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实践现状调查(修改版)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们正在开展《“双减” 背景下数智技术在初中历史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调研。为全面掌握各学科开展跨学科项目时的历史知识融合情况、数智技术应用现状及教学需求,为优化教学支持体系提供依据,特邀请您参与本次问卷。
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问卷预计耗时 8-12 分钟,您的专业反馈对研究至关重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与筛选
*
1. 您任教的主要学段是:
初中
高中
*
2. 您的教龄是:
5年及以下
6-10年
11-15年
15年以上
*
3. 近一年来,您是否主导或参与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PBL)?
*
4. 您参与的这些跨学科项目中,是否有任一项目的主题、探究环节或成果呈现中明确融入历史学科相关内容?
是,明确涉及
否,完全未涉及
*
5. 您任教的主要学科是: __________
历史
其他
第二部分 - A:致历史学科老师(任教学科为 “历史” 的老师请回答)
*
1. 在涉及历史的跨学科项目中,历史学科通常扮演的角色是(单选):
主导与核心:项目主题源于历史问题,驱动整个项目开展
背景与语境:为项目提供时代背景、历史视角支撑
工具与思维:提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思维方法,辅助分析问题
内容模块:作为项目的核心知识组成部分之一
*
2. 在涉及历史的跨学科项目中,您是否引导学生使用数智技术工具支持学习?(单选):
是,经常且深入使用(贯穿多个环节)
是,偶尔或部分使用(仅在特定环节应用)
否,从未使用
*
3. (若上题选 “是”)这些数智技术主要赋能了历史学习的哪些环节?(可多选):【多选题】
史料处理(快速查找、筛选、梳理、整合史料文献)
时空可视化(在数字地图、动态时间轴上呈现历史事件/人物)
场景沉浸(通过VR/AR、虚拟仿真“走进”历史现场)
数据洞察(分析历史经济、人口、疆域等量化数据)
成果创新(创作数字故事、互动展板、历史主题短视频等)
论证与批判(借助技术进行信息比对、史料溯源、观点辨析)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第二部分:致非历史学科老师(任教学科非 “历史” 的老师请回答)
*
1. 您在项目中融入历史知识时,发起方式是(单选):
由我(非历史老师)主动提出:历史知识对本学科内容有关键支撑作用
由历史老师合作提出:双方共同商定历史与本学科的融合点
由课程标准或教材要求自然引出:历史背景是本学科知识理解的必要前提
由项目主题本身决定:主题天然横跨多学科,含历史维度
*
2. 在您的项目中,历史知识的核心作用是(可多选):【多选题】
提供背景情境:为学科问题提供真实的历史发生场景
作为论证依据:用历史事实、案例佐证本学科规律或原理
引发核心问题:以历史事件、谜题或现象作为项目探究的核心起点
丰富作品内涵:在最终成果中融入历史元素,提升厚重感与说服力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
3. 涉及历史内容的跨学科项目中,您最期待历史学科 / 历史老师提供的支持是(选 2-3 项):
提供精准可靠的史料(文献、图片、数据等),保障历史知识准确性
协助设计跨学科探究任务,实现历史与本学科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叠加)
提供专业历史解读视角,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复杂性,避免单一化结论
推荐适配学生年龄段的历史资源(读物、纪录片、在线平台等)
参与双师教学:共同授课或从历史视角点评学生作品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第三部分:数智技术的应用、挑战与展望(所有老师回答)
*
1. 在 “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 环节,您认为最有效的轻量级数智技术是(选 1-2 项):
AI工具生成素材(如文心一言、Kimi、Midjourney等生成历史场景图、人物独白)
动态可视化展示(智慧屏/投影呈现高清历史地图、文物细节、动态时间轴)
精短音视频引入(≤5分钟的历史主题短视频、情境配音片段)
虚拟资源体验(数字博物馆、历史遗址3D模型等在线虚拟参观)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
2. 您认为跨学科项目中运用数智技术的主要挑战是(选 2-3 项):
时间成本高:技术准备、课堂实施耗时较长,影响既定教学任务达成
融合设计难:难以实现技术、历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衔接
师资能力不足:自身缺乏技术应用与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复合能力
资源保障不足:学校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如VR设备)或软件平台
优质资源匮乏:缺乏现成的、适配的“轻量化跨学科微项目”资源包
技术伦理风险:担心学生滥用AI导致思维惰性、学术不端等问题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
3. 对于 “开箱即用” 的轻量化教学资源包,您最期待包含的内容是(选 2-3 项):
精短背景素材(≤5分钟AI生成场景视频、历史人物配音、高清文物/地图图集)
跨学科关联工具(预设的学科融合图谱、知识点衔接表,可直接投影使用)
学生活动支持(结构清晰的任务单、探究步骤指导、小组合作框架)
教学评价工具(配套即时测评题、跨学科成果评价量表)
可视化组件(可直接调用的动态时间轴、历史数据图表、互动地图)
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
*
4. 开放思考:请简要分享一个您认为成功的、或理想中的 “涉及历史知识 + 数智技术” 的跨学科项目设想(可简述主题、融合学科、技术应用方向,例:“主题:丝绸之路的文明互鉴;融合学科:历史 + 地理 + 语文;技术:AI 生成丝绸之路动态地图、数字文物配对互动”):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衷心感谢您的鼎力支持,祝您工作顺利!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