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高中生课外阅读类型与科学素养的量化研究问卷
含AI生成内容
录音中...
尊敬的同学:您好!本问卷旨在系统研究高中生课外阅读行为与科学素养的关联,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全程匿名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无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内容)。问卷无对错之分,请根据自身真实情况独立作答,避免他人干扰,完成约需 10 分钟。感谢您的真诚配合,您的反馈对本研究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
*
1.
您的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
2.
您的性别
男
女
*
3.
您的选科情况
理科(双选物化)
文科(双选政史)
*
4.
您最近一次校级及以上统一考试(如期中、期末)中,数学、物理 / 历史、化学 / 政治 / 生物 / 地理(按选科对应科目)的综合成绩在年级内的排名区间
前 20%(年级人数 ×0.2 及以内)
21%-40%
41%-60%
61%-80%
81%-100%
*
5.
您父母中是否有一方或双方具备理科相关背景(满足任一即可选 “是”)
是(父母一方 / 双方为理科专业毕业,或从事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工程等理科相关工作)
否(父母均为文科专业毕业且从事文科相关工作)
不清楚(不了解父母专业或工作领域)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行为
*
6.
过去一个月内,您平均每周花费在科普类读物上的时长(含纸质书、电子书、科普公众号文章等,不含教材及课堂资料)
1 小时以内(如仅偶尔读 1-2 篇短文)
1-2 小时(如每周读 1 本短篇科普书的部分章节)
2-3 小时
3-4 小时
4 小时以上(如每天固定 1 小时读科普)
*
7.
过去一个月内,您平均每周花费在文学小说类读物上的时长(含纸质书、电子书、小说类公众号等,不含教材及教辅中的课文)
1 小时以内
1-2 小时
2-3 小时
3-4 小时
4 小时以上
*
8.
过去一个月内,您在文学小说类读物中,主要阅读的子类型(可多选,若未读小说类读物请选 “F”)
【多选题】
科幻小说(如《三体》《沙丘》,含科幻短篇)
现实主义小说(如《平凡的世界》《活着》)
历史小说(如《明朝那些事儿》,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核心)
奇幻 / 玄幻小说(如《哈利・波特》《斗破苍穹》)
侦探推理小说(如《福尔摩斯探案集》《白夜行》)
近一个月未读文学小说类读物
*
9.
过去一个月内,您平均每周花费在 “超出老师要求的教辅资料” 上的时长(如自主购买的练习册、知识点总结类辅导书,不含老师布置的作业)
1 小时以内
1-2 小时
2-3 小时
3-4 小时
4 小时以上
*
10.
针对您阅读科普类读物的原因,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1
2
3
4
5
我对科普内容(如自然现象、科技进展)有浓厚兴趣
我对科普内容(如自然现象、科技进展)有浓厚兴趣
为了完成老师 / 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或作业
为了完成老师 / 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或作业
为了和同学 / 朋友交流时能有科普相关的话题
为了和同学 / 朋友交流时能有科普相关的话题
希望通过读科普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或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读科普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或思维能力
没有明确原因,只是偶尔看到就随手读
没有明确原因,只是偶尔看到就随手读
*
11.
针对您阅读各类课外读物(含科普、小说、人文等)时的习惯,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1
2
3
4
5
会用笔记、划线或思维导图记录关键内容
会用笔记、划线或思维导图记录关键内容
会停下来思考内容的合理性,并联系自己已学的知识
会停下来思考内容的合理性,并联系自己已学的知识
会主动找同学、老师或家长讨论阅读中的疑问或感受
会主动找同学、老师或家长讨论阅读中的疑问或感受
通常快速浏览,只关注故事或内容大意,不深入思考
通常快速浏览,只关注故事或内容大意,不深入思考
遇到不懂的内容时,会查阅词典、百科或其他资料验证
遇到不懂的内容时,会查阅词典、百科或其他资料验证
第三部分:科学素养测评
*
12.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凸透镜的聚光作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近视眼镜的镜片利用了光的折射,对光有会聚作用
*
13.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分子的重新组合
原子的重新组合
物质状态的改变
能量的转移或转化
*
14.
某商家宣传 “本产品为天然植物提取物,95% 的使用者使用 3 天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以下哪种判断方式最符合科学逻辑
相信宣传,因为 95% 的使用者都有效果
需查看是否有 “对照组实验数据”(如未使用该产品的人群同期睡眠变化)
询问身边 1-2 位使用过的人是否有效
天然提取物无副作用,必然能改善睡眠
*
15.
当你在网络上看到 “某网红食品能预防癌症” 的说法时,你的第一反应更接近
觉得有道理,会推荐给家人朋友
怀疑真实性,想查找该说法的科学依据(如权威期刊论文、官方机构声明)
不关心,觉得与自己无关
认为是虚假宣传,直接忽略
*
16.
针对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看法,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1
2
3
4
5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远多于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远多于问题
科学技术可能引发环境破坏、隐私泄露等问题,需要制定规则规范
科学技术可能引发环境破坏、隐私泄露等问题,需要制定规则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面临的粮食短缺、疾病等问题都能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面临的粮食短缺、疾病等问题都能解决
我会主动通过新闻、纪录片等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如航天、AI)
我会主动通过新闻、纪录片等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如航天、AI)
*
17.
针对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态度,请按 “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 打分(1 = 完全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4 = 比较符合,5 = 完全符合)
1
2
3
4
5
遇到极光、海市蜃楼等不熟悉的自然现象时,我会好奇它的形成原因
遇到极光、海市蜃楼等不熟悉的自然现象时,我会好奇它的形成原因
我觉得自然现象很有趣,但不会主动去查资料了解原理
我觉得自然现象很有趣,但不会主动去查资料了解原理
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它的原理对我没意义
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它的原理对我没意义
看到自然现象时,我会尝试用课堂上学过的科学知识分析可能的原因
看到自然现象时,我会尝试用课堂上学过的科学知识分析可能的原因
第四部分:补充信息
*
18.
过去一个月内,您阅读科普类读物的主要方式是
主动寻找(如通过书店、科普 APP、老师同学推荐,有计划地阅读)
被动接触(如刷手机时偶然看到科普文章 / 视频,无计划)
仅在老师 / 家长要求时阅读(如布置的科普作业)
近一个月未阅读科普类读物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高中生课外阅读类型与科学素养的量化研究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