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短视频分级管理现状与认知差异调查(家长版)

尊敬的家长:您好!我们是湖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正在开展"未成年人短视频分级管理现状与认知差异"调研,旨在了解相关现状,为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参考。本次调查为匿名填写,不涉及你的个人隐私,且所有数据仅用于课题研究,大约花费你5-10分钟时间。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写,真诚感谢你的合作!
一、基本信息
*
1.您的性别:
*
2.您的年龄:
25岁及以下
26-35岁
36-45岁
46-55岁
56岁及以上
*
3.您的身份是(可多选):【多选题】
家长
教师
*
4.您孩子的学段:
幼儿园(3-6岁)
小学(7-12岁)
初中(13-15岁)
高中(16-18岁)
*
5.您孩子使用短视频的频率:
从不
偶尔(每周1-2次)
经常(每周3-5次)
每天
*
6.您是否主动了解过短视频平台的未成年人保护功能(如抖音青少年模式、B站儿童专区、亲子绑定监控等):
清楚核心规定(如14岁以下实名认证后自动锁定未成年人模式、单日使用上限40分钟等)
了解部分规定(仅知道青少年模式、亲子绑定等功能名称,不清楚具体规则)
模糊知晓(听过相关功能或规定,但不确定具体适用场景和要求)
完全不了解(未听说过任何相关保护功能及规定)
*
7.您的家庭监护类型:
父母共同监护
单亲监护
隔代监护(祖辈监护)
其他(如留守儿童委托监护)
二、分级管理认知层面
*
1.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未成年人短视频中需要屏蔽的不适宜内容(可多选)【多选题】
恶意改编内容(如加入血腥暴力动作语言等)
行为诱导类(如"胶带粘门"等危险模仿内容等)
价值导向类(如宣扬拜金主义的"童言表演"等)
事物认知度类(如浅易科普与专业知识区分)
其他_
*
2.请您进行判断未成年人短视频分级管理的下列分类依据,重要程度如何(0为非常不重要,10为非常重要)
年龄分段
内容风险等级
价值导向
认知复杂度
内容类型
*
3.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短视频分级相关信息(可多选):【多选题】
短视频平台公告(如青少年模式升级通知)
新闻媒体报道(如不良短视频查处、"雷电法杖"科普视频走红等事件)
学校通知/家长会/教研活动
社交平台分享
亲友/同事交流
政府/教育部门宣传(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解读)
教育类app/公众号推送
从未了解
其他_
*
4.您认为当前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分级功能"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多选题】
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优质科普、教育内容不足)
分级标准模糊(无法精准区分适龄内容与不良内容)
易被绕过(如用他人身份证注册、换手机号重新注册、修改系统时间等)
仍能刷到不适内容(如校园"擦边"视频、危险玩具制作教程、网络欺凌相关内容)
操作复杂不便使用
覆盖平台范围有限(部分小众平台无分级功能)
其他_
*
5.您是否知晓未成年人绕开分级管理的常见方式(可多选):【多选题】
从未知晓
更换账号/游客模式浏览
租用/冒用成年人账号
应用双开/修改设备设置
卸载重装规避限制
其他_
三、态度与行为层面
*
1.您对短视频平台推行"按年龄分级、精准过滤不适内容"的态度(如禁止向12岁以下推送危险挑战视频,向16岁以上适度开放正向时事内容):
强烈反对
不太支持
中立
比较支持
强烈支持
*
2 您认为短视频平台在执行"按年龄分级"时,最需优化的环节是(可多选):【多选题】
年龄识别的精准性
内容分类的细致度
分级规则的透明度
违规内容的处理效率
*
3 若短视频平台推出"家长可自定义孩子年龄分级内容权限"功能,您的态度是:
非常需要,能更好保障孩子接触健康内容
有必要,但需简化操作流程
无所谓,现有分级已足够
不需要,认为过度干预
*
4 您希望短视频平台在"正向时事内容"推送中,重点覆盖哪些领域(可多选):【多选题】
科技创新
社会公益
文化传承
国际热点
*
5.您是否会主动为孩子开启短视频分级功能/青少年模式:
从未
偶尔尝试
经常使用
一直使用(如设置独立密码防止关闭)
*
6.您认为哪个短视频平台的未成年人分级管理做的比较好?
抖音
快手
哔哩哔哩(B站)
小红书
微视
其他_
*
7.您是否遇到过未成年人受短视频不良影响的情况(可多选):【多选题】
从未
孩子模仿危险行为(如"胶带粘门""高空抛物"等)
沉迷短视频导致作息紊乱/学习分心
言语行为模仿低俗内容
过度关注网红生活而忽视现实学习
其他_
*
8.当发现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短视频时,您通常会(可多选):【多选题】
立即制止并关闭视频
开启分级功能屏蔽同类内容
与孩子沟通危害(如分析危险行为风险、低俗内容对价值观的影响)
向平台举报该内容
约定使用规则(如限定观看时长、筛选观看内容)
借助亲子绑定功能远程监控
其他_
*
9.您认为短视频分级管理对未成年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如避免价值观扭曲、减少危险行为模仿、引导接触"雷电法杖"类优质内容):
完全不能
不太能
不确定
比较能
完全能
四、责任归属与改进建议层面
*
1.您认为未成年人短视频分级管理的主要责任方是(可多选):【多选题】
短视频平台(技术防控、内容审核)
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标准、执法监督)
学校(网络素养教育、行为引导)
家长(日常监督、习惯培养)
未成年人自身
(提高自律与辨别能力)
社会公益组织(宣传普及)
内容创作者(制作适宜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
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
技术提供方(研发内容识别与过滤技术)
其他_
*
2.您认为家庭在分级管理中应承担的角色(可多选):【多选题】
主动开启分级功能并监督使用
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学习防护工具使用
与孩子共同观看优质短视频,加强互动引导
制定家庭短视频使用公约(时长、内容限制)
关注孩子短视频使用心理状态
无需承担
其他_
*
3.您认为学校在分级管理中应承担的角色(可多选):【多选题】
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信息辨别、风险防范)
向家长普及分级管理知识与防护技巧
引导学生创作/传播优质短视频内容
推动家校协同制定使用规则
收集学生短视频使用问题并反馈平台
无需承担
其他_
*
4.您认为当前分级管理实施的最大障碍是(可多选):【多选题】
缺乏统一的分级标准与审核细则
平台技术防控不足(无法精准识别不良内容)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对违规平台处罚偏轻)
家长/教师网络素养不足(不会用防护功能)
未成年人易通过多种方式规避限制
宣传普及不到位(多数人不知晓分级功能)
家庭监管缺位(留守儿童、家长无暇监管)
其他_
*
5.您对完善短视频分级管理的具体建议(可多选):【多选题】
制定全国统一的分级标准(明确各年龄段内容禁区与推荐范围)
强化平台技术防控(如人脸识别验证、设备绑定、动态监测违规内容)
丰富适宜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如学科同步教程、非遗文化、科普实验等)
加强政府常态化监管(严厉打击租号、代破解服务)
开展家校专项培训(教家长/教师使用防护功能与引导方法)
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明确平台责任追究机制(对分级落实不力的平台加重处罚)
其他_
五、开放题
*
1.您在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短视频、落实分级管理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孩子抵触青少年模式、隔代监护不会操作防护功能等)
*
2.针对未成年人短视频分级管理,您还有哪些具体的改进建议或期望?(如希望平台按学段细分内容池、学校开展案例式防护教学、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监护支持等)
结束语:
再次感谢您的耐心填写!您的回答对本次研究至关重要,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