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暑假第2周周测【复制】

*
1.
班级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
2.
姓名
*
3.

关于“摄氏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B.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C. -18℃就是零下18摄氏度
D.0℃就是没有温度
*
4.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标准大气压下),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示数是22℃, 则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
5.

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细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将小瓶放入热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一段时间后,细管中液柱的位置明显升高
C.细管越长,细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
D.细管越细,细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
*
6.

关于蒸发和沸腾,正确的说法是

A.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B.蒸发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不吸收热量
D.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
7.

被水蒸气烫伤要比被同温度的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
C.沸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
8.

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他联想到了烧开水时从壶嘴冒“热气”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冷气”和“热气”本质相同,它们都是水蒸气
“冷气”和“热气”本质不同,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冷气”和“热气”本质相同,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冷气”和“热气”本质不同,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9.

如图是小滨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吸收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
10.

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铸造青铜器的情景。铸造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关于铸造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先液化放热,后凝固吸热
B.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
C.先升华吸热,后凝华放热
D.先凝固放热,后熔化吸热
*
11.

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石蜡、松香
B.铜、冰、海波
C.塑料、海波、石蜡
D.冰、蜡、玻璃
*
12.

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液化现象
乙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丙图是雾都重庆楼宇间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