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问卷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源于国家卫健委关于“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课题,旨在了解在校女大学生女生(包含本硕博学生)对“是否愿意在校期间生育”的看法,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将严格保密,仅用于学术研究本问卷共分为两部分,共约10-15分钟完成请您根据个人真实情况作答。

第一部分:个人与家庭信息

*
1.
您的出生地为:
*
2.
您的现居住地为:
*
3.
您的学历为:
本科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7.
您的专业(可按所属学科门类大致选择,例如“文学类”或“工学类”):最少选择1项】
哲学类
经济学类
法学类
教育学类
文学类
历史学类
理学类
工学类
农学类
医学类
军事类
管理学类
艺术学类
其他专业请注明
*
8.
您目前的恋爱关系状态:
单身,未曾恋爱
单身,曾有恋爱经历
恋爱中,未婚
已订婚,未婚
已结婚(包含再婚)
离异
丧偶
其他请注明
*
9.
您的出生年份
*
10.
已生育子女的数量:
0个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
11.
您在校期间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多选)【多选题】
父母/亲属
兼职/实习收入
创业收入
奖学金/助学金
助学贷款
伴侣支持
其他请注明
*
12.
您每月的经济来源占比为(占比总和为100,如果没有填写0)?
父母/亲属
兼职/实习收入
创业收入
奖学金/助学金
助学贷款
伴侣支持
*
13.
您是否为独生子女:
*
14.
您的家庭所在地为:
城市
县城
农村
*
15.
您的家庭结构为:
双亲
单亲(父母离异或者一方去世)
重组家庭
其他请注明
*
16.
您母亲的文化程度: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学或大专
研究生
*
17.
您父亲的文化程度: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学或大专
研究生
*
18.
您的家庭年收入为:
<5万
5万以上-10万
10万以上-15万
15万以上-20万
20万以上-30万
30万以上-40万
40万以上-50万
50万以上
*
19.
您与您父母之间关于婚恋话题的沟通频率为:
经常谈论
偶尔谈论
几乎不谈
从不谈
*
20.
您认为家庭内部讨论重要决策时(如婚育问题)时的沟通氛围:
非常开放
比较自由
一般
较为压抑
完全无法沟通
*
21.
您的父母对您在大学期间生育的态度是?
强烈支持并主动提议
支持但尊重我的决定
中立不表态
不太支持但不会强烈反对
坚决反对
从未讨论过此话题
其他请注明
*
22.
如果您在大学阶段生育,您的家庭愿意对你们承担哪些育儿任务?(多选)【多选题】
经济资助
日常照顾孩子
社交活动陪伴
精神鼓励
协助寻找托育资源
不清楚
其他
*
24.
如果您育儿,谁能帮助您日常照顾孩子:
您的父母
伴侣的父母
亲戚
朋友
自己照顾
其他请注明
*
26.
您的父母当前的职业状态是?
父母均在工作岗位上
父母均已退休
父母一方在工作,另一方已退休
不清楚

第二部分

*
36.

不管是否结婚,您未来都想生孩子的程度?

从不这样
偶尔不这样
一般
偶尔这样
总是这样
*
37.
您希望一共生几个孩子(是了解您内心对家庭规模的预期设想,不代表实际计划)?
0个
1个
2个
3个
*
38.
如果必须要孩子的话,您预计可能会在什么时候要孩子?
25岁之前
25-29岁
30-35岁
36-40岁
40岁以上
*
39.
您对在大学读书期间生育孩子的态度是:
非常赞成
赞成
无所谓,顺其自然
不赞成
非常不赞成
*
40.
您的具体理由为?
*
41.
请给您自己在读期间生孩子的意愿打分。
完全不愿意(0)
非常愿意(100)
*
42.
您的婚育观念更偏向于:
早婚早育
早婚晚育
晚婚早育
晚婚晚育
不婚早育
不婚晚育
早婚不育
晚婚不育
不确定
其他情况请注明
*
43.
您认为经济独立对您决定在大学期间是否生育重要吗?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重要
不重要
非常不重要
*
44.
如果您对在读大学期间生育,您最担心的问题是?(可多选)最少选择1项】
学业延误
经济负担
无法平衡学业和育儿
就业机会减少
未来职业或学业规划
家庭成员的支持力度
社会评价
托儿服务的可用性与质量
孩子出生后,是否能保留个人时间和自由
其他(请注明)
*
45.
以下因素对女大学生群体大学期间生育意愿的影响情况,请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排序题】
  • 经济支持(如政府补贴、育儿津贴、学费或住宿费优惠/减免等)
  • 家庭支持(如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力度、父母协助育儿等)
  • 传统的家庭观念(如“养儿防老”)
  • 学校提供学业延期或灵活的学习安排(弹性学制、部分课时减免、科研考核豁免政策等)
  • 学校配套服务(如校内托育中心、亲子教室、哺乳室等)
  • 学校提供育儿技能培训课程
  • 社区服务支持(包括心理健康支持、营养指导)、托儿服务的可获得性和质量
  • 社会文化认同(如同学群体的接受度、教师的态度倾向、社交媒体舆论导向等)
  • 企业提供分阶段实习
  • 国家政策与法律支持(异地就学政策衔接、无薪产假等)
  • 个人发展(如对职业规划的影响、继续深造的可能性、个人时间支配自由度等)
*
46.
如果学校提供更多关于育儿的支持(如产假、托儿所、育儿假期等),您愿意在学期间生育吗(请设想这种情境下的可能意愿)?
完全不愿意
不太愿意
不确定
愿意
非常愿意
*
47.
如果学校提供学制上的灵活支持(如毕业延期毕业政策),您更愿意在学期间生育吗?
非常愿意
愿意
不确定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
48.
如果政府设立“高校在读母亲扶持计划”,提供经济援助和学业灵活安排,您会考虑在校期间生育吗?
完全不会
可能不会
不确定
可能会
完全会
*
49.
您最需要的社区生育支持服务是?(排序题)【排序题】
  • 24小时应急托育服务
  • 哺乳期营养餐配送
  • 亲子社交活动空间
  • 育儿技能培训课程
  •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 家庭矛盾调解服务
  • 社区提供的其他生育支持服务请注明:
*
50.
如果您所在社区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如免费托儿所、家长辅导服务等),您会愿意在校期间生育吗?
完全不愿意
不太愿意
不确定
愿意
非常愿意
*
51.
当前您所在社区已提供的生育服务有?(多选)【多选题】
普惠托育机构(15分钟可达)
哺乳室/尿布台等设施
家长互助组织
育儿补贴申领点
均未发现
不了解
其他生育服务请注明
*
52.
您希望政府或学校为支持生育而为女大学生提供哪些保障措施?(可多选)【多选题】
政府提供育儿津贴或补贴
提供灵活的学制、产假和育儿假
提供家庭和育儿相关的社会福利
改善教育体系和托儿服务
提供家庭税收减免或经济支持
改善学业与生活平衡的社会政策
其他请注明
*
53.
以下政策若实施,对您愿意在大学期间生育的影响程度,请按重要性排序:【排序题】
  • 生育补贴
  • 产假政策(如带薪产假)
  • 学费减免政策
  • 弹性学制(如学期延长、在线学习支持等)
  • 住房补贴或补助政策
  • 政府或学校提供的育儿假期政策
*
54.
如果您选择生育,您最关心的支持服务是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产假及育儿假期
学校是否提供学业延期或灵活安排
是否有完善的托儿服务
是否提供育儿津贴或补贴
是否能享受带薪病假或育儿假期
社会保障和医疗支持
心理健康支持
其他支持服务请注明
*
55.
您认为鼓励在校女大学生生育最为重要的是哪些政策?(可多选)【多选题】
提供全面的育儿假和产假
政府或学校提供育儿补贴
提供免费的托儿服务
改善学校/职场对生育女性的态度
提供更多的家庭支持政策
提供住房支持和购房补贴
改善社会环境与文化认知
其他政策请注明
*
56.
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生育相关的政策信息?(可多选)【多选题】
学校宣传
政府公告
网络媒体
家人朋友
没有关注
其他渠道请注明
57.
您认为当前学校、社会或政策环境中,哪些因素最显著地阻碍了女大学生的生育意愿?
58.
为更好地提升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育意愿,您认为政府、学校、社会或社区应在哪些方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请结合您的想法提出建议。

🎓 本问卷仅用于研究,不会涉及您的任何隐私,也不会单独分析个人信息;

📝 问卷提交后不可修改,请确保完整填写;
❤️ 再次感谢您的认真参与,您的意见对我们推动“更支持女生选择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