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模式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为了了解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与周边社区(指位于就读大学周边,与大学在教育、医疗、环境、交通等方面资源高度共享,人员活动区域高度交叉、由居民及驻在组织组成的区域)互动模式与优化路径,推动校社协同育人,我们设计了此问卷。调查采取匿名形式,所得数据仅用于课题研究,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市属高校在校生与北京城市社区互动模式调查研究”课题组

2025年6月24日

一、基本信息
*
1.

您的性别:

*
2.

您所在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
3.

您所在专业:

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含艺术、体育类)
理科专业
工科专业
艺术/体育类专业
其他专业(如医学、农学等)
*
4.

您的居住情况:

【多选题】
校内住宿
校外租房
本地家庭居住
*
5.

您家乡所在地:

直辖市
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县城或县级市
乡镇或农村
*
6.
您的政治面貌:
党员(含预备党员)
积极分子、发展对象
其他
*
7.

是否学生干部:

*
8.

是否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二、主要内容
*
9.
关系认知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大学生既是大学也是周边社区的一份子。
大学生既是大学也是周边社区的一份子。
大学生对于周边社区来说是个重要的资源。
大学生对于周边社区来说是个重要的资源。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维持正常生活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维持正常生活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取得丰富的专业学习成果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取得丰富的专业学习成果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拓展社交圈很重要。
与周边社区互动对大学生拓展社交圈很重要。
我所在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加强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所在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加强与周边社区互动。
*
10.
互动态度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我非常愿意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非常愿意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会纯粹为了服务社会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会纯粹为了服务社会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会出于个人兴趣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会出于个人兴趣与周边社区互动。
我比较在意与周边社区互动是否有益于我的专业学习。
我比较在意与周边社区互动是否有益于我的专业学习。
我比较在意与周边社区互动有没有学分或其他奖励。
我比较在意与周边社区互动有没有学分或其他奖励。
我比较在意与周边社区互动有没有物质报酬。
我比较在意与周边社区互动有没有物质报酬。
相对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我更愿意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
相对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我更愿意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
*
11.
互动模式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主要是购物、吃饭、看病、坐车等日常活动。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主要是购物、吃饭、看病、坐车等日常活动。
兼职工作(如做家教、餐馆打工等)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兼职工作(如做家教、餐馆打工等)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志愿服务(如助残助老、在社区课堂带教等)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志愿服务(如助残助老、在社区课堂带教等)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在驻在组织(如居委会、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等)实习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在驻在组织(如居委会、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等)实习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进行专业调研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进行专业调研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创业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创业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与居民聊天、交友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与居民聊天、交友是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主要方式。
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多为一次性或短期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多为一次性或短期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以大学生走进社区为主,而非周边社区居民与驻在组织走进校园。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以大学生走进社区为主,而非周边社区居民与驻在组织走进校园。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学生社团而非任课教师发起和组织。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学生社团而非任课教师发起和组织。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主要依赖通用知识和技能,而非专业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主要依赖通用知识和技能,而非专业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大多以组织活动名义进行,而非个体行动。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大多以组织活动名义进行,而非个体行动。
*
12.
互动收获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解决了个人日常生活问题。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解决了个人日常生活问题。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得到了实践课程学分。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得到了实践课程学分。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增强了公民责任意识。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增强了公民责任意识。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更好地了解了社会现实。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更好地了解了社会现实。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找到了个人价值感。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找到了个人价值感。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变得精神更加充实,心理更加健康。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变得精神更加充实,心理更加健康。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报酬。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报酬。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成功实现了就业创业。
我通过与周边社区互动成功实现了就业创业。
*
13.
存在问题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大学与周边社区的物理空间隔离妨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的互动。
大学与周边社区的物理空间隔离妨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的互动。
大学与周边社区之间缺乏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影响了互动活动的开展与可持续性。
大学与周边社区之间缺乏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影响了互动活动的开展与可持续性。
大学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制度安排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大学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制度安排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社区居民与驻在组织态度不积极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社区居民与驻在组织态度不积极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过于追求功利目的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的互动效果。
过于追求功利目的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的互动效果。
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积极性。
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积极性。
课业负担过重使大学生没有时间与精力与周边社区互动。
课业负担过重使大学生没有时间与精力与周边社区互动。
学生活动管理过于严格限制了大学生自发与周边社区互动。
学生活动管理过于严格限制了大学生自发与周边社区互动。
缺乏相关信息渠道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
缺乏相关信息渠道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
独善其身的自我追求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独善其身的自我追求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专业认知固化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专业认知固化影响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
*
14.
路径优化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政府应加强宣传并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宣传并提供政策支持。
大学应转变育人理念,将大学生与社区互动作为重要的育人途径。
大学应转变育人理念,将大学生与社区互动作为重要的育人途径。
大学应在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中体现对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要求。
大学应在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中体现对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的要求。
大学应改进教学方法,提倡服务性学习。
大学应改进教学方法,提倡服务性学习。
大学应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及成果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大学应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及成果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大学与社区应该共同设立专门的机构,作为组织、管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的平台。
大学与社区应该共同设立专门的机构,作为组织、管理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需要专门的活动空间或场地。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需要专门的活动空间或场地。
社区应该积极寻求大学支持,加强与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区应该积极寻求大学支持,加强与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需要一定的法律保障。
大学生与周边社区互动需要一定的法律保障。
大学校园应该向社会开放。
大学校园应该向社会开放。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