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开展 “当代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与传承路径” 相关调研,旨在系统了解大家对抗战精神的认知、实践及需求,为探索更贴合青年群体的传承路径提供科学依据。问卷采用匿名形式,答案无对错之分,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并严格保密。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
*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
2.您的学历层次:
A专科
B本科
C硕士研究生
D博士研究生
*
3.您的专业类别:
A. 文史哲类(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哲学、新闻学等)
B. 理工农医类(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农学等)
C. 经管法类(经济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等)
D. 艺术类(美术学、音乐学、设计学、戏剧影视文学等)
E. 教育学类(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育等)
F. 军事学类(军事指挥、国防教育等)
G. 其他______(请注明具体专业方向)
*
4.您的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共青团员
民主党派
群众
二、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
5.您认为自己对抗战精神的理解程度如何?
A. 非常深入,能准确阐述其内涵、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
B. 比较深入,清晰了解核心内容及主要历史事件关联
C. 一般,仅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见精神内涵表述
D. 不太了解,只听过相关名称,对具体内容模糊
E. 完全不了解
*
6.您认为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哪些(可多选)?【多选题】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B.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C.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D.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E.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
F.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
G. 不太清楚
*
7.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抗战精神的(可多选)?【多选题】
A. 学校课堂教学(历史课、思政课、专业课中的历史相关内容等)
B. 红色影视、纪录片(如《长津湖》《觉醒年代》《二十二》等)
C. 红色旅游景点(纪念馆、烈士陵园、抗战遗址等)实地参观
D. 书籍、文章等文字资料(历史专著、人物传记、党史读物等)
E. 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抖音、B 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相关内容)
F. 长辈、老师的讲述(家族抗战故事、课堂外的历史分享等)
G. 校园主题活动(纪念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展览等)
H. 其他
*
8.在您接触过的抗战精神相关信息中,哪种途径的内容让您觉得最权威、最有说服力(可多选)?【多选题】
A. 学校教材及课堂教学内容
B. 官方媒体发布的历史资料、纪录片
C. 专业历史学者的著作、讲座
D. 抗战老兵及亲历者的口述史料
E. 红色文化场馆的展陈内容
F. 其他
*
9.您认为抗战精神在当代社会(如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方面)是否仍具有重要价值?
A. 极具价值,是激励当代人奋斗的核心精神力量
B. 有较大价值,能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C. 有一定价值,但仅在特定场景(如纪念活动)中体现
D. 价值不大,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E. 不清楚
*

10.请您根据抗战精神对您个人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评价:

【多选题】
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
了解抗战历史后,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所增强。
抗战英雄的事迹会激励我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我会关注国家大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会主动向朋友或家人分享传播正确的抗战历史知识。
三、弘扬抗战精神的实践情况
*
11.您是否参加过与弘扬抗战精神相关的活动(如纪念仪式、主题演讲、红色研学、志愿服务、剧本杀等)?
A. 经常参加(大学期间参加过8次及以上)
B. 偶尔参加(大学期间参加过 3—7次)
C. 很少参加(大学期间仅参加过 1—2 次)
D. 从未参加过
*
12.若您参加过相关活动,最吸引您的原因是(可多选)?【多选题】
A. 能深化对抗战历史与精神的认知,提升自身素养
B. 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如沉浸式体验、互动游戏等),参与感强
C. 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社交圈
D. 学校、班级的组织要求,便于集体参与
E. 能获得实践学分、志愿时长、活动奖励等实际收益
F. 受身边人(同学、老师)影响,主动参与
G. 其他
13.若您未参加过相关活动,主要原因是(可多选)?【多选题】
A. 未收到活动通知,不知道有此类活动
B. 活动时间与上课、实习、备考等安排冲突
C. 活动形式单一枯燥(如单纯听讲座、读资料),缺乏吸引力
D. 认为与自身学习、生活关联不大,缺乏参与动力
E. 活动地点较远(如校外场馆),交通不便
F. 其他
*
14.日常生活中,您会主动向身边人(同学、家人、朋友等)传播抗战精神相关内容吗?
A. 经常会,主动分享抗战故事、历史知识及个人感悟
B. 偶尔会,在纪念日、相关话题讨论等合适场合提及
C. 很少会,仅在他人主动询问时简单回应
D. 从不主动传播,认为没必要特意分享
*
15.在现实生活中,您是否会以某种方式践行抗战精神?(如:刻苦学习、志愿服务、参军报国志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等)
A经常会有意识地践行
B偶尔会想到并体现在行动中
C心里认同,但很少转化为具体行动
D从未想过要践行
四、传承路径相关看法
*
16.您认为当前高校在传承抗战精神方面的工作成效如何?
A. 非常好,形式丰富且贴近学生,能有效提升认知与认同
B. 较好,有系统举措(如课程、活动),但部分环节需优化
C. 一般,虽有相关安排,但流于表面,学生参与度低
D. 较差,缺乏针对性措施,未形成有效传承氛围
E. 不清楚学校相关工作
*
17.您希望高校通过哪些创新方式加强抗战精神传承(可多选)?【多选题】
A. 优化课堂教学(如融入案例教学、小组研讨、情景模拟等)
B. 打造特色校园活动(如抗战主题辩论赛、情景剧展演、文创设计大赛等)
C. 开展沉浸式红色实践(如短途抗战遗址研学、场馆志愿讲解等)
D. 邀请抗战老兵、历史学者、英烈后代开展专题分享会
E. 建设校园红色文化阵地(如主题展馆、文化长廊、线上数字展厅等)
F. 开发相关校园文化产品(如校历、书签、短视频等)
G. 其他
*
18.您认为社会层面(如媒体、企业、社区、文旅机构等)在传承抗战精神中应重点发挥哪些作用(可多选)?【多选题】
A. 媒体打造优质内容(如年轻化短视频、互动纪录片、历史科普专栏等)
B. 企业支持红色文化产业(如开发抗战主题文创、支持场馆建设等)
C. 社区开展邻里互动活动(如抗战故事分享会、家庭红色观影等)
D. 文旅机构优化红色旅游体验(如增加沉浸式讲解、互动体验项目等)
E. 相关部门完善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如推动历史教育进社区、进校园)
F. 其他
*
19.您认为大学生自身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更好地传承抗战精神(可多选)?【多选题】
A. 主动学习(如阅读历史书籍、观看权威纪录片、参加线上课程等)
B. 积极实践(如参与志愿讲解、组织小型纪念活动、投身公益服务等)
C. 创新传播(如制作短视频、撰写推文、设计文创等,向同龄人传播)
D. 践行精神(如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在团队中团结协作、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等)
E. 关注相关议题(如参与历史保护、支持红色文化传承项目等)
F. 其他
*
20.您认为当前传承抗战精神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 信息碎片化,年轻人难以系统、全面了解抗战历史
B. 传承形式陈旧刻板,无法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偏好
C. 部分人历史敬畏心不足,对精神传承缺乏重视
D. 社会资源投入分散,未形成高校、社会、家庭协同传承合力
E. 网络上存在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误导对历史与精神的认知
F. 其他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问卷!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