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

*
您的姓名:
*
您的学号:
一、单选题(30道)
*
1.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
2. 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的阶段。
A. 最不利
B. 最有利
C. 较不利
*
3. 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 )电话报警。
A. 110
B. 120
C. 119
*
4. 报警时应说明的内容不包括( )
A. 火灾地点
B. 燃烧物质
C. 报警人家庭住址
*
5. 身上着火时,应立即( )
A. 奔跑呼救
B. 用手拍打火焰
C. 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
6.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乘坐( )逃生。
A. 电梯
B. 楼梯
C. 跳楼
*
7. 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在( )区域时表示正常。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
8. 常用的ABC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 )火灾。
A. 固体物质
B. 液体
C. 金属
*
9. 使用灭火器时,应站在火灾的( )方向。
A. 上风向
B. 下风向
C. 侧风向
*
10. 灭火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
A. 冷却法
B. 隔离法
C. 窒息法
D. 冲击法
*
11. 室内消火栓的水带长度一般为( )米。
A. 10
B. 20
C. 30
*
12.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实行( )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
13.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 每月
B. 每季度
C. 每半年
*
14.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不包括( )
A.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B.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C.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E.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能力
*
15.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 )
A. 吸烟
B. 使用明火
C. 吸烟和使用明火
*
16.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 )的规定。
A. 消防安全
B. 物资管理
C. 安全管理
*
17. 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应( )
A. 立即报告并报修
B. 自行修理
C. 不予理会
*
18.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米。
A. 1.1
B. 1.2
C. 1.3
*
19. 公共娱乐场所的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 )个。
A. 1
B. 2
C. 3
*
20. 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 )
A. 使用各种水源
B. 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
C. 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D. 以上都是
*
21. 单位的消防档案一般由( )保管。
A. 消防安全管理人
B. 消防安全责任人
C. 档案管理人员
*
22. 消防安全培训应当包括( )等内容。
A. 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B.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D.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E. 以上都是
*
23. 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 ),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A. 消防安全责任
B. 管理责任
C. 使用责任
*
24.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 )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 无偿
B. 有偿
C. 自愿
*
25.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 )材料。
A. 可燃
B. 易燃
C. 不燃、难燃
*
26.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备消防器材,并在动火后( )小时内进行检查。
A. 1
B. 2
C. 3
*
27. 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 )标准。
A. 行业
B. 企业
C. 地方
*
28.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 )标准。
A. 消防安全
B. 产品质量
C. 安全管理
*
29. 对建筑消防设施( )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 每年
B. 每半年
C. 每季度
*
30. 单位的( )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A. 法定代表人
B. 主要负责人
C. 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多选题(10道)
*
1.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包括( )
A.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B.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C.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
2.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
A. 冷却法
B. 隔离法
C. 窒息法
D. 抑制法
*
3. 常用的灭火器类型有( )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水基型灭火器
D. 泡沫灭火器
*
4.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有( )
A. 火势蔓延快
B. 疏散困难
C. 扑救难度大
D. 易形成立体火灾
*
5. 人员密集场所包括( )
A. 商场、市场
B. 公共娱乐场所
C. 医院、学校
D. 体育场馆、会堂
*
6. 火灾报警时应说明的内容有( )
A. 火灾地点
B. 燃烧物质
C. 火势大小
D. 报警人姓名和电话
*
7. 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 )
A.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B.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C. 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D.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
8. 发现火灾隐患后,应当( )
A. 立即消除
B. 无法立即消除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
C.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
D.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
9. 消防安全培训的对象包括( )
A.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B.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C.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D. 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的人员
*
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有( )
A. 疏散走道内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
B.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C. 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
D.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三、判断题(20道)
*
1.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
*
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
3.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是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
*
4.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
*
5.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6. 发现火灾隐患后,应当立即消除;无法立即消除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 )
*
7. 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
*
8.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当保持畅通,不得堵塞、占用。( )
*
9.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和使用明火。( )
*
10.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
*
11. 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
*
12.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
*
13.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
*
14.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备消防器材,并在动火后3小时内进行检查。( )
*
15. 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
*
16. 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
*
17. 单位的消防档案一般由消防安全管理人保管。( )
*
18. 消防安全培训应当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等内容。( )
*
19. 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使用各种水源、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等。( )
*
20. 公共娱乐场所的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 )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