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生活体现

*
1. 期末复习的关键时期,学院组织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如合唱比赛),需要投入大量课余时间排练。您会如何选择?
A. 以学业为重,找理由请假或不参加集体活动。
B. 虽然担心成绩,但还是坚持参加集体活动,毕竟集体荣誉很重要。
C. 尝试与组织者沟通,寻找一个既能部分参与集体活动,又不耽误太多学习的折中方案。
D. 看其他同学怎么做,如果大部分人都去,我就去。
*
2. 促使您做出以上选择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多选题】
A. 个人发展(如成绩、考研)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B. 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驱动。
C. 担心给他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
D. 认为协调个人与集体利益是更成熟的做法。
E. 其他:
*
3. 您在无人值守的便利店购物,结账时发现扫码枪故障,有一件商品未被扫入。您会怎么做?
A. 主动告知店员,重新扫码付款。
B. 犹豫一下,但最后还是决定主动付款。
C. 认为这是系统问题,不是自己的责任,直接离开。
D. 观察周围情况,如果没人发现,就直接离开。
*
4. 情景: 你的好友在一场重要的考试中作弊,并被你无意中看到。他知道你看到了。成绩公布,他因此获得了高分和奖学金资格。你会:
A. 报告给老师,因为规则和诚信是底线,这对其他同学不公平。
B. 不报告,但会严肃地私下批评他,并要求他下次不能再犯。
C. 装作不知道,毕竟他是我的朋友,不能“出卖”他。
D. 内心非常矛盾,报告觉得对不起朋友,不报告又觉得良心不安。
*
5.(接上题)选择逻辑探究: 影响你决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 内化了的绝对规则:诚信是必须坚守的原则,无论对象是谁。
B. 关系亲疏的考量:面对熟人时,人情和关系会比抽象规则更有分量。
C. 后果风险的权衡:评估举报可能带来的社交压力和被孤立的风险。
D. 价值冲突的迷茫:两种价值观(诚信 vs. 友情)在我内心势均力敌。
*
8. 小组合作完成课程作业,组内一位同学因能力有限贡献很少。在分配分数时(可自行评定成员贡献度),您会:
A. 坚持按实际贡献分配分数,这样对付出多的同学才公平。
B. 给大家打一样的分数,毕竟是一个团队,要讲团结和互助。
C. 给贡献少的同学稍低一点的分数,但不会低太多,以照顾其情面。
D. 听从组内大多数同学的意见。
*
8. 您如何理解“平等”与“公平”在现实中的关系?
A. 平等就是人人结果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B. 公平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结果不平等是正常的。
C. 公平是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但结果可以不同。
D. 没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
9. 您认为以下哪些行为是“爱国”的日常体现?(可多选)【多选题】
A. 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新闻。
B. 在网络上理性评论社会事件,不传播不实信息。
C. 购买和使用国货,支持民族品牌。
D. 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国家做准备。
E. 升国旗时肃立、行注目礼。
F. 感觉“爱国”很宏大,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
10. 当您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批评中国的负面言论时,您的第一反应和做法通常是?
A. 非常气愤,立即留言反驳。
B. 理性分析言论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则思考如何改进,如果失实则礼貌指正。
C. 不关心,不评论,直接划走。
D. 感到无奈和失落,但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
11.在现实生活中,当您的个人价值观(如追求自由、个性)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如倡导奉献、集体)不一致时,您通常会?
A. 主动调整自己,努力向社会主流价值观靠拢。
B.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但会在公共场合适当收敛。
C. 寻求一个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D. 感到困惑和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
12. 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最能说明一个人真正践行了“友善”价值观?
A. 主动利他:在自身不便时,仍能主动帮助陌生的弱者。
B. 互惠友好:对朋友和熟人很友善,也能对等收回情感回报。
C. 遵守公德:在公共场合能做到不打扰他人,保持基本礼貌。
D. 组织要求: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强制性志愿服务活动。
*
13.你如何评价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言行一致”程度?
A. 高度一致:我信奉的价值观与我的日常行为基本一致,很少感到矛盾。
B. 时常一致:在多数简单情境下能一致,但在复杂利益冲突中会动摇。
C. 知易行难:我明白很多道理(价值观),但现实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做到。
D. 依赖情境:我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情境和周围人的做法。
*
14. 你认为,当前是什么因素最主要地阻碍了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付诸行动?(单选)
A. 现实利益冲突:比如坚守诚信可能导致竞争失败,讲奉献可能损害个人时间。
B. 社会现象冲击: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公正或虚伪的现象,削弱了我践行动力。
C. 教育方式问题:价值观教育方式过于说教,未能真正触动内心。
D. 个人认知局限:我个人对某些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无法灵活运用于复杂现实。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