风险
第三部分 市场、客户与产品布局
*
11. 为了支撑“味来可期”的使命,2026年公司在产品创新上最应该关注的是?
A. 口味创新:革命性的口感还原与用户体验升级
B. 技术升级:突破雾化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性能
C. 场景拓展:跨界技术在雾化产品上的融合应用
D. 体验优化:全方位提升用户使用感受和满意度
E. 安全环保:如烟油泄漏控制与可降解材料应用。
*
12. 我们的产品理念是什么?
A. 技术领先导向:以研发和性能突破定义产品差异化(如雾化核心、电池技术)
B. 客户定制导向:围绕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提供差异化 ODM 解决方案
C. 质量可靠导向:以一致性、稳定性和合规为核心竞争力
D. 成本与效率导向:追求极致性价比与规模化制造优势
E. 创新体验导向:以用户体验、美学设计和新功能创新驱动增长
*
13. 2026重点产品线是?
A、小口数换弹产品
B、融合产品
C、大口数产品
D、大口数换弹产品
E、开放式产品
*
14. 2026年重点市场是?
A. 欧美成熟市场:聚焦头部品牌客户
B. 东南亚新兴市场:竞争尚未固化的中端区间
C. 中东市场:寻找渠道红利
D. 俄语区:专注头部白关客户
E. 南美市场:高端差异化产品布局
*
15. 展望2026年,您认为驱动全球电子烟市场增长的最核心引擎将是?
A. 新兴市场: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快速渗透
B. 技术迭代:颠覆性核心技术的升级和产品迭代
C. 政策利好:全球监管环境逐步明朗化,传统烟草巨头的正式入局与投入
D. 消费升级:成熟市场用户对高品质产品需求增长,传统烟民向电子烟的加速转换
*
16. 在2026年,我们应该将哪个客户群体作为战略级资源进行重点投入和深耕?
A. 国际烟草巨头:提供ODM/OEM服务,实现实质性突破
B. 头部电子烟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创新产品
C. 新兴品牌客户:积极开拓区域高增长潜力的新兴子品牌
D. 主动孵化:自有品牌的孵化或与战略伙伴的联名品牌
E. 垂直渠道客户:开拓地区稳定渠道商客户
第四部分 技术与创新驱动
*
17. 驱动我们当前产品/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
A. 核心客户的明确需求驱动
B. 竞争对手的产品与价格压力
C. 公司研发团队的主动探索与积累
D. 内部降本增效与工艺优化
E. 行业技术趋势与法规推动
*
18. 2026年,我们的核心技术战略,应更侧重于?
A. 自主研发:新材料、烟油、核心组件(如雾化芯、芯片)的基础研发。
B. 开放创新:整合外部技术资源,进行快速工程化和产品化
C. 生态合作:与技术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共享创新成果
D. 精准并购:通过收购快速获取关键技术能力
*
19. 2026年,在产品开发上,我们更倾向于?
A. 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B. 精品策略:集中资源打造标杆产品,树立行业地位
C. 平台化:构建通用技术平台,支持多产品线开发
D. 定制化:深度响应重点客户的特定需求
*
20. 对于颠覆性技术(如AI、新材料),我们的策略是?
A. 积极布局:提前投入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
B. 密切跟踪:设立专门的探索实验室,小步快跑进行概念验证和原型开发。
C. 战略投资:通过投资或合作获取技术能力
D. 专注主业:聚焦核心业务,保持高度关注,待技术成熟后快速跟进
*
21. 当核心产品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
A. 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B. 产品转型:启动第二曲线;加速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和上市,主动进行自我颠覆。
C. 市场策略:通过价格或营销手段巩固市场地位
D. 外部合作:收购或投资潜在颠覆者,化威胁为机遇
*
22. 您认为以下哪项新业务探索的优先级最高?2026年技术与新业务投入的优先方向是?
A. 核心技术:雾化材料、器件等上游技术突破
B. 平台产品: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平台开发
C. 智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制造能力输出
D. 新兴应用:医疗、健康等新场景业务拓展
*
23. 在技术创新方面,2026年我们应该追求的突破方向是?
A. 材料创新:新型发热材料、雾化液等核心材料
B. 智能化:AI算法、智能控制等数字化技术应用
C. 体验创新:口感、交互等用户体验优化
D. 成本创新:制造成本的革命性下降
E. 安全与健康:在雾化液与气溶胶研究上取得突破
*
24. 为了支撑技术创新,我们的技术来源策略应该是?
A. 内生主导:以内部研发为主,建立自有核心技术护城河。
B. 客户主导:以与核心客户的联合开发为主,确保技术市场化。
C. 外部合作:以外部合作为主,如大学、科研机构、技术供应商
D. 外部采买:以技术授权和并购为主,快速补齐短板。
第五部分 自我评估与组织运营
*
25. 我们和smoore、合元、蜂窝的主要差距是?
A. 技术前瞻性与专利积累不足
B. 组织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较低
C. 客户资源单一,品牌影响力偏弱
D. 人才密度与团队专业能力不足
E. 创新体系与激励机制不足
*
26. 和现有客户合作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A. 响应速度慢,交付不及时
B. 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够
C. 缺乏深度战略绑定,易被替代
D. 价格竞争力不足
E. 创新提案和前瞻性研发能力不足
*
27.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您认为公司当前决策流程最大的优化方向是?
A. 权限下放:让听见炮火的人呼叫炮火
B. 数据驱动:建立统一、透明的决策看板
C. 流程拉通:打破部门墙,建立端到端协同
D. 人才保障:确保关键岗位有胜任的领导者
*
28. 为了激发组织活力,2026年我们应该在激励机制上的优先方向应是?
A. 长期激励:让员工分享公司长期价值增长(股权)
B. 创新激励:重奖突破性贡献和新业务成功
C. 薪酬竞争力:提供市场顶尖的现金回报
D. 成长与授权:建立内部创新孵化机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
*
29. 在供应链管理上,2026年最关键的任务是?
A. 成本优化:通过集中采购、谈判降低成本
B. 弹性供应:提升供应链的弹性和敏捷性,实现快速响应
C. 技术合作: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提升技术水平
D. 数字化:实现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E. 成本模型:与供应商达成合理的成本-报价模型
*
30. 关于人才战略,2026年我们最需要引进和培养的是哪类人才?
A. 技术专家:具备行业顶尖能力的材料、电子等领域科学家
B. 市场人才:国际化的市场与品牌营销专家
C. 管理人才:掌握工业AI和大数据应用的数字化制造人才
D. 战略人才:具备战略视野与变革推动力的复合型人才
E. 运营人才:精通各国政策法规的合规与全球化运营人才
*
31. 对于“智能制造”,您认为到2028年,我们最应该实现的目标是?
A. 自动化:实现核心产线90%的自动化率
B. 数字化:建立全流程的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生产的实时预测与自优化。
C. 智能化:应用AI技术实现预测性维护和质量控制
D. 标杆化:建成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第六部分 财务与风险管理
*
32. 在当前发展阶段,在设定公司整体目标时,我们最优先的财务目标是?
A. 规模增长:追求营收和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
B. 盈利能力:追求健康的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
C. 现金流:确保健康的现金流,支撑持续发展
D. 价值创造:提升企业价值,实现股东回报
*
33. 在当前发展阶段,匹配财务战略与评估重大投资项目时,最看重的核心指标是?
A. 增长导向:优先考虑市场扩张和规模增长
B. 盈利导向:重点关注投资回报和利润贡献
C. 现金导向:确保现金流健康和资金安全
D. 平衡导向:项目对公司战略地位、利润和技术壁垒的贡献度
*
34. 在当前发展阶段,在构建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时,您认为最关键的环节是?
A. 预见能力: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机制
B. 评估能力:精准量化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影响
C. 应对能力: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D. 进化能力:建立持续监控与反馈优化的机制
*
35. 2026年对公司构成最大威胁的外部风险是?
A. 政策黑天鹅:突如其来的监管政策变化
B. 技术风险:颠覆性技术对现有业务的冲击
C. 市场风险:客户订单波动和竞争加剧
D. 供应链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物流成本飙升
E. 恶性竞争:行业陷入无序的价格战泥潭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