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袁家村乡村旅游形象传播研究
录音中...
——用户感知调查问卷
*
1.您的性别:
女
男
*
2.您的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5岁
26-35岁
36-45岁
46岁及以上
*
3.您最初是通过哪个渠道了解到袁家村的?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小红书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微博
携程、马蜂窝等旅游App
亲友、同事的口头推荐
其他
*
4.您最常通过哪个平台持续关注袁家村的动态?
抖音
小红书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微博
其他
均不关注
*
5.在您看到的内容中,袁家村最常被展示的是以下哪些元素?(可多选)
【多选题】
丰富多样的小吃与美食
古朴的关中民居与街道
传统手工艺与非遗传习
热闹的民俗表演与集市
乡村的宁静生活氛围
村民的日常劳作场景
其他
*
6.新媒体内容让您感觉袁家村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可多选)
【多选题】
美食体验目的地
民俗文化体验地
短途休闲度假区
网红拍照打卡点
亲子教育实践基地
其他
*
7.您认为袁家村在新媒体上展示的内容是否全面展现了其真实面貌?
非常全面,展现了多方面细节
比较全面,但有所侧重和美化
不太全面,只展示了某些方面
非常片面,可能存在误导
*
8.浏览袁家村的相关内容时,您最常产生哪种感觉?(可多选)
【多选题】
向往与期待
亲切与温暖
好奇与新奇
放松与治愈
兴奋与激动
怀旧与感慨
无特殊感觉
*
9.总体而言,袁家村的新媒体内容给您带来的整体情感基调是?(可多选)
【多选题】
积极、愉悦的
平静、舒缓的
热闹、有冲击力的
复杂、难以概括
平淡,未引发强烈情感
*
10.您觉得袁家村在不同平台(如抖音、小红书、微信)上展示的形象一致吗?
高度一致,无论哪个平台核心感觉都一样
大体一致,但各平台风格和侧重点符合平台特性
不太一致,感觉不同平台传递的信息有差异
没注意过,没有进行跨平台比较
*
11.您是否曾因在一个平台看到袁家村内容后,主动去其他平台搜索更多信息?
经常如此,我会进行交叉验证与深度了解
偶尔会,如果内容特别吸引我
很少,通常只在一个平台浏览
从未有过
*
12.您认为袁家村的官方账号内容与游客、网红发布的内容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没有差异,互相补充,呈现的形象一致
有轻微差异,官方更正式,用户更真实
有较大差异,感觉像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没有留意过官方账号
*
13.在袁家村的新媒体内容中,您更信任以下哪一类?
官方机构发布的内容
知名旅游博主/KOL的内容
普通游客发布的真实体验
本地村民发布的内容
都持保留态度
*
14.基于您所感知到的袁家村新媒体形象,您向朋友或同事推荐的可能性有多大?
会主动并极力推荐
会主动推荐
如果被问起,会给予推荐
不太确定,可能不会推荐
绝对不会推荐
*
15.这些新媒体内容对您决定是否到访袁家村的影响程度是?
决定性影响,我就是因为它才想去的
重要影响,是我决策的主要参考之一
一般影响,只是了解一下
完全没有影响
我已去过,是用于行后分享与回味
*
16.除了实地到访,您曾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与袁家村进行过线上互动?(可多选)
【多选题】
点赞、收藏其内容
评论或回复其帖子
分享、转发相关内容
参与其发起的线上活动(如投票、话题)
通过链接购买特产或文创产品
以上均无
*
17.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您对袁家村通过新媒体构建的整体形象满意度如何?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
18.您认为袁家村的新媒体传播在信息真实性方面表现如何?
非常真实,与实际体验高度吻合
比较真实,虽有美化但未失真
一般,存在一定的“照骗”成分
不太真实,与实际体验有较大差距
我尚未去过,无法判断
*
19.您认为袁家村在新媒体传播中互动性与服务性(如回复咨询、提供实用信息)方面表现如何?
非常好,能及时回应并提供帮助
比较好,有基本的互动和服务
一般,互动和服务有待加强
较差,几乎感觉不到互动和服务
*
20.您认为袁家村的线上形象(如官方账号、网红博主的分享)在以下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可多选)
【多选题】
色彩:画面温暖,色彩诱人(尤其是美食!)
构图:拍摄角度独特,画面有故事感
内容:真实记录了当地的生活和民俗
人物:出镜的村民/演员亲切自然
感觉以上都还有提升空间
*
21.如果让您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新媒体上的袁家村形象,您会选用哪三个词?
*
22.为了更好地传播袁家村的乡村旅游形象,您认为其在新媒体内容创作或渠道管理上,最需要在哪方面进行改进?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
23.您是否已经去过袁家村?
是
否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诚挚地感谢您付出的宝贵时间!
您提供的信息极具价值,祝您生活愉快!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袁家村乡村旅游形象传播研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