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体系方面。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应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在学期间的最低毕业学分为175,其中必修理论课114学分,选修理论课2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外)模块4学分。课程体系分为八个模块,分别是人文社科、数学及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自主发展课程平台、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课外)。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本专业的重点课程包括:
(1)人文社科类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数学及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3)工程基础类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电波与天线等;(4)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基础、通信电路与系统、检测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FPGA系统设计、测控系统原理与应用;
(5)工程实践类课程:认知实习、检测技术综合实践、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生物信号检测与处理工程实践、测控系统工程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