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转型与绿色发展模式探究
问卷说明
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5题)
第二部分(15题)
第三部分(16题)
第四部分(11题)
开始作答
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转型与绿色发展模式探究
录音中...
第一部分(5题)
*
1.
您的年龄
A. 18-25 岁
B. 26-35 岁
C. 36-45 岁
D. 46 岁及以上
*
2.
您的城市
*
3.
您所在企业的行业类型是?
A. 装备制造企业
B. 传统化工企业
C. 新能源配套企业
*
4.
您在企业工作的时长是?
A. 1 年及以下
B. 2-5 年
C. 6-10 年
D. 10 年以上
*
5.
您的教育程度是?
A. 高中及以下
B. 大专
C. 本科
D. 硕士及以上
第二部分(15题)
*
6.
您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以下内容?
【多选题】
A.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 人类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C. 可持续发展理念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E. 以上都不了解
*
7.
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内容的?
【多选题】
A. 学校教育
B. 企业培训
C. 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网络等)
D. 政府宣传
*
8.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矛盾,工业发展必然破坏生态
B. 可以协调,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平衡
C. 相互促进,良好生态环境助力工业发展
D. 不清楚
*
9.
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工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如何?
A. 非常重要,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
B. 比较重要,对工业发展有积极引导作用
C. 一般,实际指导意义有限
D. 不重要,与工业发展关联不大
*
10.
您所在企业是否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规章制度?
A. 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
B. 有制度但执行不够严格
C. 有初步制度但不够完善
D. 没有相关制度
*
11.
您所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哪些环保措施?
【多选题】
A. 安装污染物处理设备
B. 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C. 实施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D.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排放
E. 未采取明显环保措施
*
12.
您所在企业是否开展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或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训?
A. 定期开展,内容丰富
B. 偶尔开展,内容较为基础
C. 从未开展过
*
13.
您认为企业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多选题】
A. 环保技术成本过高
B. 缺乏专业的环保人才
C.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D. 市场竞争压力大,难以兼顾环保
*
14.
您对所在企业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评价是?
A. 做得很好,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B. 做得较好,在环保方面有明显成效
C. 一般,有改进空间
D. 做得较差,对生态保护重视不足
*
15.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多选题】
A. 空气质量下降
B. 水资源污染
C. 噪音污染
D. 植被破坏
E. 没有明显负面影响
F. 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如厂区绿化等)
*
16.
您观察到基地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多选题】
A.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B. 厂区及周边绿化
C. 限制高污染企业入驻
D. 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E. 未观察到明显措施
*
17.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代价是否平衡?
A. 经济效益远大于生态代价
B. 基本平衡
C. 生态代价大于经济效益
D. 不清楚
*
18.
您对基地未来实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信心如何?
A. 非常有信心
B. 比较有信心
C. 信心一般
D. 不太有信心
E. 完全没信心
*
19.
您认为基地工业发展在契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多选题】
A. 思想认识不足,重经济轻生态
B. 环保技术应用不够广泛
C. 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
D.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E. 公众参与度低
*
20.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基地工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契合度?
【多选题】
A. 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宣传教育
B. 加大环保技术研发投入
C. 完善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D. 建立企业生态责任考核机制
E. 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监督
第三部分(16题,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
21.
请选择最符合企业当前水平的等级
A. 1
B. 2
C. 3
D. 4
E. 5
*
22.
智能制造
关键技术采用
【多选题】
A. 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
B. 数控(CNC)设备/多轴加工中心
C. 数字化产线/柔性制造单元FMS
D. 工业互联网/5G专网/边缘计算
E. MES/APS/PLM/ERP等集成应用
F. 数字孪生/仿真优化
G.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与追溯
H. 能源管理系统EMS/智慧能碳平台
*
23.
能快速把新技术应用到生产
A. 1
B. 2
C. 3
D. 4
E. 5
*
24.
与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稳定合作
A. 1
B. 2
C. 3
D. 4
E. 5
*
25.
竞争压力促使我们进行智造/绿色升级
A. 1
B. 2
C. 3
D. 4
E. 5
*
26.
参与绿色认证/低碳标准显著提升订单
A. 1
B. 2
C. 3
D. 4
E. 5
*
27.
环保执法检查频次高且规范
A. 1
B. 2
C. 3
D. 4
E. 5
*
28.
排污许可/绩效分级制度执行严格
A. 1
B. 2
C. 3
D. 4
E. 5
*
29.
媒体/公众对环保关注度高
A. 1
B. 2
C. 3
D. 4
E. 5
*
30.
社区与企业沟通顺畅
A. 1
B. 2
C. 3
D. 4
E. 5
*
31.
生产物流动线已明显优化
A. 1
B. 2
C. 3
D. 4
E. 5
*
3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显著下降
A. 1
B. 2
C. 3
D. 4
E. 5
*
33.
智能制造专项
【多选题】
A. 高精度CNC/五轴加工中心
B. 柔性制造单元FMS/AGV物流
C. 数字孪生用于工艺设计与参数优化
D. 机器视觉用于尺寸/外观全检
E. 设备OEE在线监控与TPM
F. 工装夹具/刀具寿命在线监测
*
34.
绿色绩效相关:高效电机/伺服替换比例
A. <20%
B.20–49%
C. 50–79%
D. ≥80%
*
35.
绿色绩效相关:返工/废品率
A. ≥8%
B. 5–7.9%
C. 2–4.9%
D. <2%
*
36.
行业特征:自动化投资回收期可接受
A. 1
B. 2
C. 3
D. 4
E. 5
*
37.
智能制造专项
【多选题】
A. DCS/PLC 全流程自动控制
B. APC 先进过程控制/实时优化
C. SIS 安全仪表系统/联锁
D. 在线分析(TOC/COD/气体)并闭环控制
E. 设备状态监测/预测性维护
*
38.
绿色绩效相关:电耗强度
A. 高
B. 中
C. 低
*
39.
绿色绩效相关:废水达标稳定性
A. 1
B. 2
C. 3
D. 4
*
40.
行业特征:原料低碳替代难度
A. 1
B. 2
C. 3
D. 4
E. 5
*
41.
智能制造专项
【多选题】
A. SMT/自动贴片/全自动装配线
B. 全流程条码/序列号追溯
C. 在线可靠性/老化测试
D. 设备联网与良率看板
E. 工艺参数/配方数字化管理
*
42.
绿色绩效相关:单位产品能耗
A. 高
B. 中
C. 低
*
43.
绿色绩效相关:关键材料回收率
A. <20%
B. 20–49%
C. 50–79%
D. ≥80%
*
44.
行业特征:技术迭代频率
A. 1
B. 2
C. 3
D. 4
E. 5
第四部分(11题)
*
45.
您认为智能建造技术在促进基地绿色生产方面最重要的作用是?
A.通过精准设计和施工,大幅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B.通过智慧化运维管理,提升长期能效和资源利用效率
C.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少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D.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追溯和管理
*
46.
您认为当前在基地内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
【多选题】
A. 初始投资成本高,企业资金压力大
B.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团队
C. 现有标准体系不完善,数据难以互通
D. 企业管理层观念传统,转型意愿不强
E. 现有业务流程与新技术难以融合
F. 缺乏成功的本地化案例参考
*
47.
您认为当前在基地内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多选题】
A. 初始投资成本高,企业资金压力大
B.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团队
C. 现有标准体系不完善,数据难以互通
D. 企业管理层观念传统,转型意愿不强
E. 现有业务流程与新技术难以融合
F. 缺乏成功的本地化案例参考
*
48.
您如何看待“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A. 相互促进,生态优化能提升区域价值并吸引高端产业
B. 有一定冲突,生态修复可能短期内增加企业成本
C. 并行不悖,可以各自独立发展
D. 说不清楚
*
49.
您认为基地在生态修复方面最应优先投入的领域是?
【多选题】
A. 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
B. 园区绿化与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C. 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如雨水收集、中水回用)
D. 大气污染物协同监测与治理
E. 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F.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
50.
您认为哪些绿色产业最适合在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发展,以促进产业升级?
【多选题】
A.节能环保装备制造
B.新能源材料与电池回收
C.绿色建材生产与研发
D.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如再生金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E.生态环保技术服务与咨询
F.基于数字孪生的园区智慧管理服务
*
51.
您认为当前最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
【多选题】
A. 提供专项资金补贴和税收减免
B. 建立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
C.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
D. 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和智能建造服务(绿色采购)
E. 简化绿色项目审批流程
F. 加强环保执法与监管力度,创造公平市场环境
*
52.
您认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应如何加强协同以保障模式成功?
【多选题】
A. 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和联合实验室
B. 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C. 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机制(如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导师)
D. 共同举办技术论坛和培训活动
E. 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53.
您认为推行“智能建造+绿色发展”模式,对您个人或企业最主要的益处是?
【多选题】
A. 降低长期运营成本(能耗、物耗、人力)
B.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C. 符合政策导向,享受税收、补贴等优惠
D. 创造更健康、安全的工作和生产环境
E. 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技能升级
*
54.
您认为该模式的成功构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A. 经济指标:单位产值能耗、资源生产率显著提升
B. 环境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C. 技术指标:智能建造技术普及率和应用深度行业领先
D. 社会指标:公众满意度和居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E. 产业指标:成功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
*
55.
作为社会一员,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了解或参与到该基地的绿色发展中?
【多选题】
A. 通过政府/园区官网、公众号等渠道了解信息
B. 参与相关的公众听证会或意见征求会
C. 参与园区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开放日)
D. 对企业和园区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
E. 目前暂无参与意愿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转型与绿色发展模式探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