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调研问卷(面向参赛学生)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
1.
您的姓名:
*
2.
性别
*
3.
您的指导教师:
*
4.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其他
*
5.
专业
人文艺术类
经管类
理学类
工学类
医学类
其他
*
6.
参与大创项目的次数
首次参与
第二次参与
参与第三次及以上
*
7.
你参加的竞赛有哪些:【多选题】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其他

第二部分 创新创业动机

*
8.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选项来评估您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期待:

1 - 非常不同意 2 - 不太同意 3 - 一般 4 - 比较同意 5 - 非常同意

12345
希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希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渴望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个人理想
渴望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个人理想
希望通过竞赛获得行业或学校的认可能增强创业的信心
希望通过竞赛获得行业或学校的认可能增强创业的信心
希望通过创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希望通过创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创新创业经历有助于未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创新创业经历有助于未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希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积累人脉和行业资源
希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积累人脉和行业资源

第三部分 创新创业政策与资源支持

*
9.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选项表达您对创新创业大赛政策的了解情况: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太同意3 - 一般4 - 比较同意 5 - 非常同意
12345
我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扶持政策
我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扶持政策
我了解学校为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者提供的具体支持措施
我了解学校为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者提供的具体支持措施
我认为创新创业大赛政策在资源分配上公平合理
我认为创新创业大赛政策在资源分配上公平合理
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能够满足实践需求
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能够满足实践需求
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资金能够支持项目完成
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资金能够支持项目完成
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第四部分 大赛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根据您的情况,选择以下选项表达您对贵校创新创业大赛管理机制的了解情况: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太同意3 - 一般4 - 比较同意 5 - 非常同意

*
10.

管理机制

12345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高效配合,解决参赛中的实际问题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高效配合,解决参赛中的实际问题
从报名到决赛的每个环节(如通知、评审、评审等)透明,没有繁琐手续
从报名到决赛的每个环节(如通知、评审、评审等)透明,没有繁琐手续
大赛评价维度(如创新性、可行性)合理
大赛评价维度(如创新性、可行性)合理
学校提供的项目经费能覆盖项目需求
学校提供的项目经费能覆盖项目需求
大赛能提供企业导师指导、实习机会、技术转化渠道,帮助项目落地
大赛能提供企业导师指导、实习机会、技术转化渠道,帮助项目落地
大赛激励措施多元化(除奖金外,还有学分认定、推免加分等)
大赛激励措施多元化(除奖金外,还有学分认定、推免加分等)
大赛成果孵化平台充足
大赛成果孵化平台充足
大赛反馈机制通畅(如赛后复盘、项目跟踪、收集赛制改进建议)
大赛反馈机制通畅(如赛后复盘、项目跟踪、收集赛制改进建议)
*
11.

赛前宣传

12345
大赛的宣传渠道丰富多样
大赛的宣传渠道丰富多样
宣传内容清晰明了,让我很容易了解大赛的主题和要求
宣传内容清晰明了,让我很容易了解大赛的主题和要求
宣传活动能够激发我对创新创业大赛的兴趣
宣传活动能够激发我对创新创业大赛的兴趣
宣传时间安排合理,提前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宣传时间安排合理,提前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宣传中提供的参赛案例对我有吸引力
宣传中提供的参赛案例对我有吸引力
*
12.

赛事培训

12345
赛事培训内容全面,涵盖了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赛事培训内容全面,涵盖了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课程的安排合理,时间分配得当
培训课程的安排合理,时间分配得当
培训讲师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解答我的疑问
培训讲师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解答我的疑问
培训形式多样(如线上讲座、线下实践教学等)
培训形式多样(如线上讲座、线下实践教学等)
培训后提供实践机会,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创新实践中
培训后提供实践机会,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创新实践中
*
13.

赛事激励

12345
大赛设置的奖金和荣誉对参赛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大赛设置的奖金和荣誉对参赛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大赛为获奖者提供了后续的创业支持(如创业孵化、导师辅导等)
大赛为获奖者提供了后续的创业支持(如创业孵化、导师辅导等)
大赛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我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大赛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我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大赛对参赛者的努力和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
大赛对参赛者的努力和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
大赛的激励措施对我的职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赛的激励措施对我的职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14.

赛制设置

12345
大赛的赛制公平公正,所有参赛者都有平等的机会
大赛的赛制公平公正,所有参赛者都有平等的机会
赛制规则清晰明确,容易理解
赛制规则清晰明确,容易理解
赛制设置合理,能够充分考察参赛者的创新创业能力
赛制设置合理,能够充分考察参赛者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赛的评审标准科学合理,能够客观评价参赛项目
大赛的评审标准科学合理,能够客观评价参赛项目
赛制安排紧凑,能够有效推进赛事进程
赛制安排紧凑,能够有效推进赛事进程
*
15.

赛事周期

12345
大赛的周期安排合理,既不过于仓促,也不过于冗长
大赛的周期安排合理,既不过于仓促,也不过于冗长
大赛的各个阶段(报名、初赛、复赛、决赛)时间安排清晰明确
大赛的各个阶段(报名、初赛、复赛、决赛)时间安排清晰明确
在赛事周期内,组织方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在赛事周期内,组织方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大赛的周期设置能够适应不同参赛者的准备情况和进度
大赛的周期设置能够适应不同参赛者的准备情况和进度
大赛的周期安排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小,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参赛
大赛的周期安排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小,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参赛

第五部分 创新创业能力

根据您的情况,选择以下选项表达您在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后的感受:

1 - 非常不符合 2 - 不太符合 3 - 一般 4 - 比较符合 5 - 非常符合

*
16.

创新创业意识

12345
我会主动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新商业模式的出现等动态。
我会主动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新商业模式的出现等动态。
我习惯对现有的信息、观点或方法提出质疑和反思。
我习惯对现有的信息、观点或方法提出质疑和反思。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
在尝试新事物或做决策前,我会主动评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尝试新事物或做决策前,我会主动评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17.

创新创业知识储备

12345
我熟练系统的掌握所在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
我熟练系统的掌握所在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
我了解并关注其他相关学科(如管理、经济、设计等)的基本知识。
我了解并关注其他相关学科(如管理、经济、设计等)的基本知识。
我了解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主要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了解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主要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对目标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参与者和竞争格局有清晰的了解。
我对目标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参与者和竞争格局有清晰的了解。
*
18.

创新创业核心能力

12345
我善于从市场需求、技术变革或社会问题中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
我善于从市场需求、技术变革或社会问题中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
我擅长有效统筹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来支持决策。
我擅长有效统筹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来支持决策。
我能够有效的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
我能够有效的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
当项目遇到突发问题或挫折时,我能保持冷静并迅速寻找解决方案。
当项目遇到突发问题或挫折时,我能保持冷静并迅速寻找解决方案。
我能将创新概念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我能将创新概念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
19.
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12345
我能熟练运用与创新创业项目相关的核心技术或工具。
我能熟练运用与创新创业项目相关的核心技术或工具。
我能够将技术知识有效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产品。
我能够将技术知识有效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产品。
我了解不同的商业模式类型(如订阅制、平台模式等)及其适用性。
我了解不同的商业模式类型(如订阅制、平台模式等)及其适用性。
我能够制定清晰的项目计划,并推进目标达成。
我能够制定清晰的项目计划,并推进目标达成。
我能从用户需求出发完成产品的原型设计与迭代。
我能从用户需求出发完成产品的原型设计与迭代。
*
20.

创新创业心理素质

12345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一次失败的经历会让我彻底放弃尝试。
一次失败的经历会让我彻底放弃尝试。
在遭遇挫折或压力时,我能较快地调整心态,恢复积极状态。
在遭遇挫折或压力时,我能较快地调整心态,恢复积极状态。
我会定期反思自己不足,并据此改进。
我会定期反思自己不足,并据此改进。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