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5

*
1.
301. 2.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是 ( A )
A.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
B.使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 ○
C.使中性粒细胞减少
D.使血小板减少 ○
E.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者,使淋巴细胞增加
*
2.
302. 3.下列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的是 ( D )
A. 中毒性菌痢 ○
B.爆发型流行性脑膜炎 ○
C.败血症 ○
D.角膜溃疡 ○
E.心包炎
*
3.
303. 4.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 D )
A.糖皮质激素 ○
B.抗组胺药 ○
C.去甲肾上腺素 ○
D. 肾上腺素 ○
E.阿托品
*
4.
304. 5.下列糖皮质激素药物中,属于长效类的是 ( C )
A.氢化可的松 ○
B.泼尼松 ○
C.倍他米松 ○
D.泼尼松龙 ○
E. 曲安西龙
*
5.
305. 6.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 ( D )
A. 胃酸分泌减少 ○
B.血糖降低
C.促进骨骼发育 ○
D.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
*
6.
306. 7.氢化可的松可用于 ( A )
A. 自身免疫性疾病 ○
B.精神分裂症 ○
C.骨折 ○
D.霉菌感染 ○
E. 胃溃疡
*
7.
307. 8.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
A. 严重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必须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
B. 糖皮激素可出现反跳现
C.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肉芽组织增生 ○
D.糖皮质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E.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8.
308. 9.关于糖皮激素抗炎作用原理错误的是 ( C )
A.诱导脂皮素 1 的生成,使炎症介质减少
B.抑制诱导型 NO 合成酶的表达,阻断炎症介质的产生
C.促进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加速组织修复
D.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产生
E.抑制黏附分子的生物效应
*
9.
309. 10.不属于糖皮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 ( B )
A.诱发高血压 ○
B.耳毒性和肾毒性
C.诱发或加重感染 ○
D.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
E. 中枢兴奋
*
10.
310. 11.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B )
A.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
B.反跳现象
C.诱发消化性溃疡 ○
D.糖尿病、高血压
E.骨质疏松、肌肉萎缩
*
11.
311. 12.关于糖皮质激素诱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机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B )
A.抑制胃黏液分泌 ○
B.抑制胃酸分泌
C.刺激胃蛋白酶分泌 ○
D. 降低胃肠黏膜抵抗力
E.延缓溃疡愈合
*
12.
312. 13.地塞米松抗休克作用机制不包括 ( C )
A.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组织损伤
B.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
C.稳定溶酶体膜,增加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D.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兴奋心脏、加强心脏收缩力
E.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
13.
313. 14. 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表现不包括 ( E )
A.满月脸 ○
B.水牛背 ○
C.水肿 ○
D.低血钾 ○
E.低血压
*
14.
314. 15.下列哪一种疾病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C )
A.感染性休克 ○
B. 中毒性菌痢 ○
C.骨折 ○
D.荨麻疹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
15.
315. 16.严重肝病时不宜用 ( B )
A.氢化可的松 ○
B.泼尼松 ○
C. 曲安西龙 ○
D.地塞米松 ○
E.倍他米松
*
16.
316. 17.不属于糖质激素药物的是 ( E )
A.氢化可的松 ○
B.泼尼松 ○
C. 曲安西龙 ○
D.地塞米松 ○
E.保泰松
*
17.
317. 18.长期应用糖皮激素对代谢的影响不包括 ( B )
A.促进糖原异生 ○
B.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C.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 ○
D.增高血浆胆固醇水平
E.促进皮下脂肪分解
*
18.
318. 19.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理作用不包括 ( C )
A.抗炎作用 ○
B.允许作用 ○
C.增强免疫 ○
D.抗过敏 ○
E.抗休克
*
19.
319. 20.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代谢紊乱,不包括哪个 ( B )
A.骨质疏松 ○
B. 降低血糖 ○
C.低血钾 ○
D. 向心性肥胖 ○
E.肌肉消瘦、皮肤变薄
*
20.
320. 1.肥胖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轻症糖尿病患者宜选用下列哪一药物 ( E )
A.50%葡萄糖 ○
B.普通胰岛素
C.精蛋白锌胰岛素 ○
D. 甲苯磺丁脲
E.苯乙双胍
*
21.
321. 2. Ⅰ 型糖尿病宜选用 ( A )
A.胰岛素 ○
B. 肾上腺素 ○
C.糖皮质激素 ○
D.麻黄素 ○
E.青霉素
*
22.
322. 3.胰岛素不良反应不包括 ( B )
A.低血糖症 ○
B.肝损害 ○
C.过敏反应 ○
D.脂肪萎缩 ○
E.胰岛素抵抗
*
23.
323. 4. 以下不属于胰岛素增敏剂的是 ( C )
A.罗格列酮 ○
B. 吡格列酮 ○
C.美沙酮 ○
D. 曲格列酮 ○
E.恩格列酮
*
24.
324. 5. 以下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是 ( B )
A.胰岛素 ○
B. 阿卡波糖 ○
C.糖皮质激素 ○
D.二甲双胍 ○
E.氯磺丙脲
*
25.
325. 6. 哪一种是长效胰岛素制剂 ( B )
A.普通胰岛素 ○
B.精蛋白锌胰岛素
C.珠蛋白锌胰岛素 ○
D.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E.单组分胰岛素
*
26.
326. 7. 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 C )
A.增加血清糖原水平
B.减弱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
C.刺激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
D.使细胞 cAMP 减少
E.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
27.
327. 8.胰岛素与氯磺丙脲类的共同不良反应是 ( C )
A.肝损害 ○
B.粒细胞缺乏 ○
C.低血糖症 ○
D. 胃肠反应 ○
E.黄疸
*
28.
328. 9.使用胰岛素的常用给药途径是 ( E )
A. 口服 ○
B.静脉注射 ○
C.肌肉注射 ○
D.皮下注射 ○
E.B 和 D
*
29.
329. 10.有降血糖及抗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 B )
A. 甲苯磺丁脲 ○
B.氯磺丙脲 ○
C.格列苯脲 ○
D.格列吡嗪 ○
E.格列齐特
*
30.
330. 11. 引起胰岛素急性抵抗性的诱因,哪一项是错误的 ( E )
A.并发感染 ○
B.手术 ○
C.严重创伤 ○
D.酮症酸中毒 ○
E.血液 pH 升高
*
31.
331. 1.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化学结构中的哪部份有关 ( D )
A.苄基 ○
B.苄酰基 ○
C.饱和噻唑环 ○
D. β-内酰胺环 ○
E.羧基
*
32.
332. 2.关于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为繁殖期杀菌剂 ○
B.对人毒性小
C.对 G-性菌作用弱 ○
D.为静止期杀菌剂
E.抗菌效果不受脓液的影响
*
33.
333. 3.青霉素 G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B )
A.抑制造血系统 ○
B.变态反应 ○
C. 肾损 ○
D.听神经损害 ○
E.二重感染
*
34.
334. 4. 目前认为引起青霉素过敏的主要物质是 ( B )
A.青霉噻唑多肽 ○
B.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烯酸
C.青霉吡唑酸 ○
D.青霉胺
E. 以上均不是
*
35.
335. 5.对青霉素易产生耐药性的致病菌是 ( D )
A.链球菌 ○
B.肺炎球菌 ○
C.炭疽杆菌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大肠杆菌
*
36.
336. 6.苯唑西林的抗菌特点 ( C )
A.抗菌谱窄、不耐酸、不耐酶
B.抗菌谱窄、耐酸、不耐酶
C.抗菌谱窄、耐酸、耐酶
D.抗菌谱广、不耐酸、不耐酶
E.抗菌谱广、耐酸、不耐酶
*
37.
337. 7.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抗菌谱窄 ○
B.对繁殖期细菌有效 ○
C.对β-内酰胺酶稳定
D.毒性小、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
E.杀菌力强
*
38.
338. 8.下述氨苄西林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 )
A.与青霉素 G 无交叉过敏反应 ○
B.对粪链球菌的作用优于青霉素 G
D.耐酸可口服 ○D.耐酸可口服
D.耐酸可口服 ○D.耐酸可口服 C.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E. 不耐酶
*
39.
339. 9.关于青霉素类药物描述正确的是 ( E )
A.耐酸、均可口服 ○
B.耐β-内酰胺酶
C.抗菌谱广 ○
D.主要应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E.有交叉过敏反应
*
40.
340. 10.对β-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的药物 ( B )
A.阿莫西林 ○
B. 甲氧西林 ○
C.羧苄西林 ○
D.氨苄西林 ○
E.青霉素
*
41.
341. 11.关于青霉素不正确的描述是 ( D )
A.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敏感菌细胞壁粘肽合成
B.不宜与红霉素合用
C.对人体毒性小
D. 抗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肌注可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现象
*
42.
342. 12.氨苄西林抗菌机制是 ( B )
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
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
E.抑制菌体的 DNA 回旋酶而抑制 DNA 的合成
*
43.
343. 13.金葡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 ( A )
A.产生灭活青霉素的β-内酰胺酶 ○
B.产生蛋白水解酶
C.合成对氨苯甲酸 ○
D.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E.产生钝化酶
*
44.
344. 14.具有一定肾毒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 D )
A.青霉素 G ○
B.头孢吡肟 ○
C. 阿莫西林 ○
D.头孢唑啉 ○G B.头孢吡肟 C. 阿莫西林 D.头孢唑啉
○A.青霉素 G ○B.头孢吡肟 ○C. 阿莫西林 ○D.头孢唑啉 ○G B.头孢吡肟 C. 阿莫西林 D.头孢唑啉
*
45.
345. 15.破伤风首选 ( C )
A.青霉素+链霉素 ○
B.青霉素+氯霉素 ○
C.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
D.青霉素+红霉素 ○
E.青霉素+头孢菌素
*
46.
346. 16.下列对头孢唑啉的评价哪点是不正确的 ( D )
A.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
B.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 ○
C.不耐酸,需注射给药
D.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第二、三代弱 ○
E.有肾脏毒性
*
47.
347. 17.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B )
A.对 G+菌强于第一代 ○
B.对 G-菌强于第一代、第二代
C.对β-内酰胺稳定性差 ○
D. 肾毒性大
E.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
*
48.
348. 18.下列哪项对青霉素 G 的描述是错误的 ( D )
A.为繁殖期杀菌剂
B.不耐酸,不可口服应用
C.对阳性菌作用强且对人体毒性小
D.对β-内酰胺酶稳定
E.几乎全部以原形经尿排泄
*
49.
349. 19.下列哪种抗菌药物不属于杀菌剂 ( D )
A.青霉素 ○
B.头孢菌素类 ○
C.链霉素 ○
D.红霉素 ○
E. 多黏
*
50.
350. 20.关于青霉素的合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
A.青霉素 G+链霉素 ○
B.青霉素 G+红霉素
C.青霉素 G+四环素 ○
D.青霉素 G+苯唑西林
○C.青霉素 G+四环素 ○D.青霉素 G+苯唑西林
*
51.
351. 21.下列哪一药物最易引起过敏性休克 ( B )
A.庆大霉素 ○
B.青霉素 G ○
C.卡那霉素 ○
D.红霉素 ○G C.卡那霉素 D.红霉素
○A.庆大霉素 ○B.青霉素 G ○C.卡那霉素 ○D.红霉素 ○G C.卡那霉素 D.红霉素
*
52.
352.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是 ( C )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B.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 RNA 的合成 ○
E.抑制 DNA 复制
*
53.
353. 2.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 ( D )
A. 口服有效 ○
B. 易过敏 ○
C. 易产生二重感染 ○
D. 易产生胃肠道反应 ○
E. 易耳聋
*
54.
354. 3. 多粘菌素仅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 A )
A. 易致肾损 ○
B. 易致手足麻木 ○
C. 易致共济失调 ○
D.易致呼吸抑制 ○
E. 易致过敏 4.关于红霉素,不正确的描述是 ( B )
*
55.
355. 6.属抑菌药的是 ( C )
A.青霉素类 ○
B.头孢菌素类 ○
C.克拉霉素 ○
D.氨基苷类 ○
E. 多粘菌素类
*
56.
356. 7.大环内酯类对下述哪类(个)细菌无效 ( C )
A.革兰氏阳性菌 ○
B.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 ○
C.大肠杆菌 ○
D.军团菌 ○
E.耐药金葡菌
*
57.
357. 8.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可 ( E )
A. 明显扩大抗菌谱 ○
B.耐药机制不同 ○
C. 明显增强抗菌活性 ○
D. 降低毒性
E.可出现交叉抗药性
*
58.
358. 9.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 ( D )
A.红霉素 ○
B. 乙酰螺旋霉素 ○
C.麦迪霉素 ○
D.强力霉素 ○
E.罗红霉素
*
59.
359. 10.军团菌肺炎宜选用 ( D )
A.青霉素 G ○
B.氨苄青霉素 ○
C.羧苄青霉素
D.红霉素 ○
E.第一代头孢菌 1
*
60.
360. 1.下列不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 ( E )
A.庆大霉素 ○
B.卡那霉素 ○
C.链霉素 ○
D.新霉素 ○
E.强力霉素
*
61.
361. 2.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点哪个是错误的 ( E )
A.对 G—杆菌作用强 ○
B.属于杀菌剂
C.有一定的肾毒性和耳毒性 ○
D.全身用药必须注射给药
E.本类药物之间无交叉抗药性
*
62.
362. 3 链霉素对哪种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 D )
A.土拉菌病 ○
B. 鼠疫 ○
C.结核病 ○
D.绿脓杆菌感染 ○
E.链球菌感染
*
63.
363. 4. 链霉素的急性毒性反应可选用何药治疗 ( A )
A.葡萄糖酸钙 ○
B.AD ○
C.NA ○
D.苯海拉明 ○
E.地塞米松
*
64.
364. 5.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机理主要是 ( C )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B.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抑制细菌 RNA 的合成
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
*
65.
365.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错误的是 ( E )
A.神经肌肉接头阻断 ○
B.过敏 ○
C. 肾损 ○
D.听神经损害 ○
E.二重感染
*
66.
366. 7.沙雷菌属引起的泌尿道感染首选 ( D )
A.苯唑西林 ○
B.氯霉素 ○
C.妥布霉素 ○
D.庆大霉素 ○
E.青霉素
○G
*
67.
367. 8.下列哪种抗菌药物适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 ( C )
A.青霉素 G ○
B.红霉 ○
C.庆大霉素 ○
D.林可霉素 ○G B.红霉 C.庆大霉素 D.林可霉素
○A.青霉素 G ○B.红霉 ○C.庆大霉素 ○D.林可霉素 ○G B.红霉 C.庆大霉素 D.林可霉素
*
68.
368. 9.下列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E )
A.对 G 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B.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C.对静止期细菌有杀灭作用
D. 口服难吸收,可用于胃肠道消毒
E.抗菌作用主要与其抑制细菌细胞壁有关
*
69.
369. 10. 易致肾功能损害的抗生素是 ( D )
A.红霉素 ○
B.青霉素 G ○
C.强力霉素 ○
D.氨基糖苷类 ○G C.强力霉素 D.氨基糖苷类
○A.红霉素 ○B.青霉素 G ○C.强力霉素 ○D.氨基糖苷类 ○G C.强力霉素 D.氨基糖苷类
*
70.
370. 11. 鼠疫最有效的抗生素是 ( B )
A.青霉素 ○
B.链霉素 ○
C.磺胺嘧啶 ○
D.红霉素 ○
E.A+B
*
71.
371. 12.庆大霉素治疗无效的是 ( B )
A.绿脓杆菌感染 ○
B.结核性脑膜炎
C.大肠杆菌所致尿路感染 ○
D.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败血症
E.细菌性心内膜炎
*
72.
372. 13. 氨基糖苷类中,对肾脏毒性最小的是 ( D )
A.庆大霉素 ○
B.卡那霉素 ○
C.新霉素 ○
D.丁胺卡那霉素 ○
E.妥布霉素
*
73.
373. 14.能增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作用的药物是 ( A )
A.速尿 ○
B.氢氯噻嗪 ○
C.氨苄西林 ○
D.青霉素 ○
E.醋氨酚
*
74.
374. 15.下列不属于氨基糖苷类的共性 ( A )
A.对 G 阴性杆菌及结核菌作用差 ○
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C.肠道难吸收 ○
D.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损害
E. 肾毒性
*
75.
375. 16.卡那霉素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是由于 ( D )
A. 口服不易吸收 ○
B. 易产生过敏性休克 ○
C.抗菌谱窄
D.不良反应大,疗效不突出 ○
E.对革兰阳性菌无效
*
76.
376. 17.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形成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容易产生 ( B )
A.水解酶 ○
B.钝化酶 ○
C.菌体细胞膜改变
D.大量 ○PABA ○
E.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
77.
377. 18.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氨基糖苷类药物 ( E )
A.庆大霉素 ○
B.妥布霉素 ○
C.丁胺卡那霉素 ○
D.卡那霉素 ○
E.链霉素
*
78.
378. 1. 四环素类药物的主要不同点 ( E )
A.化学性质 ○
B.抗菌范围 ○
C.抗菌原理 ○
D.临床应用 ○
E.药动学
*
79.
379. 2. 多价阳离子主要抑制哪种药物的肠道吸收 ( D )
A.青霉素 ○
B.氯霉素 ○
C.红霉素 ○
D. 四环素 ○
E.螺旋霉素
*
80.
380. 3.哪种不良反应与氯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有关 ( C )
A.二重感染 ○
B.灰婴综合症 ○
C.骨髓造血机能障碍 ○
D.过敏反应 ○
E.消化道反应
*
81.
381. 4.治疗伤寒的最为有效的药物是 ( A )
A.氯霉素 ○
B.青霉素 ○
C.链霉素 ○
D.庆大霉素 ○
E.强力霉素
*
82.
382. 5. 四环素可治疗哪些疾病 ( E ) 【多选题】
A.立克次体感染
B.衣原体感染
C.支原体感染
D.螺旋体感染
E. 以上都是
*
83.
383. 6.哪一项不属于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E )
A. 胃肠反应 ○
B.二重感染 ○
C.抑制骨牙生长 ○
D.肝损 ○
E.耳毒性
*
84.
384. 7.主要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的抗生素是 ( B )
A.羧苄西林 ○
B.氯霉素 ○
C. 四环素 ○
D.链霉素 ○
E.强力霉素
*
85.
385. 8.氯霉素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 A )
A.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
B.灰婴综合征 ○
C. 胃肠道反应 ○
D.二重感染 ○
E.影响牙齿发育
*
86.
386. 9. 四环素首选用于哪一病原微生物感染 ( A )
A.支原体肺炎 ○
B.大肠杆菌感染 ○
C.伤寒杆菌感染 ○
D.肺炎球菌感染 ○
E.病毒感染
*
87.
387. 10.八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四环素药物,因该类药物会引起 ( D )
A.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
B.抑制骨髓功能 ○
C.灰婴综合征 ○
D.影响骨牙发育 ○
E. 易致黄疽
*
88.
388. 11.长期应用四环素类,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宜选用 ( C )
A.青霉素 G ○
B.氨苄青霉素 ○
C.万古霉素 ○
D.链霉素 ○G B.氨苄青霉素 C.万古霉素 D.链霉素
○A.青霉素 G ○B.氨苄青霉素 ○C.万古霉素 ○D.链霉素 ○G B.氨苄青霉素 C.万古霉素 D.链霉素
*
89.
389. 12. 易引起灰婴综合征的抗生素是 ( A )
A.氯霉素 ○
B. 四环素 ○
C.二性霉素 ○
D.多粘菌素 ○
E.卡那霉素
*
90.
390. 13.支原体肺炎可首选 ( A )
A. 四环素 ○
B.氯霉素 ○
C.青霉素 ○
D.复方新诺明 ○
E.庆大霉素
*
91.
391. 14.下列哪种抗菌药物最适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 ( C )
A.青霉素 G ○
B.红霉素 ○
C.庆大霉素 ○
D.林可霉素 ○G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林可霉素
○A.青霉素 G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林可霉素 ○G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林可霉素
*
92.
392. 15. 四环素类可首选用于 ( C )
A.伤寒、副伤寒 ○
B.绿脓杆菌感染 ○
C.斑疹伤寒 ○
D.军团病 ○
E. 阿米巴痢疾
*
93.
393. 16.关于氯霉素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
A.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不用于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
B.早产儿、新生儿不宜使用 ○
C.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
D.立克次体严重感染 8 岁以下儿童可用
E.主要在肝内代谢、故严重肝功能不良者不宜使用
*
94.
394. 17.最易引起二重感染的抗生素是 ( B )
A.链霉素 ○
B. 四环素 ○
C.二性霉素 ○
D.多粘菌素 ○
E.卡那霉素
*
95.
395. 18.下列哪种抗菌药最易引起粒细胞下降 ( D)
A.红霉素 ○
B.磺胺嘧啶 ○
C.头孢菌素 ○
D.氯霉素 ○
E. 四环素
*
96.
396. 19. 鼠疫首选的抗生素是 ( E )
A.青霉素 G
B.氯霉素
C.头孢拉定
D.红霉素
E. 四环素+链霉素
*
97.
397. 20.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B )
A. 胃肠道反应 ○
B.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
C.肝损害 ○
D.二重感染 ○
E.牙齿黄染
*
98.
398. 21. 四环素的抗菌谱不包括 ( E )
A.肺炎球菌 ○
B.立克次体 ○
C.肺炎支原体 ○
D.大肠杆菌 ○
E.绿脓杆菌
*
99.
399. 22.能用于治疗立克次体感染的抗菌药物是 ( B )
A.磺胺甲基异恶唑 ○
B. 四环素 ○
C.链霉素 ○
D.庆大霉素 ○
E. 多粘菌素 B
*
100.
400. 23.氯霉素的不良反应中,哪种与抑制蛋白质合成有关 ( D )
A.二重感染 ○
B.灰婴综合征 ○
C.皮疹等过敏反 ○
D.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E.消化道反应 24.斑疹伤寒首选药是 (C )
*
101.
401. 1.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 ( D )
A.二氢叶酸还原酶 ○
B.二氢叶酸合成酶 ○
C.抑制 RNA
D.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 ○
E.抑制细胞壁合成
*
102.
402. 2.有关喹诺酮类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抗菌谱广 ○
B.可杀菌 ○
C.本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
D.有光敏 ○
E.对
○G—强
*
103.
403. 3. 以下哪个不属于喹诺酮类药物 ( D )
A.氟哌酸 ○
B.环丙沙星 ○
C.氟嗪酸 ○
D.水杨酸 ○
E.氧氟沙星
*
104.
404. 4.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 B )
A.干扰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
B.干扰细菌二氢蝶酸合成酶
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
D.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E. 回旋酶
*
105.
405. 5.复方新诺明是指 ( C)
A.SD+TMP ○
B.SIZ+SD ○
C.SMZ+TMP ○
D.SIZ+SMZ ○
E.SD+SMZ
*
106.
406. 6.关于甲氧苄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
A.抗菌谱与磺胺药相似 ○
B.常与磺胺药合用 ○
C. 口服吸收慢
D.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
E.长期使用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
107.
407. 7.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 ( A )
A.不损害肝脏 ○
B.过敏反应 ○
C.神经系统反应 ○
D.早产儿可至黄疸 ○
E. 肾损害
*
108.
408.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首选预防药是 ( A )
A.SD 口服 ○
B.P.G 注射 ○
C.P.G 鞘内注射 ○
D.氯霉素口服 ○G 注射 C.P.G 鞘内注射 D.氯霉素口服
○A.SD 口服 ○B.P.G 注射 ○C.P.G 鞘内注射 ○D.氯霉素口服 ○G 注射 C.P.G 鞘内注射 D.氯霉素口服
*
109.
409. 9.磺胺类药物中,首选 SD 治疗流脑的原因是 ( B )
A.能杀菌 ○
B.脑脊液内浓度高 ○
C.毒性小 ○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E.不损害肾
*
110.
410. 10.蛋白结合率最低,易通过各种组织的磺胺药是 ( B )
A.磺胺脒 ○
B.磺胺嘧啶 ○
C.磺胺甲基异恶唑 ○
D.磺胺异恶唑 ○
E.周效磺胺
*
111.
411. 11.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 E)
A.增强抗菌疗效 ○
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 防止过敏反应 ○
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
E. 防止肾损害
*
112.
412. 12.竞争性对抗磺胺类药物作用的物质是 ( B )
○A.GABA
○B.PABA
○C.PAS
○D.PAM-Cl
○E.Penicillin
*
113.
413. 13.细菌对磺胺药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 C )
A.产生水解酶 ○
B 产生钝化酶
C.改变叶酸合成途径 ○
D.快速水解 PABA
E.改变叶酸的结构
*
114.
414. 14.有关磺胺类药物叙述错误的是 ( D )
A.为人工合成品 ○
B.抗菌谱较广 ○
C. 易产生耐药性
D.大部份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E.主要不良反应是肾损害
*
115.
415. 15.关于呋喃妥因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D )
A.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 ○
B.可致胃肠反应 ○
C.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D.在血中不被破坏 ○
E.长期服用可致肺损伤
*
116.
416. 16.对绿脓杆菌作用强的磺胺类药物是 ( E )
A.SMZ ○
B.TMP ○
C.SIZ ○
D.SD ○
E.SD-Ag
*
117.
417. 1.第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物是 ( E )
A.克霉唑 ○
B.两性霉素 B ○
C.灰黄毒素 ○
D.制霉菌素 ○
E.酮康唑
*
118.
418. 2.抗病毒药不包括 ( C )
A.金刚乙胺 ○
B.利巴伟林 ○
C.萘替芬 ○
D.扎西他滨 ○
E.干扰素
*
119.
419. 3.两性霉素 B 的应用注意点不包括 ( D )
A.定期检查心电图 ○
B.静脉滴注前常服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
C.毒性大
D.可以口服给药 ○
E.定期查血钾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
120.
420. 4.静脉滴注时常见寒颤、高热、呕吐的药物是 ( B )
A.灰黄霉素 ○
B.两性霉素 B ○
C.制霉菌素 ○
D.克霉唑 ○
E. 多粘菌素 B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