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问题链教学模式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现状与效果调查问卷
录音中...
亲爱的同学:
您好!本问卷旨在调研“问题链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逻辑关联的问题引导学习、讨论与思考的教学方式)对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影响。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您的真实反馈对研究至关重要。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且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
1.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
2. 您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
*
3. 您的学科门类:
A. 人文社科类(文、史、哲、法、经、管等)
B. 理工科类(理、工、农、医等)
C. 艺术类
D. 其他
二、问题链教学认知与偏好
*
4. 您在思政课中接触“问题链教学”(如教师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逻辑问题引导学习)的频率:
A. 每节课都有
B. 多数课有
C. 少数课有
D. 从未接触
*
5.对比传统“教师单向讲授”模式,您认为问题链教学更能让您:
A. 集中注意力
B. 较易集中注意力
C. 与传统模式无差异
D. 更难集中注意力
*
6. 若思政课全面采用问题链教学,您的接受程度:
A. 非常接受,期待尝试
B. 比较接受,愿意配合
C. 无所谓
D. 不太接受
E. 非常不接受
三、问题链教学对思政课吸引力的核心影响
*
7. 问题链教学中“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的问题”,让您对思政课的兴趣:
A. 显著提升
B. 有所提升
C. 无变化
D. 有所下降
E. 显著下降
*
8. 问题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逻辑设计,让您觉得思政课内容更:
A. 生动易懂,愿意深入学习
B. 较易理解,有学习动力
C. 与传统课无差异
D. 晦涩难懂,失去兴趣
E. 非常晦涩,完全不想学
*
9. 问题链引导的“课堂讨论/小组互动”,让您对思政课的参与热情:
A. 大幅提高,主动发言
B. 有所提高,愿意参与
C. 无变化
D. 有所降低
E. 大幅降低
*
10.相比传统教学,问题链教学让您对思政课知识点的“获得感”(如能运用、有启发):
A. 显著增强
B. 有所增强
C. 无差异
D. 有所减弱
E. 显著减弱
*
11.问题链中“引发价值观/社会现象思考的问题”,让您觉得思政课更具:
A. 现实意义
B. 一定现实意义
C. 无意义差异
D. 缺乏现实意义
E. 完全无现实意义
*
12.教师对问题链的讲解、讨论的引导效果,是否会提升您对思政课的好感:
A. 必然提升,引导越好好感越强
B. 可能提升,会关注引导方式
C. 无影响
D. 可能降低
E. 必然降低
*
13.整体而言,问题链教学相比传统模式,对您“主动想上思政课”的推动作用:
A. 非常大
B. 比较大
C. 一般
D. 比较小
E. 非常小
四、学习需求与模式优化
*
14.您希望思政课问题链中,优先增加哪种问题类型以提升吸引力:
A. 生活关联类(如“思政知识如何解释日常现象”)
B. 热点分析类(如“用理论解读社会热点”)
C. 思辨探究类(如“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选择”)
D. 实践应用类(如“大学生如何践行思政要求”)
*
15.您认为问题链教学中,“问题提出时机”如何设计更能吸引您:
A. 课前抛出,带着问题听课
B. 课中穿插,结合知识点提问
C. 课后延伸,联系实践提问
D. 无所谓
*
16.问题链教学的互动环节,您更倾向哪种形式以提升参与感:
A.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B. 随机点名分享观点
C. 匿名书面/线上留言
D. 师生一对一互动
*
17.您希望教师在问题链教学中,如何平衡“问题讨论”与“知识点讲解”:
A. 以问题讨论为主,讲解辅助
B. 讨论与讲解各占一半
C. 以讲解为主,讨论辅助
D. 完全按教师安排
*
18.您认为当前思政课若用问题链教学,最能增强吸引力的改进方向是:
A. 让问题更贴近学生生活
B. 增加互动讨论的趣味性
C. 提升教师引导的专业性
D. 让问题与考试/应用结合更紧密
*
19.对比传统教学,您认为问题链教学在“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上的最大优势是:
A. 激发主动思考,而非被动听课
B. 连接理论与现实,降低枯燥感
C. 增强课堂互动,减少“低头族”
D. 帮助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
20.综合您的体验/认知,您认为问题链教学模式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整体效果:
A. 非常有效
B. 比较有效
C. 效果一般
D. 不太有效
E. 完全无效
*
21.请填写自己的学号
再次感谢您的认真填写!祝您学习顺利!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问题链教学模式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现状与效果调查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