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AI工具使用与学术诚信认知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同学:
        您好!我是山西财经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如何影响科研实践的学术调查。
        本问卷旨在了解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中使用AI工具的现状、态度及其相关的学术规范认知。您的宝贵意见将为理解这一新兴趋势、促进AI技术的负责任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大约需要占用您5-7分钟时间,所有数据仅用于整体统计分析,并将严格保密。诚挚感谢您的支持与贡献!
*
1.
您所在的一级学科领域是?
A.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
B.工程技术科学(如机械、电子、计算机、土木、材料等)
C.农业科学
D.医学与生命科学
E.人文社会科学(如经济、法律、管理、教育、文学、历史等)
F.交叉学科
G.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2.
您当前的身份是?
A.本科生
B.硕士研究生
C.博士研究生
D.博士后
E.讲师/助理教授
F.副教授
G.教授/研究员
H.其他科研人员或教学人员(请注明)_________
*
3.

您的年龄段是?

A.25岁及以下
B.26-35岁
C.36-45岁
D.46-55岁
E.56岁及以上
*
4.
您从事或参与科研工作的累计年限是?
A.尚无经验或少于1年
B.1-3年
C.4-10年
D.11-20年
E.20年以上
*
5.

您在科研工作中使用AI工具(如ChatGPTDeepSeekGrammarlyAI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等)的频率是?

A.几乎每天
B.每周数次
C.每月数次
D.很少使用
E.从未使用
*
6.
您主要使用AI工具从事哪些科研活动?(可多选)【请选择1-5项】
A.文献检索与综述
B.研究思路启发与概念生成
C.实验设计与方案优化
D.数据收集、清洗与预处理
E.数据分析和建模
F.代码编写与调试
G.论文辅助写作(如润色语言、检查语法、调整结构)
H.图表制作与可视化
I.期刊选择和投稿信撰写
J.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7.
总体而言,您认为当前AI独立生成的内容能否达到学术发表的标准?
A.完全能够
B.部分能够(如在特定环节辅助)
C.基本不能
D.完全不能
*
8.
您如何看待AI工具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
A.非常有帮助,能显著提升效率
B.有一定帮助,但必须经过严格的人工审核与修改
C.帮助有限,且可能影响原创性
D.不应在学术写作中使用
E.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9.

您是否认为学术界(如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等)有必要针对AI生成内容的使用制定明确的规范?

A.非常有必要
B.有一定必要
C.不太必要
D.完全没必要
E.不确定
*
10.

您对学术诚信相关的基本规范(如防止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的了解程度是?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了解
D.不太了解
*
11.
您是否清楚了解您所在单位或目标投稿期刊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界定与处罚措施?
A.非常清楚
B.比较清楚
C.听说过但不清楚细节
D.完全不清楚
*
12.
您认为目前学术界关于科研人员使用AI工具的规范和政策是否清晰、充分?
A.非常清晰和充分
B.比较清晰,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C.比较模糊,缺乏具体指引
D.非常缺乏,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E.不了解相关情况
*
13.
如果科研人员在使用AI工具时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如未恰当声明AI贡献),您认为责任主体在于?
A.科研人员自身应负全责
B.AI工具的开发者应负主要责任
C.科研机构或期刊的规范缺失应负主要责任
D.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划分
E.不确定
*
14.
根据您的理解,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或可能构成学术不端?(可多选)【请选择1-5项】
A.使用AI生成或显著修改数据/图表而未在论文中明确声明
B.使用AI生成论文核心文本(如引言、讨论)而未声明
C.使用AI对实验数据进行有目的的“优化”或操纵以符合假设
D.将AI生成的不准确或虚构的文献作为真实引用
E.在论文中未以适当方式(如致谢、方法部分)披露AI辅助情况
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15.
您如何看待AI工具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
A.AI只是工具,学术不端的根源在于使用者的诚信意识
B.AI工具的易得性和强大功能可能诱发或降低学术不端的心理门槛
C.两者关系复杂,需要综合看待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
16.
您认为加强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规范培训教育,对于防范AI使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否有帮助?
A.非常有帮助
B.比较有帮助
C.帮助有限
D.没有帮助
E.不确定
*
17.
对于如何引导科研人员规范、负责任地使用AI工具,您还有哪些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