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幕之下:医患人心与温情感知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本次调查聚焦“医者倾听、患者理解、医患温情”三大核心,旨在收集不同群体的真实心声,为构建更有温度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问卷答案无对错之分,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恳请您结合自身经历如实填写。感谢您为医患关系的美好前行助力!

(本次问卷预计用时3-5分钟)

一、基本信息
*
1.您的身份:
A.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B.普通大众
C.医学生(在读医学相关专业)
D.其他
*
2.您的年龄段是?
A.18-25岁
B.26-35岁
C.36-50岁
D.51-65岁
E.66岁及以上
*
3.您与医患场景的接触频率:
A.高频(每周≥1次,如医护日常工作、患者长期就医)
B.中频(每月1-4次,如定期复诊、偶尔陪同就医)
C.低频(每年1-3次,如突发就医、极少接触)
D.无接触(仅通过媒体了解医患相关)
二、核心认知与现状判断
*
1.您认为当前医患关系中,“医者主动倾听患者情绪与诉求”的普遍程度:
A.普遍做到,能充分关注
B.部分做到,关键时刻会倾听
C.较少做到,多关注病情本身
D.几乎没有,沟通流于表面
*
2.您认为“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理解与包容”的整体水平:
A.较高,能体谅医护压力
B.一般,偶尔会有误解
C.较低,易因小事产生矛盾
D.极低,普遍缺乏信任
*
3.一个微小的、非技术的“温情举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您的就医/工作体验?(1分=几乎没有影响,5分=至关重要)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4.您认为以下哪项是修复医患温情的核心举措?【多选题】
A.医护人员加强沟通培训,提升倾听与共情能力
B.患者及家属主动了解医疗常识,减少信息差
C.社会层面传递正向医患故事,改善舆论环境
D.医疗机构完善沟通机制,预留充足沟通时间
三、行为倾向与真实感受
*
1.当您(或家人)作为患者时,是否会主动向医护表达内心的担忧、焦虑或额外需求?
A.一定会,认为沟通能让治疗更顺畅
B.可能会,看医护是否有耐心倾听
C.不会,怕耽误医护时间或被敷衍
D.想表达,但不知道如何开口
*
2.当您作为医护人员/医学生时,是否会在诊疗之外主动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A.我不是医护人员/医学生
B.每次都会,视为治疗的一部分
C.经常会,根据患者状态调整
D.偶尔会,忙时优先处理病情
E.不会,专注诊疗即可
*
3.以下哪些行为最能让您感受到医患之间的温情?(多选)【多选题】
A.医护人员用通俗语言耐心解释病情,不催促
B.患者及家属对医护的付出真诚说“谢谢”
C.医护人员记得患者的细节(如忌口、过往病史)
D.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体谅医护工作辛苦
E.医护人员在患者失落时给予简单的情绪安慰(如鼓励的话语、轻拍肩膀)
F.患者及家属理解医护的工作局限,不盲目苛责
G.其他
*
4.你觉得医患沟通中,“关注患者情感”和“治疗疾病”哪个更重要?(单选)
A.情感关注更重要
B.治疗疾病更重要
C.两者同等重要
D.无所谓
四、障碍分析与改进建议
*
1.你认为当前医患关系中,“缺乏共情”是主要问题之一吗?
A.是,非常主要
B.是,但不是最主要
C.不是
D.不清楚
*
2.作为普通大众,你平时会关注“医患沟通中的人文关怀”相关话题吗?(单选)
A.经常关注
B.偶尔关注
C.很少关注
D.从不关注
*
3. 请您简单描述一下您心目中理想的医患关系。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完成本次问卷!您的每一个回答,都是照亮医患关系温情之路的微光。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医学不仅有科学的精度,更有人文的温度!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