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调研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调查。

      本研究旨在了解城乡幼儿园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请您根据自身真实情况作答,问卷不设对错之分,您的回答仅用于学术研究,所有数据将严格保密,不涉及任何个人隐私,请放心填写。问卷大约需要10–15 分钟完成。您的每一次点击与选择,都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
1.
性别
A. 男
B. 女
*
2.
年龄(周岁)
*
3.
学历
A. 博士研究生
B. 硕士研究生
C. 本科
D. 大专
E. 中专
F. 高中
G. 初中及以下
*
4.
教龄(年)
*
5.
岗位
A. 主班教师
B. 配班教师
C. 保教主任/年级组长
D. 园务/教研管理
E. 其他(请注明:)
*
6.
专业技术职称
A. 未定级
B. 三级/四级
C. 二级
D. 一级
E. 高级及以上
*
7.
班级年龄段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
8.
班额(在册幼儿数)
A. ≤20
B. 21–30
C. 31–35
D. ≥36
*
9.
每周任教节次
A. ≤10
B. 11–15
C. 16–20
D. ≥21
*
10.
园所性质
A. 公办
B. 民办
*
11.
所在地区
A. 省会
B. 直辖市
C. 县级市
D. 县域
E. 乡镇
F. 其他(请注明:)
*
12.
园所规模(按班级数)
A. ≤5班
B. 6–10班
C. 11–20班
D. ≥19班
*
13.
是否配备信息化专岗
A. 是
B. 否
*
14.
设备可得性(数量与完好度)
A. 非常不足
B. 不足
C. 一般
D. 充足
E. 非常充足
*
15.
网络条件(带宽与稳定性)
A. 很差
B. 较差
C. 一般
D. 较好
E. 很好
*
16.
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近一学期)
A. 从不
B. 偶尔(每月1–2次)
C. 有时(每周1次)
D. 经常(每周2–3次)
E. 总是(几乎每天)
*
17.
家园沟通使用平台频率(近一学期)
A. 从不
B. 偶尔
C. 有时
D. 经常
E. 总是
*
18.
每周技术相关备课/制作/数据整理时间
A. <1小时
B. 1–2小时
C. 3–4小时
D. 5–6小时
E. ≥7小时
*
19.
每周课堂内使用技术的时间
A. <30分钟
B. 30–60分钟
C. 1–2小时
D. 2–4小时
E. ≥4小时
*
20.
常用硬件(可多选)【多选题】
A. 平板
B. 电脑
C. 投影/大屏
D. 交互白板
E. 录播/摄像
F. 音频/麦克风
G. 其他(请注明:)
*
21.
常用软件/平台(可多选)【多选题】
A. 微信/企业微信
B. 钉钉
C. ClassIn
D. 学习通/雨课堂
E. 本地教研平台
F. 问卷/数据平台
G. 幼教专用APP
H. 其他(请注明:)
*
22.
园内是否有信息化使用规范/数据安全制度
A. 是
B. 否
*
23.
是否接受过隐私与数据安全培训
A. 是
B. 否
*
24.
近一年参加信息化培训总时长
A. 无
B. <6小时
C. 6–12小时
D. 13–30小时
E. >30小时
*
25.
培训类型(可多选)【多选题】
A. 任务驱动工作坊
B. 课堂观摩
C. 教研共同体
D. 课题式研修
E. 驻校辅导(含远程连线)
F. 微课/微证书(碎片化能力升级)
G. 师徒制/同伴结对(含城乡结对/校地联合)
H. 混合式培训(线上+线下)
I. 数据素养训练营
J. 其他(请注明:)
*
26.
培训内容(可多选)【多选题】
A.设备/平台基础操作与维护
B.数据与隐私保护
C.未成年人合规与数字伦理
D.幼儿适宜的课程整合(DAP:少屏优质、游戏化、探究化)
E.课堂互动与管理(注意力、屏幕时间、数字规则)
F.家园沟通与协作(平台使用、 农村家庭数字鸿沟应对)
G.形成性评价与数据素养(观察工具、证据驱动调整)
H.专业反思与成长(实践档案、微课研修、开放资源)
I.自主支持型教学领导与制度设计(赋权结构与关系支持)
J.技术焦虑缓解与自我效能提升(渐进脚手架、成功经验迁移)
K.其他(请注明:)
*
27.
同伴/教研支持频率
A. 从不
B. 偶尔
C. 每月一次
D. 每两周一次
E. 每周一次及以上
*
28.
是否参与教研共同体
A. 否
B. 是
*
29.
是否参与课题
A. 否
B. 是
*
30.
是否参与行动研究
A. 否
B. 是
*
31.
园所对信息化的考核/指标强度
A. 几乎无要求
B. 偶有要求
C. 有明确指标
D. 较高强度
E. 高强度且与绩效挂钩
*
32.
家长对信息化期待程度
A. 很低
B. 较低
C. 一般
D. 较高
E. 很高
*
33.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作答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园内在选择数字工具时,会尊重我对教学情境的专业判断。
园内在选择数字工具时,会尊重我对教学情境的专业判断。
我可以在活动节奏与技术使用时机上作出自主选择。
我可以在活动节奏与技术使用时机上作出自主选择。
园里统一要求使用某一平台,几乎不给选择空间。
园里统一要求使用某一平台,几乎不给选择空间。
园里会提供明确的技术使用目标与达成标准。
园里会提供明确的技术使用目标与达成标准。
我能获得可操作的资源与及时反馈(如示范课)。
我能获得可操作的资源与及时反馈(如示范课)。
技术应用的要求经常表述含糊,让我无所适从。
技术应用的要求经常表述含糊,让我无所适从。
同伴愿意分享技术整合经验并给予鼓励。
同伴愿意分享技术整合经验并给予鼓励。
信息技术教研共同体里,我感到被接纳与支持。
信息技术教研共同体里,我感到被接纳与支持。
涉及技术整合时,我常被迫“各自为战”。
涉及技术整合时,我常被迫“各自为战”。
使用信息技术更多是我出于教学需要与意愿的选择。
使用信息技术更多是我出于教学需要与意愿的选择。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我能决定何时、如何把技术融入活动。
我能决定何时、如何把技术融入活动。
我主要是被迫而非自愿地在课堂上用技术。
我主要是被迫而非自愿地在课堂上用技术。
我有把技术用好的把握。
我有把技术用好的把握。
面对新应用,我能较快上手并用于教学。
面对新应用,我能较快上手并用于教学。
一想到课堂用技术,我就担心频繁出错。
一想到课堂用技术,我就担心频繁出错。
在技术整合上,我有人可以请教与协作。
在技术整合上,我有人可以请教与协作。
我的技术实践能得到同事或领导的认可。
我的技术实践能得到同事或领导的认可。
谈到信息技术教学时,我常感到孤立无援。
谈到信息技术教学时,我常感到孤立无援。
我出于好奇与兴趣主动尝试新工具。
我出于好奇与兴趣主动尝试新工具。
设计含技术的活动时,我常感到投入与享受。
设计含技术的活动时,我常感到投入与享受。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使用技术时,我很少体验到乐趣。
使用技术时,我很少体验到乐趣。
我认为技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与幼儿核心经验。
我认为技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与幼儿核心经验。
当技术做法与我的教育理念一致时,我更愿意采用。
当技术做法与我的教育理念一致时,我更愿意采用。
我觉得技术与教学关系不大。
我觉得技术与教学关系不大。
如果不用技术,我会对自己有点过不去。
如果不用技术,我会对自己有点过不去。
我担心不用技术会被认为观念落后。
我担心不用技术会被认为观念落后。
即使不用技术,我也不会因此感到内疚。
即使不用技术,我也不会因此感到内疚。
我使用技术主要是因为考核或检查的要求。
我使用技术主要是因为考核或检查的要求。
来自上级或家长的外部期待会促使我用技术。
来自上级或家长的外部期待会促使我用技术。
没有外部要求时,我就很少考虑使用技术。
没有外部要求时,我就很少考虑使用技术。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我看不出在课堂用技术能带来什么实质改变。
我看不出在课堂用技术能带来什么实质改变。
我不清楚怎样用技术才能产生教学效果。
我不清楚怎样用技术才能产生教学效果。
条件具备时,我仍觉得难以把技术真正用起来
条件具备时,我仍觉得难以把技术真正用起来
我能独立完成常用设备/应用的基本设置与维护。
我能独立完成常用设备/应用的基本设置与维护。
我能识别并保护幼儿与家长的隐私与数据安全。
我能识别并保护幼儿与家长的隐私与数据安全。
我对数据安全风险不太在意。
我对数据安全风险不太在意。
我会优先选择“少屏优质”的技术活动支持幼儿探究与游戏。
我会优先选择“少屏优质”的技术活动支持幼儿探究与游戏。
我能把技术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我能把技术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为了“有技术”,我会堆砌应用而不顾适宜性。
为了“有技术”,我会堆砌应用而不顾适宜性。
我能围绕明确目标恰当嵌入技术。
我能围绕明确目标恰当嵌入技术。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选择技术前,我会先明确内容与幼儿学习需要。
选择技术前,我会先明确内容与幼儿学习需要。
我常先定技术工具,再去补充教学目标。
我常先定技术工具,再去补充教学目标。
我会用技术促进同伴互动与语言表达。
我会用技术促进同伴互动与语言表达。
我能借助规则与提示管理注意力与屏幕时间。
我能借助规则与提示管理注意力与屏幕时间。
引入技术后,课堂更容易分散而难以管理。
引入技术后,课堂更容易分散而难以管理。
我能用合适的平台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学习情况。
我能用合适的平台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学习情况。
我会与同事共备、共享技术资源。
我会与同事共备、共享技术资源。
与家长或同事的技术沟通只在出问题时才进行。
与家长或同事的技术沟通只在出问题时才进行。
我会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形成性评价(如观察记录、即时反馈)。
我会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形成性评价(如观察记录、即时反馈)。
我能基于数据结果调整教学与支持策略。
我能基于数据结果调整教学与支持策略。
我通常只看总分,不关注过程性证据。
我通常只看总分,不关注过程性证据。
我会在平台上进行微课研修或观摩学习并应用到课堂。
我会在平台上进行微课研修或观摩学习并应用到课堂。
我有记录、反思并分享技术整合实践的习惯。
我有记录、反思并分享技术整合实践的习惯。
忙起来时,我很少做与技术相关的教学反思。
忙起来时,我很少做与技术相关的教学反思。
*
34.
过去一学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最大困难(开放题)
*
35.
您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或资源(开放题)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