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术部新生经验分享会调查问卷

模块一:基本信息

*
1.
你的专业
汉语言文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匡亚明班,文学与史学双学位)
拔尖基地(中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

模块二:关于大学学习

2.

关于大学学习,你目前有哪些担忧或困惑?

【多选题】
学分、绩点、平均分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这些指标分别关乎着什么?
怎么区分公选课、限选课、必修课?哪些课程计入成绩?
综测加分有哪些指标?如何获取综测加分?
期末考试都有哪些形式?如何科学备考?
怎样登录知网?如何查找外刊?
其他(请注明)

模块三:关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3.

你目前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如何?

完全不了解
仅听说过名称,不清楚具体内容
了解部分类型
有过简单参与经历
4.

你希望分享人重点讲解“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哪类信息?

【多选题】
信息获取渠道(如官方平台、高校合作项目等)
参与门槛与准备事项(如时间要求、技能需求等)
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如沟通难题、任务推进障碍等)
活动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实际价值(如能力提升、简历加分等)
5.

你是否关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经历与学业、个人规划的平衡”?

非常关注,担心占用学习时间
比较关注,想了解高效平衡方法
不太关注,先以参与体验为主
完全不关注
6.

你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参与存在哪些顾虑?

【多选题】
找不到靠谱、有意义的活动
不知道如何在活动中发挥自身价值
担心活动经历对未来发展帮助有限

模块四:关于竞赛

7.

你目前参与学科或创新创业竞赛的意愿如何?

非常感兴趣,正在积极寻找机会
有一定兴趣,但还在观望
不太了解,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决定
目前没有参与计划
8.

如果你尚未开始准备竞赛,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缺乏竞赛信息获取渠道,不知道有哪些合适的竞赛
担心能力不足,不敢尝试
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平衡学业与竞赛
找不到合适的队友和指导老师
其他(请注明)
9.

在竞赛准备方面,你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具体指导?

【多选题】
竞赛信息的筛选与评估方法
个人能力提升路径与资源推荐
团队组建与协作的有效模式
项目选题与方案设计的实用技巧
其他(请注明)
10.

学姐将分享她从“小白”到获奖的完整竞赛心路历程。对于这样的真实个人故事,你最希望听到哪些细节?

【多选题】
她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比如如何鼓起勇气报名、如何找到第一个队友和指导老师的。
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具体解决的?
整个竞赛过程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个瞬间或“高光时刻”是什么?
除了奖项,这次经历带来的最大成长和软实力提升是什么?
如果重来一次,她会在哪个环节做得更好?有什么“踩坑”经验可以提醒我们?
其他(请注明)
模块五:关于考证
11.

你目前对大学期间各类证书的认知和准备情况是?

完全不清楚有哪些证书值得关注
已了解一些常见证书,但不清楚其具体价值或报考要求
已了解部分证书的作用,正在考虑或规划中
已有明确的考证计划或正在备考
12.

在确定要考取哪些证书时,你更关注哪些方面?

【多选题】
证书与个人学业发展的关联度
证书的含金量及社会认可度
考试难度、时间投入与成功率
报考条件与时间安排
其他(请注明)
13.

在备考过程中,你预计自己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多选题】
难以平衡考证与专业学习的时间
缺乏高效的备考方法和学习资源
难以坚持长期学习,动力不足
不了解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
其他(请注明)
14.

你最希望分享人重点介绍哪些考证相关的经验?

【多选题】
如何根据个人目标选择有价值的证书
常用的备考资源、平台与学习方法推荐
时间规划建议:如何协调学业与考证
证书在升学、就业中的实际作用体现
应试技巧与心态调整经验

模块六:关于大学生涯规划

15.

你对未来的初步规划是?

争取保研
准备考研
出国留学
直接就业
其他(请注明)
16.

规划制定依据

【多选题】
个人兴趣与职业志向
行业发展前景与就业市场需求
家庭建议与资源支持
相关自媒体报道与分享内容
校园讲座或前辈经验分享
尚未明确,暂随大流
其他(请注明)
17.

当前规划准备进度

未开始,仅初步想法
已收集信息(如目标院校/企业、考试要求)
已制定初步计划(如学习时间表、实习安排)
正在执行计划(如备考、完善履历、准备申请材料)
遇到困难停滞中(可补充困难类型)

模块七:增补

18.

作为萌新的你对大学生活还有哪些问题呢?请补充在下方(选填)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