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家庭会议提升家园社协同育人质量的实践研究》
教师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幼儿园家庭会议提升家园社协同育人质量”的实践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家庭会议”这一形式,更好地促进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质环境。

您是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实践者,您的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对本研究至关重要。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放心填写。诚挚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
1.
您的教龄:
1-3年
4-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
2.
您所在的班级:
托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
3.
您的最高学历:
中专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
4.
您的职称:
未定级
三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一级教师
高级教师及以上
*
5.
您如何理解“家园社协同育人”?(可多选)【多选题】
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各自做好分内事
三方需要经常沟通孩子的表现
三方应共同策划、组织和参与教育活动
三方应共享教育资源(人力、物力、场地等)
是构建一个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生态系统
其他
*
6.
在您看来,当前实现高质量“家园社协同育人”的主要挑战是?(可多选)【多选题】
家长工作繁忙,参与度不高
社区资源匮乏,或难以有效对接
幼儿园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和平台
教师工作负担重,精力有限
三方教育理念存在差异,难以协调
缺乏科学的评估和激励体系
其他
*
7.
在本次研究之前,您是否了解“家庭会议”(指由幼儿园指导、家庭内部定期召开的会议)这一概念?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
不太了解
完全没听过
*
8.
您认为在家庭内部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对于幼儿成长的主要价值在于?(可多选)【多选题】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与相互理解
学习民主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他
*
9.
您认为幼儿园在推动“家庭会议”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可多选)【多选题】
理念的宣传者与倡导者
方法技能的培训者与指导者
会议主题的建议者与提供者
家庭实践过程的鼓励者与支持者
会议成果的分享平台搭建者
其他
*
10.
您是否曾向您班级的家长推荐或介绍过“家庭会议”?
是,系统性地介绍过
是,在个别沟通中提及过
从未主动提及
*
11.
据您了解,您班级的家长中,有尝试过召开家庭会议的情况吗?
大部分都有
约一半有
少部分有
几乎没有
完全不清楚
*
12.
如果家长尝试后遇到困难,他们通常会向您咨询什么问题?(可多选)【多选题】
不知道会议该聊什么(主题设定)
孩子不配合、会议难以进行(儿童参与)
会议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会议质量)
家人时间难以协调(会议保障)
其他
未接到过相关咨询
*
13.
您是否在幼儿园组织过模拟家庭会议、相关主题家长沙龙、或经验分享会等活动?
经常组织
偶尔组织
从未组织
*
14.
您认为幼儿园为支持家庭开展会议,最应优先提供哪方面的帮助?(请排序)【请选择全部 项并排序】
  • A.提供清晰、可操作的家庭会议流程指南
  • B.提供丰富的会议主题参考(如:周末计划、玩具收纳、情绪管理、节日安排等)
  • C.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指导能力
  • D.建立家长互助社群,方便经验交流
  • E.邀请社区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社工)提供支持
*
15.
您认为哪些形式的培训或指导对您指导家长最有效?(可多选)【多选题】
专家讲座
园内教研活动
优秀案例观摩与分析
实操工作坊(角色扮演、模拟会议)
建立线上资源库(视频、文章)
*
16.
您认为社区可以在“家庭会议”项目中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选)【多选题】
提供活动场地(如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
提供专家资源(举办专题讲座或工作坊)
提供物质奖励或纪念品,激励参与家庭
协助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力
组织跨家庭的亲子活动,作为会议主题的延伸
其他
*
17.
若要评估“家庭会议”对家园社合作的效果,您认为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可多选)【多选题】
幼儿在园行为习惯、情绪社会性的积极变化
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性和质量
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频率和深度
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育儿能力的提升
社区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频率与效果
教师家园共育工作负担的感受变化
其他
*
18.
请分享一个您印象深刻的、与家长合作解决幼儿成长问题的成功案例。这个案例中,如果引入“家庭会议”,可能会在哪些环节做得更好?
*
19.
对于在本园系统性地推广“幼儿园家庭会议”项目,您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又有哪些担忧或建议?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