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需求调查问卷
录音中...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精准梳理1-12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打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特开展本次调查。您长期扎根教学一线,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困扰有着最直观的观察与经验,您的回答将直接为后续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提供关键依据。请结合您所教年级的实际情况,真实、具体地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础信息
*
您的姓名是
*
您教授的学段是
小学
初中
高中
*
您任职的学校是
实验小学
大庆路学校
翠屏小学
凤翔小学
松山小学
西城小学
寺口小学
苏家店小学
杨础小学
观里小学
官道小学
亭口小学
庙后小学
唐家泊小学
蛇窝泊小学
大柳家小学
连家庄小学
桃村小学
大庄头小学
铁口小学
*
您任职的学校是
实验中学
翠屏中学
庄园中学
松山学校
庙后学校
桃村中学
唐家泊中学
蛇窝泊中学
观里中学
苏家店中学
寺口中学
*
您任职的学校是
一中
二中
*
1.您的教龄:
1-5年
6-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
2.您当前主要任教年级:
1年级
2年级
3年级
4年级
5年级
6年级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11年级
12年级
请根据您当前所任教的年级,结合日常工作中对大多数学生典型表现的观察进行填写。如果在选项中未能涵盖您所观察到的重要现象,请您在“其他
”方框处进行简要、具体地描述(例如:可填写典型的行为、现象或关键词)。您的完整反馈对我们勾勒出完整的年级心理画像至关重要。
*
*
1.(自我意识)您认为一年级学生在认识自己方面,最需要加强的是:
【多选题】
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
区分“我的”和“别人的”物品
能初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喜欢的颜色、运动)
在活动中能表达“我想要”或“我不喜欢”
其他
*
*
2.(学会学习)您认为此阶段课堂学习主要的困难是:
【多选题】
坐不住,来回晃动或随意离开座位
听不懂复杂指令
遇到一点困难就拒绝尝试
注意力短暂,很难集中精神听讲
其他
*
*
3.(人际交往)一年级学生最需引导的社交行为:
【多选题】
学习轮流和等待,不争抢文具、玩具
面对困难主动寻求帮助
在提醒下能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遵守简单规则
其他
*
*
4.(情绪管理)一年级学生最常出现的情绪问题:
【多选题】
常用哭闹、尖叫、肢体动作(如打人)代替语言表达情绪
害怕尝试新活动(如不敢玩滑梯)
在游戏、比赛等活动中难以自控,行为失控(如兴奋大叫、推挤)
情绪易受感染(见别人哭自己也哭)
其他
*
*
5.(生活适应)此阶段学生最需培养的生活技能:
【多选题】
自己整理书包和课桌
做事有条理、不拖拉
区分上课铃和下课铃
其他
*
*
6.(生命关怀)最适合一年级的生命教育内容:
【多选题】
认识身体主要部位及隐私保护(如“背心裤衩覆盖处不让碰”)
爱护植物或小动物
了解基本安全规则(如对陌生人保持警惕)
熟悉学校应急疏散的路线和信号
其他
*
*
1(自我意识)此阶段学生开始表现出:
【多选题】
在意老师表扬和批评(如“为什么只夸他不夸我”)
用“好孩子/坏孩子”等标签简单评价自己
模仿同伴或网络人物的行为或语言
对自己的作品(如画画)有初步的成就感
其他
*
*
2.(学会学习)二年级主要存在的学习困难:
【多选题】
拖拉磨蹭,作业拖延
粗心马虎,漏题或看错行
靠死记硬背,不理解意思
对没兴趣的学科缺乏动力
其他
*
*
3.(人际交往)此阶段学生最需要引导的社交问题是:
【多选题】
给同学起不友好的外号
因游戏规则分歧发生争吵(如“你耍赖!”)
被拒绝后孤立他人
有时为了讨好同伴而顺从
其他
*
*
4.(情绪管理)二年级最需训练的情绪管理技能:
【多选题】
用语言代替肢体冲突(如“你挤到我了”)
接受比赛输赢(如跳绳比赛输了不哭)
短暂等待(如排队打饭不插队)
感到委屈时能正确表达而不是生闷气
其他
*
*
5.(生活适应)此阶段学生最需提升的社会适应能力是:
【多选题】
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记住并完成简单的家庭任务(如:带作业、转告家长通知)
理解并遵守课间十分钟的节奏
学会管理少量的零花钱
其他
*
*
6.(生命关怀)此阶段关键的教育引导点是:
【多选题】
了解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基本联系(如生气不好)
不随意触碰危险物品(如插座)
尊重生命,不故意踩踏昆虫等小动物
学习应对轻微伤病(如擦伤后报告老师)
其他
*
*
1.(自我意识)三年级学生的典型表现是:
【多选题】
开始在意外貌和被别人评价(如“我牙齿不好看”)
用“聪明/笨”来给自己同学贴标签
为了在集体中更受欢迎而改变自己
对“公平”有了更强烈的概念
其他
*
*
2.(学会学习)三年级学习中最大挑战:
【多选题】
遇到难题和长文本,第一反应是“我不会”而放弃尝试
复习只会反复读,预习就是简单看
做完作业即认为任务完成,没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对作业耗时预估不准,常拖延
其他
*
*
3.(人际交往)最需要关注的同伴关系问题是:
【多选题】
形成小团体排挤个别同学
容易因传言或误会产生矛盾(如“他说你坏话”)
对异性同伴的交往开始起哄
用“绝交”作为威胁手段
其他
*
*
4.(情绪管理)三年级典型的需要干预的情绪问题:
【多选题】
迁怒他人,因自身不快向别人发火(如“都怪你害我被罚”)
隐藏真实情绪,嘴上说没事但明显不开心
因同伴受表扬而产生嫉妒心理
对考试或比赛等感到过度紧张
其他
*
*
5.(生活社会适应)该年级在此方面应重点培养:
【多选题】
合理规划和使用零花钱
识别广告信息的真伪(如“扫码送游戏皮肤”)
安全使用网络(如不泄露家庭信息、个人隐私)
了解家庭责任,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
其他
*
*
6.(生命关怀)三年级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必要内容是:
【多选题】
认识情绪与健康更深层的关系(如“生气会胃疼”)
了解生命的基本历程(包括死亡)
应对同伴关系中的欺凌(如言语嘲笑)
学习尊重和包容群体差异(如尊重特殊需要的同学)
其他
*
*
1.(自我意识)4年纪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
【多选题】
开始在意成绩排名,竞争意识增强
因体型/外貌被嘲笑后自卑(如“我太胖了”)
用“学霸/学渣”标签定义自己
刻意模仿偶像言行(如网红、明星)
其他
*
*
2.(学会学习)此阶段主要的学习困难是:
【多选题】
遇到复杂任务或新颖题型时,容易产生“我肯定做不出来”的念头并放弃尝试
满足于得出答案,不愿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问题
缺乏归纳总结、错题整理等高效方法
虽然能坐得住,但注意力易受内在思绪干扰,学习效率低
其他
*
*
3.(人际交往)四年纪最需干预的人际交往现象:
【多选题】
小团体孤立“不合群”同学
因异性正常交往被起哄
背后传闲话引发同伴矛盾
为讨好老师打小报告
其他
*
*
4.(情绪管理)该年级常见的情绪问题是:
【多选题】
嫉妒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如撕对方作业)
被批评后顶嘴或摔东西
因小事记仇超过一周
假装生病逃避考试
其他
*
*
5.(生活社会适应)四年级学生最需培养的生活能力:
【多选题】
管理零花钱,抵制零食诱惑
识别网络诈骗(如“免费送游戏皮肤”)
学会分担家务(如倒垃圾、叠衣服)
安全使用社交媒体(如不晒家庭信息)
其他
*
*
6.(生命关怀)此年级生命教育的关键教育点是:
【多选题】
理解并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如性格、爱好、能力、家庭背景),不歧视、不嘲笑
辨别网络危险信息(如自杀、自伤等不良内容),并知晓如何寻求帮助
区分玩笑与欺凌,掌握应对言语欺凌和社交排斥的有效方法(如告知成人、自信回应)
深入理解压力、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实质性危害
其他
*
*
1.(自我意识)学生此阶段自我认识的典型表现有:
【多选题】
对发育期的身体变化焦虑(如“为什么我还没长高?”)
因发育早晚被嘲笑(如“矮个/胖墩”)
过度关注偶像或网红穿搭
用“早恋”标签调侃同学
其他
*
*
2.(学会学习)5年级在学业方面最大的挑战是:
【多选题】
小升初压力导致失眠
偏科严重,放弃薄弱学科
抄袭作业应付检查
沉迷短视频影响专注力
其他
*
*
3.(人际交往)此年级学生最需引导的交往行为:
【多选题】
网络社交风险(如随意加陌生网友)
用“绝交”威胁同伴
因正常的异性交往被造谣
模仿成人化语言(如“CP”“舔狗”)
其他
*
*
4.(情绪管理)五年级学生最需要提升的情绪能力是:
【多选题】
能够觉察并准确描述出失望、嫉妒、孤独、内疚等混合性情绪
理解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学习不批判、不压抑地接纳它们
学会用语言、书写或艺术等安全方式替代摔门、沉默、自伤等行为来宣泄强烈情绪
初步练习并运用换位思考、积极再评价、延迟满足等策略来管理情绪
其他
*
*
5.(生活适应)该年级学生应习得的重点内容:
【多选题】
合理规划周末电子设备使用时间
识别直播打赏/游戏充值陷阱
拒绝吸烟/饮酒等成人化模仿行为
青春期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衣)
其他
*
*
6.(生命关怀)您认为此阶段必要的生命教育:
【多选题】
预防自伤行为的心理干预
死亡教育(如亲人离世如何面对)
生态保护实践(如垃圾分类)
青春期性发育健康知识
其他
*
*
1.(自我意识)初一学生新学段适应期的突出问题是:
【多选题】
因成绩落差自我否定(如“我在小学是学霸,现在变平庸了”)
刻意用叛逆行为证明“成熟”(如顶撞老师)
盲目追星影响自我价值观
对“好学生”身份产生怀疑
其他
*
*
2.(学会学习)初一学生现阶段最主要的学习适应困难是:
【多选题】
仍沿用小学机械记忆、依赖教师的方法
面对骤然增多的科目和作业量,缺乏统筹规划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对数学、物理等学科出现的抽象概念、逻辑推理感到理解困难,思维转换跟不上教学节奏
因学业挫折、竞争加剧或新环境不适应,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出现“为父母学”的被动心态
其他
*
*
3.(人际交往)新生在人际关系面临的挑战是:
【多选题】
难以平衡小学旧友和初中新同学的关系,感到孤独或被孤立
通过网络(如游戏、抖音)结交陌生朋友,缺乏辨别和防范意识
不适应初中老师相对“保持距离”的管理风格,感觉“老师不关心我”
宿舍矛盾(如作息习惯冲突)
其他
*
*
4.(情绪管理)此阶段的典型情绪问题有:
【多选题】
遇到考试失利或朋友争吵等挫折后,难以自我调节,陷入消极情绪较长时间
在他人(尤其父母)面前强装“没事”,独自一人时情绪低落
在社交平台发泄极端情绪
对批评过度敏感(如离家出走、逃学)
其他
*
*
5.(生活社会适应)初一学生最需要培养和提升的适应能力是:
【多选题】
独立规划每日的学习、作息和休闲时间,并能有效执行,不过度依赖家长督促
辨识和抵制消费陷阱(如盲盒、游戏充值、网红产品)
适应宿舍或班级公共生活,懂得维护个人权益与尊重他人空间(如不经允许不动他人物品)
初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辨别网络谣言、虚假新闻和不良信息,不盲目转发
其他
*
*
6.(生命关怀)您认为该年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多选题】
了解什么是心理压力过大(如长期情绪低落),并知晓如何自我调节以及何时、向何人求助
开始思考“为什么而学习”,初步探索个人生命价值与短期目标、长期梦想之间的联系
理解青春期身心变化的正常性,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克服外貌焦虑或体型烦恼
认识网络行为(如网暴、隐私泄露、不良信息接触)对自身和他人身心安全的潜在伤害
其他
*
*
1.(自我意识)七年级学生最突出的表现是:
【多选题】
通过标新立异证明自我(如染发、奇装异服)
对权威产生逆反心理("老师/父母都是错的")
性别角色困惑(如"我该像男生还是女生?")
用成人化行为掩饰不安(如抽烟、说脏话)
其他
*
*
2.(学会学习)此阶段学生学业适应最常见难点是:
【多选题】
缺乏归纳总结、错题反思等深度学习方法
习惯套用做题模板,难以应对灵活变式的题目
因学业挫折或兴趣不足,出现厌学、应付心态
易受内在思绪(如心事、游戏)干扰,专注力下降
其他
*
*
3.(人际交往)此阶段学生人际交往最需干预的现象:
【多选题】
网络交友被骗(如见网友)
为融入群体改变自己(如学抽烟、说脏话)
师生关系敌对(故意顶撞老师)
异性交往尺度失控
其他
*
*
4.(情绪管理)此阶段学生应提升的方面是:
【多选题】
理解焦虑、愤怒、悲伤是正常反应,接纳负性情绪
学会用语言、书写或艺术等安全方式表达强烈情绪
使用健康方式缓解日常压力
学习识别“我完蛋了”、“没人喜欢我”等灾难化思维,并尝试转换为更积极、现实的看法
其他
*
*
5.(生活社会适应)您认为此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关键能力是:
【多选题】
独立规划每日作息,统筹安排学习与休闲时间,摆脱过度依赖
合理支配零花钱,识别消费陷阱,抵制冲动购物
遵守宿舍/班级公约,维护公共卫生,尊重他人空间
保护个人信息,辨别网络谣言,拒绝不良诱惑
其他
*
*
6.(生命关怀)七年级最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生命议题是:
【多选题】
应对同伴压力,在保持独立和融入群体间寻找平衡,不盲从
理性看待挫折,认识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的错误与后果
正确看待萌动的情感,理解喜欢、友谊与爱的区别,学会尊重与保护
思考个人存在对家庭、朋友和社会的价值,从更广视角看待生命
其他
*
*
1.(自我意识)初三学生现阶段最突出的身份认同表现是:
【多选题】
用极端方式标榜个性(如染发、奇装异服)
对成人权威全面反抗("老师/父母都不懂我")
性别角色困惑加剧(男生抗拒"阳刚"标签/女生厌恶性别刻板印象)
通过早恋探索自我价值
其他
*
*
2.(学会学习)学科难度提升后,最典型的学习困境是:
【多选题】
缺乏长期学习计划,学习活动被动依赖老师安排
满足于知识表象,难以进行深入思考和跨学科知识迁移
因学业挫折或兴趣转移,出现厌学倾向和应付心态
容易沉迷手机、网络游戏,难以自主管理屏幕使用时间
其他
*
*
3.(人际交往)此阶段最需关注的关系冲突类型:
【多选题】
网络交友引发现实的人际矛盾
小团体形成,且对小团体外的同学有排斥
师生关系敌对化(故意扰乱课堂)
异性交往尺度争议(公开讨论隐私话题)
其他
*
*
4.此阶段学生情绪上最典型的表现是:
【多选题】
情绪如“过山车”,常因小事瞬间高涨或低落,让人难以捉摸
对家长常报喜不报忧,将烦恼、委屈等情绪隐藏于心
非常在意他人评价,对批评、玩笑过度反应,容易发脾气、顶撞
时常感到心烦意乱、无聊或孤独,但说不出具体原因
其他
*
*
5.(生活适应)八年级学生最需要加强的适应能力是:
【多选题】
自主规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意识到熬夜的危害
制定简单的消费计划,抵制攀比消费,并对“游戏充值”等金融风险有警惕性
能把握人际交往的尺度,懂得拒绝不合理要求,熟知线下见网友等安全风险
其他
*
*
6.(生命关怀)最应强化的教育内容:
【多选题】
提升心理韧性,学习如何从失败、失望或人际关系破裂中恢复和成长
了解极端追星行为的风险(如集资打榜)
认识到网络言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养成负责任的上网习惯
性别平等教育(破除"男理科女文科"偏见)
其他
*
*
1.(自我意识)初四备考阶段学生突出的表现是:
【多选题】
在“为谁学习”和“为何学习”的问题上感到困惑
频繁怀疑自己的能力,总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对中考后的选择(如升学、职校)缺乏清晰认知
在“好学生”标签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割裂感
其他
*
*
2.(学会学习)初四学生最常见的学习障碍是:
【多选题】
复习方法低效(盲目刷题,不会总结归纳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
考试焦虑(平时掌握的知识,一到考场就因紧张而遗忘或失误)
长期高压下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效率持续下降
时间管理失衡:难以平衡各科复习时间,出现偏科或放弃现象
其他
*
*
3.(人际交往)此年级最需要关注的关系变化是:
【多选题】
对父母的关心和询问感到烦躁,拒绝沟通
因升学竞争导致好友关系疏远或出现隔阂
班级内部形成"学习隔离圈"
对老师的要求和建议产生抵触或依赖心理
其他
*
*
4.(情绪管理)最需要干预的情绪状态是:
【多选题】
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头痛等压力相关的身体症状
情绪两极波动:在过度自信和彻底自我否定之间剧烈摇摆
对小事过度反应,容易与同学、家人发生冲突
用“无所谓”“摆烂”来掩饰内心的无力和挫折感
其他
*
*
5.(生活适应)此年级学生最需要提升的应对能力是:
【多选题】
需要掌握科学的压力调节方法,而非硬扛或逃避
在备考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
能够理性看待各类招生信息,辨别不实宣传
为中考后的升学选择做好信息收集和心理准备
其他
*
*
6.(生命关怀)此阶段最需要强化的生命认知是:
【多选题】
认识到中考重要但非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准
了解极端心理状态的危害,掌握求助途径
学习从挫折中恢复,建立面向未来的信心
超越考试成绩,从多个维度认识自己的价值
其他
*
*
1.(自我意识)新生适应问题:
【多选题】
因成绩排名、社交地位变化而重新评估自我价值,容易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
对高考选科要求感到困惑,对大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缺乏基本概念
在“优秀的初中生”和“普通的高中生”角色转换中感到不适应
强烈要求自主决策权,但在经济和生活上仍需依赖家庭
其他
*
*
2.(学会学习)高一新生面临的学习挑战是:
【多选题】
不适应高中快节奏教学
对数学、物理等学科难度骤增感到吃力,产生畏难情绪
缺少教师密切监督后,不会自主安排预习、复习和拓展学习
从初中"佼佼者"变为高中"普通一员",心理落差影响学习动力
其他
*
*
3.(人际交往)高一学生需加强关注的人际问题是:
【多选题】
首次过集体生活,不适应作息差异、卫生习惯等矛盾
因家境差异产生优越或自卑心理
高中教师管理风格更自主,学生感到缺乏关注和支持
对青春期情感更加敏感,不知如何把握交往分寸
其他
*
*
4.(情绪管理)冲刺阶段最需要提升的情绪能力是:
【多选题】
适应高中学习强度,找到健康的压力释放方式用暴食/节食缓解压力
面对成绩下降、竞争失利时,能够有效调节失望和沮丧情绪
能够积极应对新环境的孤独感,主动寻求连接和支持
学会用适当方式向老师、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其他
*
*
5.(生活适应)此阶段应发展的关键适应能力:
【多选题】
合理安排个人起居、饮食、财务,适应寄宿或独立上下学的生活
学会主动寻求教师指导、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资源
学习为自己的选科、特长发展等做出初步规划
平衡学业、休闲时间,避免沉迷手机或游戏
其他
*
*
6.(生命关怀)高一阶段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应是:
【多选题】
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与未来专业、职业的关联
管理线上社交和娱乐时间,保持现实生活的充实感
学习在高压学习环境中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需求
认识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不适是正常的,培养适应能力
其他
*
*
1.(自我意识)高二学生现阶段最突出的困惑是:
【多选题】
对自身能力定位模糊,不能客观评估自己
过度依赖成绩排名来定义自我价值,一旦成绩波动便陷入自我否定
用恋爱填补空虚感
对未来极度迷茫
其他
*
*
2.(学会学习)高二学生面临最深层的学习困境是:
【多选题】
优势学科与薄弱学科差距拉大,产生“战略性放弃”倾向
为升学而学的功利性动机难以支撑长期努力,缺乏真正的学习热情
习惯浅层刷题,逃避需要深度思考和整合的复杂问题
假装努力自我感动
其他
*
*
3.(人际交往)此阶段需加强关注的人际关系特点是:
【多选题】
师生关系微妙(主要根据“哪位老师对我提分有帮助”来决定亲近程度)
社交小圈子固化,难以接纳新朋友
亲子关系紧张(在选科、未来规划等重大问题上与父母产生理念冲突)
异性交往超过适当的分寸
其他
*
*
4.(情绪管理)高二学生需要引导的情绪模式是:
【多选题】
在外面保持“好人缘”,只在家中向父母发泄负面情绪
情绪麻木(对一切无所谓)
周期性暴怒甚至摔东西
用拖延来消极应对不喜欢的科目或父母施加的压力
其他
*
*
5.(生活适应)高二学生最需要培养的进阶社会适应能力是:
【多选题】
长远的规划开始将日常学习与长远目标(如大学、专业)相联系并付诸行动
在密集的学业任务中,能主动规划休息、运动和娱乐以保持状态
对自主支配的生活费、培训费等有初步的预算和管理概念
在面对择校、择专业信息时,能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判断
其他
*
*
6.(生命关怀)此阶段应与学生探讨的生命议题是:
虚拟与现实的平衡问题(审视网络游戏/社交在生活中的角色,警惕其成为逃避现实的港湾)
意识到当下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喜好,也开始对家庭和未来负有责任
思考如何从学业挫折和人际关系冲突中汲取力量,而非被其定义
职业兴趣探索
其他
*
*
(自我意识)毕业班学生最需调整的心理状态:
【多选题】
用"肯定考不上"降低期待
频繁出现“我是否真的有能力考上大学”的自我质疑
对“如果考不好,人生就完了”的灾难化思维感到困扰
既渴望经济与生活的独立,又对离开家庭支持感到恐惧
其他
*
*
2.(学会学习)备考阶段突出的学习问题是:
【多选题】
刷题无效的绝望感
平时熟悉的内容在模拟考中突然“大脑空白”无法再现
长期高强度学习导致身心疲惫,出现“学不动了”的无力感
总感觉“来不及了”,无法理性评估剩余时间的有效性
其他
*
*
3.(人际交往)高三年级典型的关系变化是:
【多选题】
因极度专注自身压力,无力维系与朋友的情感支持与父母沟通完全中断
将高考压力转化为对家人的苛责与敏感,冲突一触即发
对老师产生病态依赖或者仅视老师为“答题机器”,缺乏情感联结
其他
*
*
4.(情绪管理)高三学生最常出现的情绪状态是:
【多选题】
过度紧张焦虑:经常表现出心神不宁、唉声叹气,总说“考不好怎么办”
情绪不稳定:容易因小事发脾气、流泪,或突然情绪低落、沉默不语
疲惫与麻木感:对学习提不起劲,表现出明显的倦怠,对周围事物兴趣下降
强迫倾向:反复检查答案、过度担心涂错答题卡等细节,难以自控
其他
*
*
5.(生活适应)学生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是:
【多选题】
经常熬夜学习白天犯困,或食欲不振/暴饮暴食,忽视身体健康
通过沉迷游戏、刷短视频等方式逃避学习压力和未来规划
社交回避:不愿与同学、家人交流,独自承受压力,变得孤僻
对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毫无概念,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
其他
*
*
6.(生命关怀)高三学生最需要思考和建立的生命认知是:
【多选题】
理解高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之一,但并非定义成功与幸福的唯一标准
认识到挫折和失败是成长的契机,培养从困境中恢复和学习的能力
了解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如升学、职业培训、创业等),拓宽人生选择视野
学习在高压下关怀自己的身心需求,并懂得在需要时主动向他人求助
其他
*
第二部分
开放性深度提问
*
1.请列举您所教年级学生最频繁出现的3个心理行为问题(如:课堂注意力分散、社交退缩等),并简要说明典型表现。
*
2.根据您的经验,哪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现有课程已有效覆盖?哪些仍是空白或不足?
*
3.您认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最适合您年级的教学形式是:
【多选题】
绘本/游戏
团体心理活动
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
其他
*
*
4.您认为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最需要区分的核心维度是:
【多选题】
情绪调节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学业压力应对
自我认知与认同
生涯规划意识
挫折应对能力
亲子/师生关系处理
其他:
*
评价对象得分
字体大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需求调查问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