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开展本次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大数据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纯属学术研究,贵公司所提供的资料将绝对保密。本问卷中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反映真实情况对本调查结果的质量非常重要,请您按照真实情况来填写。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决定您对它的认识。即使您对某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也请选择最接近您观点的答案。

填写问卷的时间大概需要10分钟。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
Q1 贵公司所属行业:
制造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请注明)
*
Q2 贵公司的性质:
央企
地方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民营企业
事业单位
合资企业
其他
*
Q3 贵公司的规模:
100人以下
100人-499人
500人-999人
1000-5000人
5000人以上
*
Q4 贵公司在所处行业的竞争地位:
有绝对优势
有较大优势
有一定优势
无优势
处于劣势
*
Q5 企业发展所处阶段:
进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
Q6 企业成立时间:
Q7 企业所在地区: 省(市) 县(区)*
*
Q8 您从事目前岗位工作的年限:
*
Q9您的性别:
*
Q10 您的职务:
*
Q11 您的年龄:
25岁以下
25-35岁
36-45岁
46岁及以上
*
Q12 受教育水平:
大专
本科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请注意每个问题都要作答,即使没有确切的答案也请您选择最接近的选项

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较为不同意;4=无意见;5=较为同意;6=同意;7=完全同意

*
  
BDAC1 企业能够追踪内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如监测竞争对手动态、政策调整、消费者偏好变化等
BDAC1 企业能够追踪内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如监测竞争对手动态、政策调整、消费者偏好变化等
BDAC2 企业能够持续处理并解读信息,如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提炼消费趋势
BDAC2 企业能够持续处理并解读信息,如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提炼消费趋势
BDAC3 企业能够使用如云计算、数据存储系统等先进的辅助技术
BDAC3 企业能够使用如云计算、数据存储系统等先进的辅助技术
BDAC4 企业能够运用如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建模等先进的分析技术
BDAC4 企业能够运用如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建模等先进的分析技术
BDAC5 企业能够整合来自如销售数据、客服反馈、市场调研数据等多个数据源的信息,用于决策制定
BDAC5 企业能够整合来自如销售数据、客服反馈、市场调研数据等多个数据源的信息,用于决策制定
BDAC6 企业能够常规性地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协助使用者或决策者在高度多变且复杂的环境中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BDAC6 企业能够常规性地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协助使用者或决策者在高度多变且复杂的环境中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BDAC7 企业能够使用数据面板如可视化数据展示工具、数据看板、UDATA等工具所提供的信息,助力开展根本原因分析与持续改进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BDAC7 企业能够使用数据面板如可视化数据展示工具、数据看板、UDATA等工具所提供的信息,助力开展根本原因分析与持续改进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BDAC8 企业能够将数据面板信息部署到管理人员的通讯设备上
BDAC8 企业能够将数据面板信息部署到管理人员的通讯设备上
BDAC9 企业能够基于通过先进技术获得的信息来更新经营战略,以维持竞争优势,如根据用户画像调整产品定位策略
BDAC9 企业能够基于通过先进技术获得的信息来更新经营战略,以维持竞争优势,如根据用户画像调整产品定位策略
*
  
NC1 企业会为每个项目召开定期会议
NC1 企业会为每个项目召开定期会议
NC2 企业的员工之间会建立非正式的联系
NC2 企业的员工之间会建立非正式的联系
NC3 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经常相互提供反馈
NC3 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经常相互提供反馈
NC5  企业根据每个合作伙伴的贡献与他们发展关系
NC5  企业根据每个合作伙伴的贡献与他们发展关系
NC6 企业会定期与合作伙伴讨论如何在业务上相互支持
NC6 企业会定期与合作伙伴讨论如何在业务上相互支持
NC7 企业有能力与商业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NC7 企业有能力与商业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NC8 企业能够灵活地与合作伙伴打交道
NC8 企业能够灵活地与合作伙伴打交道
NC9 企业几乎总能与合作伙伴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NC9 企业几乎总能与合作伙伴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NC10 企业了解合作伙伴的目标市场
NC10 企业了解合作伙伴的目标市场
NC11 企业了解合作伙伴的产品、运营流程及服务内容
NC11 企业了解合作伙伴的产品、运营流程及服务内容
NC12 企业了解合作伙伴的优势和劣势
NC12 企业了解合作伙伴的优势和劣势
*
  
RR1 企业有与任务相匹配的技术操作手册,这些手册容易被其他企业照搬或模仿
RR1 企业有与任务相匹配的技术操作手册,这些手册容易被其他企业照搬或模仿
RR2 企业在执行任务时,会借鉴资深合作企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RR2 企业在执行任务时,会借鉴资深合作企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RR3 企业通过定期考察评估,进行目标、绩效、KPI、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如每季度根据生产数据调整质量检测标准)
RR3 企业通过定期考察评估,进行目标、绩效、KPI、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如每季度根据生产数据调整质量检测标准)
RR4 企业通过明确的战略规划进行组织变革,以迎接内外部挑战
RR4 企业通过明确的战略规划进行组织变革,以迎接内外部挑战
RR5 企业与任务相关的规则难以用语言表达,也无法整理成明确的书面报告
RR5 企业与任务相关的规则难以用语言表达,也无法整理成明确的书面报告
RR6 企业执行任务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亲自实践才能掌握
RR6 企业执行任务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亲自实践才能掌握
RR7 企业通过不定期的项目反馈,进行目标、绩效、KPI、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如根据某突发项目的问题反馈,临时调整应急处理机制)
RR7 企业通过不定期的项目反馈,进行目标、绩效、KPI、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如根据某突发项目的问题反馈,临时调整应急处理机制)
RR8 企业能够快速接收、推广并应用新的组织规范,以迎接内外部挑战
RR8 企业能够快速接收、推广并应用新的组织规范,以迎接内外部挑战
*
  
RU1 企业鼓励员工定期提交与新产品研发流程修改相关的建议
RU1 企业鼓励员工定期提交与新产品研发流程修改相关的建议
RU2 企业会迅速采纳员工提出的新产品研发流程改进建议
RU2 企业会迅速采纳员工提出的新产品研发流程改进建议
RU3 企业会定期评估正在运行的新产品研发流程的效率
RU3 企业会定期评估正在运行的新产品研发流程的效率
RU4 企业会经常主动进行新产品研发流程的变革
RU4 企业会经常主动进行新产品研发流程的变革
RU5 企业会对新产品研发流程变革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RU5 企业会对新产品研发流程变革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
  
DI1 企业在自身及市场中引入了全新的产品
DI1 企业在自身及市场中引入了全新的产品
DI2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引入了如“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等全新的理念
DI2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引入了如“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等全新的理念
DI3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引入并开发了新的技术
DI3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引入并开发了新的技术
DI4 企业通过创造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来拓展现有市场
DI4 企业通过创造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来拓展现有市场
DI5 企业的创新淘汰了主流的产品或服务
DI5 企业的创新淘汰了主流的产品或服务
DI6 企业经常开发全新的产品
DI6 企业经常开发全新的产品
DI7 企业的创新产品取代了使用旧技术的同类产品
DI7 企业的创新产品取代了使用旧技术的同类产品
DI8 企业通过创造新的主流产品或服务扩大了市场份额
DI8 企业通过创造新的主流产品或服务扩大了市场份额
*
  
ED1 企业的客户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速度快
ED1 企业的客户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速度快
ED2 企业的竞争对手行动的变化速度快
ED2 企业的竞争对手行动的变化速度快
ED3 企业的竞争者的行为越来越多样化
ED3 企业的竞争者的行为越来越多样化
ED4 许多新企业加入本行业的市场
ED4 许多新企业加入本行业的市场
ED5 企业的竞争对手的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可预测性
ED5 企业的竞争对手的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可预测性
ED6 本行业技术变化迅速(如人工智能行业中,算法模型的更新迭代以月为单位)
ED6 本行业技术变化迅速(如人工智能行业中,算法模型的更新迭代以月为单位)
ED7 本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快(如快消品行业中,新品从概念到上市的周期缩短至 3-6 个月)
ED7 本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快(如快消品行业中,新品从概念到上市的周期缩短至 3-6 个月)
ED8 本行业新生产流程的创新速度快(如制造业中,智能化生产流程的优化频率显著提高,不断出现更高效的生产模式)
ED8 本行业新生产流程的创新速度快(如制造业中,智能化生产流程的优化频率显著提高,不断出现更高效的生产模式)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