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00:00:00
浙江省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调查问卷
录音中...
*
1.
您的性别:
请选择
男
女
不方便透露
*
2.
您的年龄:
请选择
25岁以下
26-35岁
36-45岁
45岁以上
*
3.
您目前所在单位(可多选):
【多选题】
街道机关(办事处各科室)
社区(居委会)
网格(专职网格员)
党组织(村社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等)
其他
*
4.
您从事基层工作(含街道、社区、村社)的年限:
1年及以下
1–3年
3–5年
5–10年
10年以上
*
5.
您目前的职务类型:
领导干部(股级/科级及以上)
社区“两委”成员
一线社区工作者
专职网格员
兼职网格员/楼道长/小组长
其他
*
6.
您所在岗位目前主要工作内容是(可多选):
【多选题】
民政、社保、帮困救助
人口管理、网格巡查
信访矛调、综治维稳
党建、组织生活
城市管理、环境卫生
物业管理、小区治理
企业服务、园区服务
其他
*
7.
您的最高学历:
请选择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
8.
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以下哪些数字化平台或系统?(可多选)
【多选题】
“浙政钉”
“浙里办”后台或相关管理端
综治/网格化管理系统
“五常小区在线服务系统”等小区治理平台
“企业码”“企常通”“智慧园区”等企业服务系统
“智慧五常”“街道数字驾驶舱”等系统
其他
*
9.
您平均每天大约有多少工作时间用于在电脑或手机上操作各类数字平台、填报数据?
请选择
1小时以内
1–2小时
2–4小时
4小时以上
说不清/工作不固定
*
10.
您自评分自己使用数字化系统(电脑端、手机端)的熟练程度
非常熟练
比较熟练
一般
不太熟练
很不熟练,需要别人经常帮忙
*
11.
您接受过与数字化平台有关的哪些培训?(可多选)
【多选题】
街道/区里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
线上视频培训/录播教程
同事一对一带教
平台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基本没怎么参加过培训,主要靠自己摸索
其他
*
12.
您目前日常需要登录的不同系统/APP数量,大致有:
1-3个
4-6个
7-9个
10个及以上
说不清
*
13.
整体来看,数字化改革(包括“智慧五常”“小邻通”等)对您日常工作的效率影响如何?
效率明显提高
有所提高
变化不大
反而更麻烦
不好判断
*
14.
整体来看,数字化改革对您日常工作的负担影响如何?
明显减轻,报表/跑腿等工作减少
有所减轻
基本没变化
反而加重,线上线下“两头跑”
不好判断
*
15.
在信息填报方面,您是否经常遇到“同一类数据在不同系统重复录入”的情况?
经常出现,很突出
偶尔出现
不多,偶尔能做到系统之间自动关联
几乎没有重复录入
不清楚/不涉及填报工作
*
16.
与数字化改革前相比,以下哪些方面确实得到了一定改善?(可多选)
【多选题】
不但没改善,反而更复杂
居民诉求流转更顺畅、流程更清晰
任务派单、督办提醒更及时
数据查询更方便,减少“翻档案”“问别人”
部门间沟通协同更顺畅
会议、文件、通知等通过“浙政钉”等线上流转更高效
基本没什么变化
其他
*
17.
在处理群众“线上反映问题”(如通过“小邻通”“浙里办”“12345”等)时,相比群众线下上门、打电话,您感受如何?
【多选题】
线上问题更好归类、追踪,便于办理
办理压力加大,量明显增多
线上线下的问题都要兼顾,工作更碎片化
线上线下差别不大
我所在岗位很少直接受理群众诉求
*
18.
您是否觉得当前的数字化平台有“为了留痕”“为了考核”而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操作?
非常明显,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有一定程度存在
事实存在,但可以接受
几乎不存在
不好评价
这一部分是关于具体平台使用体验的调查。若您从未使用某平台,可直接勾选“不适用/未使用”。
*
19.
关于“小邻通”或“五常小区在线服务系统”等小区治理平台,您的总体评价是:
业务功能贴近实际需求,帮了大忙
有帮助,但功能还不够完善/太复杂
用得不多,可有可无
基本不用/居民端活跃度不高
不适用/未使用
*
20.
就您观察,居民通过线上平台报事、投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很高,已成为主要渠道
一般,线上线下都差不多
不高,仍以线下为主
不清楚/与我工作关系不大
*
21.
对“智慧五常”“街道数字驾驶舱”等街道级系统,您感受到的主要作用是:
【多选题】
方便领导掌握整体情况和数据态势
有助于自己一线了解任务清单、工作进度
主要是展示效果,实际使用不多
不太清楚里面具体有哪些功能
不适用/未接触
*
22.
如果您从事企业服务或园区工作:“企业码”“企常通”“智慧园区”等工具对您工作帮助:
明显提升园区/企业信息掌握和精准服务能力
有一定帮助,但操作和数据维护工作量较大
作用不明显
不适用/不做企业服务
这一部分是关于数字化平台下数据共享与部门协同的调查。
*
23.
在实际工作中,您感受到的数据共享状况更接近于:
部门间数据基本可以共享,信息流转顺畅
部分业务数据能共享,但很多还是“各管一块”
约等于没有,大部分数据需要打电话或发函找上级部门要
不清楚
*
24.
当上级部门通过数字平台下达任务、进行“精准管控”时,您是否觉得基层有足够条件和能力“接得住”?
基本可以承接,压力可控
任务较多,压力偏大
有些要求偏理想化,基层现实条件难以完全做到
经常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导致基层疲于应付
不好评价/与我岗位关系较小
*
25.
您所在单位是否有通过积分、评比、奖励等机制,鼓励居民/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参与治理(如积分兑换、小区评议等)?
有,且执行较好
有一些尝试,但效果一般
目前还没有
不清楚
*
26.
您觉得目前本单位在数字化应用方面提供的支持(培训、硬件设备、技术人员对接等)总体如何?
支持力度较大,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一般,有支持但不系统
较薄弱,很多问题要自己想办法
几乎没有专门支持
不好评价
*
27.
在使用数字化平台过程中,您遇到过(或见到过)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多选题】
系统操作复杂、界面不友好
需要频繁切换不同系统/APP
服务器/网络不稳定(卡顿、崩溃)
缺少统一培训和操作手册
手机/电脑配置跟不上,系统运行卡顿
上级要求多、考核多,压力大
缺少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员
对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人员支持不足
在推广居民端应用时阻力大
几乎没有困难
其他
*
28.
您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加强?(可多选)
【多选题】
更系统、针对性更强的业务+系统操作培训
简化系统功能和流程,减少无效点击和重复录入
统一入口,整合多个系统到一个平台或“账号体系”
配备更多信息化专干或技术支持力量
优化绩效考核,减少“留痕式”任务
增强对基层一线意见的反馈采纳机制
其他
*
29.
整体来说,您对五常街道当前“数智赋能基层治理”的满意度如何?
很不满意
很满意
1
2
3
4
5
*
30.
从基层一线角度出发,您认为当前数字化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矛盾是:
【多选题】
平台和系统过多、碎片化严重
线上填报、留痕任务过重,积分考核压力大
与基层实际需求脱节,功能“不接地气”
数据共享不足,仍然存在“信息孤岛”
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线上办事困难,矛盾集中到基层
基层参与设计、反馈的渠道不畅
尚未形成可持续运维和更新机制
其他
*
31.
如果要给“五常街道数字化治理总体情况”打一个分(1–10分,10分为非常好),您会给:
非常不满意
非常满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
32.
您认为今后推进“五常街道数智治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多选题】
深度整合现有平台,推动“一个入口、多种服务”
更加围绕基层一线业务流程进行系统重塑
加强与阿里等辖区数字经济企业的合作共建
注重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线下兜底服务
完善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制度
优化绩效考核,突出实效导向
建立常态化的需求征集和用户反馈机制
其他
33.
您还有哪些对五常街道数字化治理、线上办事服务的意见或建议?
(开放题,可不填)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浙江省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调查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